||
刚博士毕业或博后出站应聘为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者,自己誉为“青椒”,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对大多数青椒而言,都没有依挂在大团队后面,上面没有“大牛“+”学科带头人”等等“遮阳伞”在经费、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支持。
相反,青椒需要完成高校/科研机构的繁重考核任务。比如我所在学校,完成考核指标,我需要每年发表1篇2区以上SCI论文和2篇3区SCI论文,必须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授课最少108课时以上(课时量108相当于每年至少授课3门)。指标完不成,待遇工资基本上无法满足育儿、供房、养家的最起码需求。我理解所在单位,学科发展必须让“青椒”们有所贡献。针对这种考核,“青椒”们基本上存在3种途径可以选择:(1) 努力科研,尽最大能力完成考核任务。我也属于这一类。选择这种类别的人无非就是喜欢科研,还没有厌倦而已。(2) 转行开始在纵向科研上面投入精力有限,转而做一些重复的、学术要求不高的“横向项目”。(3) 直接放弃学术道路,从高校辞职转而进入公司。对这三种方式,都只是个人选择,没有什么优先次序。然而,这三种方式在“青椒”中的比例变化,将会影响到高校和学科的发展。博士/博士后教育二三十年,最后在“纵向科研”上没有深入创新,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失败。
高校/科研机构的具体考核模式也是限制“青椒”在“纵向科研”上没有深入创新的一个原因。我的高校里,每年3篇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甚至,“青椒”们不是硕导,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不能计算在内。这种框架,没有学生帮忙,就要求青椒们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论文撰写”等等方面都亲身亲为。在地理学科,将1篇论文需要的所有过程“亲身亲为”一遍,带上重复,最起码需要两年。对学校考核任务,很难完成。除非做一些捷径:用Meta分析,短平快的毫无质量的数据等等去发表论文。这种处理方式下,虽然有产出,但跟着别人屁股跑,很难有高质量成果。同时也很少与被人合作,毕竟第一/通讯才在考核中有用。因此,高校若能改变考核方式:不以第几作者,不以第几单位为考核条件。青椒们在没有“遮阴伞”的条件下,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利用大家的数据,抱团取暖。最终有利成长,有利高校的学科发展。
青椒们,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大多数抱有“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一腔热情。我们敞开胸怀,愿意合作。但“苗苗”成长,更需要各个科研机构“农民”们有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管理方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