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nai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minair

博文

多读一些关于教育的书总是好的 精选

已有 8899 次阅读 2022-1-21 16:3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印象中家中的书挺少的,主要都是父亲书画方面的一些书。现在看来从小到大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学习教科书,课外历史文学类书籍看得少之又少。读研,读博,工作后看得更多的是专业文献资料,偶尔也会看一些历史文学之类的书,但不成体系,很多时候属于看完就忘了的那种。这些年,一直都知道自己其实都属于”有点知识,但没有文化“的那种人。有了孩子后,会看一些孩子的书,因为孩子的书很多书自己真的都没有读过。

可能是性格使然,喜欢教学,一直以来对教学都充满了敬畏。课堂上想着法的让同学们接触更多的知识,平等的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交流。一直都认为”教学相长“,在教同学们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课后也经常会有同学们过来和我聊聊她们学习生活的种种疑惑,困难和苦恼,有上课班级的本科生,也有其他老师带的研究生等,有时一聊聊两三个小时,尽可能的给她们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很多的建议其实都是自己学习工作以来这些年的一些教训、经验和感悟。有时和同学们开玩笑说”教师就是靠嘴谋生的职业”,因为一直都在说话。

虽然花在科研上的精力要超出教学很多,但真正能感觉到自己价值的却是在教学上,在课堂上同学们求知的眼神上,办公室谈完话同学们心安的神情上。看的书也更多是关于教育方面的书,最开始接触的是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后来读到了朱永新老师的《教育如此美丽》,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钱理群老师的《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以及最近在看的刘彭芝老师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上下卷)。每次读完书中的小节,就会有种莫名的充实感,心灵得到了滋养和放松。和学生交流不再限于自己的经历,在书籍中向前辈们学习,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力量。关于阅读,朱永新老师说得最多的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这些年自己在业务上是成长了些,但精神确实贫乏得厉害。刘鹏芝老师作为人大附中的校长,她的书中更多以案例的方式很好的阐释了中学教育如何通过提高学生“内心的热爱”,让学生在品德、学习、艺术、科创和足球等方面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看到人大附中的孩子如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初高中的孩子在科学研究,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而能让一个学校都完成这些成绩的法宝是“爱与尊重”的校园文化,春雨润无声,有心就无痕。当爱和尊重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学校便会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目前关于教育的书很多都是关注中学教育,因为中学教育更落地,更实在。大学教育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吐槽,很多时候大学的教育变成了教书,教书变成了教知识,学生的品德和发展大学教师们关注得并不多。现在看来,很多关于中学教育的经验都可以为大学教育所用。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的本真是育人,育人的本真是立德树人,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9822-1322044.html

上一篇:课程学术类报告需注意的那些事
下一篇:论文撰写及论文投稿后从喜到忧的各种结果
收藏 IP: 101.45.54.*| 热度|

21 彭真明 蒋功成 晏成和 周忠浩 郑永军 苏德辰 谢耀平 冯大诚 刘延彬 曾杰 孙颉 毛宁波 周阿洋 郑强 黄永义 陈中伟 吴斌 徐耀 褚海亮 罗春元 刘秀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