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马先生对本文作者包容方面有一个故事。有马先生可能觉得本文作者不听他的话,所以私下里跟吉永尚孝说:“让他[指本文作者]做一件事情是比较难的;如果非要让他去做,说了三次之后他可能会做。“ 这件事是吉永尚孝某次访问有马先生回来之后立即告诉我的,他接着又加了一句:“要是他跟我们日本人说什么,只要说一遍就足够了!呵呵“。 当时本文作者有点发愣,因为本文作者自认为平时还是很听话的,几乎没有想到有马先生这么看自己;也许有马先生让本文作者做的东西有时候不会做,或者因为不擅长[特别是写代码,我既不擅长也不愿意],真的去做可能太花时间了,这种事件间或有之。本文作者确实也记得有那么二次,有马先生在分别时嘱咐本文作者巴拉巴拉,说:这次你会做的,对吗(This time you will do it, will you?);当时本文作者觉得没有什么,就是感觉略有一点儿难堪。其中有一个事情说起来既好笑又有点尴尬,在某次讨论中因为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所以那天有马先生非常高兴,他拍着我的膝盖说:啊哈,你从来都不听我的话,但是这次你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准确地听了我的话(Ahha, you never followed me, but this time you followed me precisely in your own way). 当时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仔细想想五味杂陈,不知道他是夸我还是责备我,可能兼而有之吧。
关于有马先生的文化观,本文作者只能去猜度,所以本文这个说法有可能是不太准确的。本文作者的论点来源有两个。第一个来源是有马朗人先生的一个万能报告,本文作者听过这个报告的多个版本,包括在交通大学听过两次,在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应用物理所听过一次、在日本会津大学听过一次。这个报告的题目是自然界、社会、文化和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在这个报告中他比较了欧洲、中国和日本的自然条件、建筑特点,他提出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对于自然界的山川树木的风貌有影响,从而影响人的思维特点[特别是对称性的生活体验]。在报告里,他指出日本许多建筑风格和文化基础是从中国引进过去的,然后有所发展。他报告的逻辑是:因为各自气候的影响,欧洲的树很笔直、建筑几乎是完美对称的,所以欧洲人例如狄拉克对于对称性很迷信,欧洲人倾向于认为物理世界的对称性是绝对的;中国的树木和建筑比较对称,但是有时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所以李-杨一方面认为对称性重要,另一方面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日本人的树木和建筑(庙宇)没有多少对称性, 因此南部阳一郎提出对称性自发破缺之类的概念等等。本文关于有马先生文化观的论点第二个来源是有马朗人在瑞典关于俳句的报告(英文版)。他在报告(俳句是什么:what is haiku、今日全世界的俳句现状:Haiku in the world today)里比较诗歌用的名词也是欧洲、中国、日本。在这些报告里“中国”一直放在日本前面,里面引述并十分推崇中国的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