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awi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ndawi

博文

主编对话丨采访Journal of GeoEnergy主编柳波教授

已有 1519 次阅读 2023-5-17 16:4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微信图片_20230517163928.png

2023年1月,Hindawi与东北石油大学的合作期刊Journal of GeoEnergy正式上线。作为一本综合性工程技术期刊,Journal of GeoEnergy为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的优化利用、过程分析和优化及其转型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


今天,我们特邀本刊主编柳波教授,分享他的研究背景,对于本刊的展望,以及给研究人员的建议。


 /研究背景/

得知您是山西人,作为油气、地质、能源等领域的专家,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是否和您儿时的经历有关?


我是山西大同人,这里又被称为“煤都”,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我小时候,寒来暑往,运煤的列车四处奔忙,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当时全国工业都在学习、推行“大庆精神”,我也了解到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涌入还是一片荒野的大庆,用生命撰写出石油之城的传奇,建成了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我的偶像、二代铁人王启民从科技方面进行突破,“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成功解决了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全球碳减排目标的提出,煤炭和石油先后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不远的未来,地热等地质新能源会在能源供应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质能源这个研究方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偶像的激励,以及对地质能源领域的好奇心愈发使我坚定决心,踏入这个领域,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关于JGE/

Journal of GeoEnergy是Hindawi与中国高校合作的第一本期刊,作为众多同类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您认为这本期刊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Journal of  GeoEnergy注重地质能源领域的交叉研究。地质能源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天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油页岩、煤层气、地热能等。这些资源都是地球数百万年来在地壳运动、生物活动、自然化学作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该领域的研究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本刊聚焦这些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不仅关注传统化石能源,同时也注重涵盖了能源转型中涉及到的其他能源形式,例如地热、碳储、氢储等。这一点也是期刊名称不是Petroleum而是GeoEnergy的原因所在。


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地质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同时也会更加注重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本刊不仅关注地质理论,还注重对工程实践的贡献,为能源转型提供前沿理论和创新技术支持。


最后,Journal of GeoEnergy致力于为地球能源领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本刊拥有一支严谨的审稿团队,审稿流程严格规范,以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质量,促进国际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种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对于地球能源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给研究人员的建议/


从编辑和审稿人的角度,您认为目前的学术研究以及论文发表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部分学术研究存在重复性或者缺乏创新性,这使得论文质量不够优秀。一些作者为了追求数量,忽视了质量,导致其研究缺乏独特性和深入性,从而难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其次,学术论文在撰写和发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作者在论文撰写中存在格式、书面表达和逻辑等问题,从而导致其论文难以通过审稿,亦或是论文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存在瑕疵和难再现性,从而难以令读者信服。


第三,地球能源领域的研究常常涉及多个学科和交叉领域,这也给研究者带来了挑战。对于跨学科研究来说,对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基础,想做出成果,还需深入融合不同学科,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需要学者们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求同存异,以期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最后,学术评价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评价机制普遍注重的是学术成果的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这可能导致一些学者为了追求高产量,忽视了论文的质量和研究的深度,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从地质能源领域研究的特点出发,加强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注重质量而非数量的评价,通过论文撰写促进科学交流和研究水平提高,共同推动地质能源领域的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1312-1388387.html

上一篇:荐刊丨被Scopus收录的3本Hindawi物质科学期刊
下一篇:IET与Hindawi达成合作,8本新刊已全面上线!
收藏 IP: 106.120.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