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awi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ndawi

博文

科研诚信的5大重点:如何践行良好的研究实践原则? 精选

已有 4776 次阅读 2022-10-18 09:1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Insight-Series-WeChat_Email-Banner.png

作者:Fintan Burke,SciencePOD


践行科研诚信是各学科研究人员的首要原则。几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所开展的研究符合最高科研诚信标准。这不仅有利于研究人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是科学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不端行为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例如论文撤回、罚款,最严重时甚至会遭遇刑事起诉。为科研诚信提供指导方针,中国国务院于去年发布了首部全国性科研道德指南[1]。Hindawi高度重视科研诚信问题。为了在科研过程中遵守负责任的实践原则,研究人员需要考虑科研诚信的五个重要方面。


研究合乎伦理

所有以人或动物为对象的研究均须接受来自伦理委员会的适当伦理监管,并在需要接受这方面监管时取得正式批准。在人体研究中,必须在所有参与者参与前取得其书面知情同意书。若要发表任何潜在的可识别数据,如案例报告中的数据,研究人员还须取得参与者额外的许可。所有研究必须遵守目前已有的良好研究实践章程;请查询国家或机构层面的此类章程。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已有50所知名高校制定了科研诚信原则,并将其发布在各自网站上[2]。 


研究透明

目前,伪造和篡改论文的行为日益盛行,包括向作者提供假论文的收费服务。无论何时,伪造和篡改数据都是不可取的,被发现后可能面临严重后果。去年,中国科技部在发现119篇论文存在违反科研诚信原则后(例如篡改和伪造研究数据),对数百名研究人员作出了处罚[3]。2020年,中国科研资助单位为防止这种“论文工厂”的出现,对相关政策作了进一步修改[4}。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作者应以最透明的方式对其科研进行记录,并遵守Hindawi制定的数据可用性指南。  

查看Hindawi数据可用性指南:https://www.hindawi.com/publish-research/authors/research-data/


研究原创性

尽管目前对中国院校的毕业论文的重复率这一问题仍存有一定争议,但中国研究机构已开始对剽窃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简而言之,研究人员不得将他人的研究、观点或表述引为自己所有。您可在下方查看Hindawi的论文剽窃政策。该政策可配合我们的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政策一同参考,后者描述了何时允许重复使用已有的研究内容。

查看Hindawi剽窃政策及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政策:https://www.hindawi.com/publish-research/authors/publication-ethics/


作者身份

在一篇已发表的论文中,作者名单是为了给予研究贡献者应当的认可,所有作者必须同意对其研究内容负责。作者身份常被用作一种衡量职业生涯发展的决策性指标。因此,确保所有作者均满足Hindawi作者身份政策的相关要求至关重要。虽然,有的领域还有将非撰稿人纳入作者名单的惯例,比如说某研究团队的主研究员,但如今,期刊已经不接受这种做法了。在2015年的一场中国顶尖学术研讨会中,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杨卫表示,有些类似行为明显属于学术不端范畴,例如邀请某知名科研人员担任论文“作者”,从而提高论文被引用率[5]。 

查看Hindawi作者政策:https://www.hindawi.com/publish-research/authors/publication-ethics/#authorship-and-acknowledgements


诚实与诚信

另一个日益严峻的研究行为不端现象是利用公司通过假审稿人/假编辑操控同行评审流程,其中包括向研究人员提供虚假邮箱地址服务。使用此类服务是绝对被禁止的,一经发现,研究人员将得到重罚。2015年,一家出版商在调查发现60多篇论文的同行评审报告的审稿人身份为伪造身份后,对这些论文进行了撤稿处理[6],这也导致中国开始实施防止此类行为的严格法规[7]。惩罚措施包括撤销奖金和职称,以及禁止研究人员申请研究基金,严重的违规行为还将对社会公布。

若要展示研究的诚实与诚信,作为作者可以将其投出的论文存放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审稿人则可以上传审稿意见报告。这些都是ASAPbio等组织所提倡的良好实践。

科研诚信不佳不仅有损科研人员自身的职业生涯,还会影响整个科研领域的发展。幸运的是,正如本文所述,保持科研诚信并非难事。首先,研究人员应遵循良好的研究实践原则,使得研究满足其所在机构、期刊和国际学术界所设定的标准。作者只需抽出少量时间即可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政策,避免被过时的规则误导。遵守所在机构制定的作者身份指南,将赢得共同作者和作者自身所在机构的信任。Hindawi长期恪守诚信原则,我们的资源将帮助科研人员清晰了解旗下所有期刊对科研诚信这一话题的要求和准则。


Reference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20 March 2022.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3/20/content_5680105.htm

[2] Yi N, Nemery B, & Dierickx K, How do Chinese universities address research integrity and misconduct? A review of university documents, Developing World Bioethics, Volume19, Issue2, June 2019, Pages 64-75. Available onlin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dewb.12231

[3] 科技部关于近期查处的论文造假有关情况的通报, 1 December 2021. Available online: https://www.most.gov.cn/zxgz/kycxjs/kycxgzdt/202112/t20211201_178285.html

[4] Else, H, China’s clampdown on fake-paper factories picks up speed, Nature, 1 October 2021, Available onlin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587-3

[5] Qiu, J, Safeguarding 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2, Issue 1, March 2015, Pages 122–125. Available online: https://doi.org/10.1093/nsr/nwv002

[6] McCook, A, 64 more papers retracted for fake reviews, this time from Springer journals, Retraction Watch, 17 August 2015. Available online: 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15/08/17/64-more-papers-retracted-for-fake-reviews-this-time-from-springer-journals/

[7] Zhuang, P, China to crack down on fraud in scandal-hit scientific research amid ZTE wrangl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31 May 2018. Available on:https://www.scmp.com/news/china/policies-politics/article/2148585/china-crack-down-fraud-scandal-hit-scientific-research


如果您对科研诚信或出版伦理存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help@hindawi.com。点击下方链接进一步了解Hindawi的出版政策。

阅读更多:https://www.hindawi.com/publish-research/authors/publication-ethics/?utm_source=ScienceNet&utm_medium=owned%20referral&utm_campaign=HDW_MRKT_CNA_AWA_SCIN_OWN_OSOC_HIND_X_110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1312-1359792.html

上一篇:Hindawi × 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期刊Wireless Power Transfer发表的最新研究
下一篇:Aquaculture Nutrition现已被PubMedCentral收录
收藏 IP: 27.154.187.*| 热度|

1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