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江里的中华鲟还很多,甚至还是老百姓桌上不算很罕见的一道菜。崇明人称之为“甲
鱼”,不是王八,这么称呼它,是因为成年鱼躯体庞大,披着一身软骨鳞片,确实威风凛凛。
中华鲟的产卵地在金沙江,而长江中下游才是其生活的乐园。这一特点是它濒临灭绝的重要因素。葛洲坝、三峡大坝,金沙江上的向家坝、洛溪渡等大型电站的建成,使它万里西进的道路成了问题,必须在人类的帮助下才能到达金沙江。更何况,金沙江也今非昔比了。
所以没办法,现在只好在崇明建设这样一个繁殖基地。
这是一个无解的矛盾。曾与成都环保局长喝茶。他告诉我,因为水电的大建设,成都已经无需火电。现在已经只剩下一座火电厂。否则,以成都的地理特点、产业和人口,其大气污染形式会极为严峻。
也是,以六江流域如此丰富的水力资源,不利用真的很可惜。
算是一个难以两全的案例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