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允许一稿多投呢?
前几天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学术界允许一稿多投会怎么样呢?
对于作者而言,论文完成之后,自己喜欢的期刊都可以试一试,甚至运气好的话还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如果论文质量确实得不到众多期刊的青睐,那么即便一稿多投了,这篇文章最后还是会无疾而终。长期磨合之下,作者还是会根据论文的完成情况来投稿,可以撒的网确实多了,但作者还是会把网撒给有鱼的水域,可能是大鱼,也可能是中等的鱼,着急的人,哪怕是鳄鱼王八也想撒上一网,但越是盲目,越可能一无所获。
对于期刊而言,如果允许一稿多投,刚开始很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首先,期刊的工作量会大量增加,很多论文质量不达标的作者也想买张彩票上船(您看这句话多别扭,拿着彩票上船,简直是痴人说梦)。
接着,论文投稿量大量增加后,期刊还会那么犹豫不决吗?还需要外审、复审、主编终审吗?你可以继续这么严谨,但抱歉,你的效率必须提高,因为如果你们期刊还是对一篇文章拖上一年半载才能给出录用结果,你可以这么骄傲,但隔壁老王开办的期刊没这么墨迹,特别是隔壁老王开办的还是open access,人家不仅审稿效率高,而且出版发行还快。当你还在犹豫不决的,作者已经收到了隔壁老王的橄榄枝。
作者看了一眼隔壁老王的期刊,一边骂了一句“一年发了上万篇文章,太不严谨了”,一边看看案头的材料,学生毕业需要文章、老婆评职称需要文章、徒子徒孙项目结题需要文章……心想“谁告诉我不唯论文的?人才引进、职称晋升、项目申请等等,哪一个不需要论文”,再看看隔壁老王的在线期刊虽然发文量堪巨,但影响因子也在节节攀升啊,连马路对面修车的都发表了一篇“红绿灯对异性偷瞄的统计学研究”,听说下一篇准备写一写“基于大数据原理的轮胎扎钉研究:西胡同的案例研究”呢。自己再没有几篇文章见刊,岂不是连修车的都不如?思及此,果断接受open access的橄榄枝。
行业大佬期刊快扛不住了,一篇又一篇决定录用的稿件因为效率问题与作者失之交臂,主编一拍脑袋:改革!改革!改革!改革!改革!
首先,对所有投稿稿件收审稿费,不管质量好坏,先交钱,后办事,这钱一部分补贴审稿专家,一部分补贴期刊编辑,工作虽然多了,但效益不是也有了。经过收审稿费这一招,有相当一部分文章知难而退了。
第二,要求审稿专家必须提出建议。作者花了这个审稿费,你就必须给出审稿意见,哪怕是狗屁不是的文章,也必须给出几条建议,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一言不发就拒稿,特别是“不收钱不审稿、收了钱就拒稿”的情况明显减少。这么一折腾,审稿专家必须认真看一看文章,哪怕是仇人眼红,也得对症下毒药。
第三,光给意见还不行,还搞了审稿专家实名制。好嘛,这下审稿专家不仅要认真看一看文章,大部分专家为了“明哲保身”,给出的审稿意见几乎都是有建设性意义的,而搞人身攻击的意见几乎就杜绝了。像以前某专家张口闭口就是“水平低、太肤浅、这么垃圾的论文也敢投稿”,现在几乎都变成了“作者对某现象进行了有意义的思考,但文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存疑,似乎使用某原理分析更为合适,建议结合某某进一步深入思考……”。因为实名制和公开性,尽管喷子、愤青还是有的,但大家都看的到评论,公道自在人心,专家也心安理得。总体而言,因为作者能看到具体的建议,刚开始不太接受,但慢慢改善,居然也可能推动科技社会进步。
第四,开发一套算法,避免近亲审稿,另外多个专家都同意录用的稿件直接过审,多个专家都拒绝录用的稿件直接拒稿!效率大大提高,不服拒稿就继续投嘛,反正要交钱,要有新的专家给意见。
第五,允许作者在线再次完善稿件,并保留作者多次修改论文的纪录,把利用学术不端打击异己变成对学术作品的不断完善,比如被洪水冲走的数据因为之前已经被作者存在了服务器,跑不了;再比如曹公因为实验太多而copy错了图片,不用等到几十年后被人指出之后再公开了,可以自己直接在线替换一下就OK了,so easy。小保方晴子的导师也不用自杀了,开个直播每天在线直播自己和小保方晴子重复实验的过程,也许原来的实验结果还是做不出来,但做出个新东西也说不定呢。搞个科研,何必还把命搭进去了。
另一方面,因为审稿、发稿的效率都提高了,论文发表的难度也降低了,每个人都可以把想发表的东西快速的发出来,论文背后的奖励也大大降低。期刊靠审稿费就养活了自己,在线发表变成全社会的公共资源和透明建设,版面费也没了,作者的经济负担也少了,也许科研能更贴近自己的兴趣吧。
有些期刊因为审稿效率不佳,还有可能要求着作者“再等等、再等等,审稿意见马上就回来”,兴许是编辑反过来求作者也说不定呢。借用大佬高喊的一句“以学生为中心”,如果允许一稿多投,也许论文发表会变成“以作者为中心”呢。从此作者只要有佳作,就不用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不用如丧家之犬,人生步步是大坑。
想想也真是美好呢,搞科研不用担心以前的数据疏忽被别人抓住不放、不用承受编辑或审稿人的人格侮辱、不用被别人轻贱自己的兴趣是如此肤浅不堪。
但想想就算了,现阶段,还是不允许一稿多投的,所以乖乖等着到期自动退稿吧。
附部分论文2019年教改论文投稿纪录(当教改改到让人心力交瘁的时候,有些人才会醒悟:噢,科研还是要比教学更容易!):
论文1(写了一个多月吧,感觉还是有一些新见解的,但没有找到实际的解决方案)
期刊1:2月17投稿,3个月后无任何意见退稿;
期刊2:5月28投稿,无任何审稿意见,7月2日退稿;
期刊3:7月2日投稿,2个月后无任何意见自动退稿;
期刊4:9月13投稿,2个月后无任何意见自动退稿;
期刊5:11月15投稿,坐等无任何意见自动退稿。
论文2(质量一般,但当时读了一大堆文章想写就动手写了,因为付不起版面费,所以在不收版面费和收版面费但影响因子还不错的期刊里投稿试试)
期刊1:2019年6月2日投稿,6月12日送外审,7月3日复审,8月29退稿,无任何审稿意见;
期刊2:8月29投稿,9月29退稿,无任何审稿意见
期刊3:9月29投稿,10月8退稿,无任何审稿意见
期刊4:10月29投稿,坐等无任何意见自动退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