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xi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rryxia

博文

建议只设立一个优秀青年人才计划

已有 3537 次阅读 2020-8-20 09: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议只设立一个优秀青年人才计划

许秋雨,2020819

 

现在全国有各种人才计划。可以够得着的,从博士刚毕业直到中年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如优博,青托,优青,杰青。等大家忙碌得拿到杰青时,大都已经四十有几,再难能安心坐下来几年苦攻一个问题了。

 

介于国家目前的具体情况,在没有任何事迹前,对一般家庭的青年人来说,会严重考虑生活的很多锁事。大家都知道,做真正好的科研在多少年内是不能分心的。就拿我个人来说,尽管我做的科研不一定称得上是真正好的科研,但是很多年内确实是投入了我几乎所有的时间,把所有的杂事和世故都耽搁了,也可以说我是偷懒了。

 

路遥之所以能花六年时间安心地写完他的《平凡的世界》正因为他在创作这部巨著之前已经因为写了《人生》而名誉全国了,他已有了安心坐板凳的资本,而且他那时才三十几岁,正年轻有为,他就是一定要把他以前受的苦写出来,原原本本地写出来。

 

文学创作是如此,基础科研更是如此。本来各种人才计划的出台,有着这方面的考虑,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计划太多了,多到一眼望不到头,多到年轻人永远忙不完。

 

建议国家只设立一个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就一个),设在对博士毕业后五年内(可以要求不超过三十五岁)的有正规职业的科研人员,不包含博士后等临时科研人员。对获得者,给予好的待遇,让他们无太多的生活之忧,让他们在足够年轻时能安心地坐得住。六年后再对获得者进行一定的检查,对于少数做得差的,可取消其优秀人才待遇。

 

对基础科研人员队伍的建设,最好的办法是在正式工作入门口严格控制好数量,让所有入了门的正式科研人员都能安心地坐得住。关于这我以前写过《我对基础科研投入的一点浅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175150.html

和《基础科研队伍建设的三种模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204845.html

但是就国家目前的情况,很难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国家能比较容易做到的是上面所建议的方式,即只设立一个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就一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247098.html

上一篇:【行香子】分校区
下一篇:今天的收获
收藏 IP: 108.36.212.*| 热度|

8 胡爱国 王安良 帅凌鹰 晏成和 杨正瓴 刘立 鲍海飞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