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的这一天
伍赛特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然而每当回首过去,总有些浸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往事让人难以释怀。而这一件件往事如若细细想来,也令人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对笔者而言,数年前发生的诸多嫌隙和怨怼至今历历在目,就如同白璧上的斑点一般,纵使反复擦拭,依然除之不去。
十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2014年8月6日,笔者当时认识的一名男同学王歆玮,约笔者在上海市普陀区环球港见面,说是好久没聚了,有空也要出来碰碰头。本着同学情谊,笔者准时赴约。但到了现场后,发现王同学一脸的愁云惨淡万里凝,他当时正在上海铁路局当信号工,也不知道是工作上不开心,还是其他事情导致他压力过大,以至于如此闷闷不乐。
但笔者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因为还没寒暄几句呢,王同学马上就把笔者当成了真人版的情绪垃圾桶,开始向笔者大肆宣泄他那爆棚的负能量。王同学先是吐槽笔者CET6分数不够高,笔者知道王同学从来都没考出过CET6,尚无足够的资本来教育笔者,为此视情反㨃了几句,王同学即刻进行反驳,并拿刘翔和史冬鹏两位体坛健将举例子,说他自己就算考不出CET6,也有足够的能力来学习英语。这完美自洽的逻辑听得笔者是不敢不服,当时觉得他虽然嘴里吐不出象牙,但还挺会给自己找台阶下,暂且听听他怎么圆自己的高论。看笔者没适时作出反击,王同学随即加快攻势,开始阴阳怪气地嘲讽笔者的学习能力低下,必须要找个高手带着学才行,光靠笔者自己根本就难以完成学业,并认为笔者就算来了他们铁路局,也是当操作工的命。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王同学这一环套一环的连珠恶言激得笔者血压蹭蹭往上涨,但考虑到同学一场,好不容易出来聚聚,也就强忍着没当场翻脸。
本以为听他抱怨几句,丢个几分钟情绪垃圾就算了,哪知道这时王同学祭出了大招,开始义正词严地分析笔者没有研究能力,根本就不适合搞科研。笔者听着他在那里大放厥词,觉得大家已经不再是一路人,适时也该分道扬镳,为此没再接话,任由其宣泄情绪。随后看了一场由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即准备各回各家,而在分别前,王同学似乎觉得笔者一直不肯认真反击他,着实没趣,于是就补了一句:“伍赛特,你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但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过去的十年间,这句话不时在笔者耳畔萦绕,不断敦促着笔者努力奋进,持续向前。
时间可以证明许多事情,经过这么些年的沉淀积累,笔者自身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笔者虽然没有卓尔不群的科研能力,但至少有差强人意的科普能力。虽然和知名专家、教授、学者相比多有不及,但和一般性的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自身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总体而言,笔者属于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绝非大马路上随处可见的泛泛之辈。
下面将镜头切回到王同学身上,此人嘲讽他人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当年也曾阴阳怪气地调侃笔者考研英语肯定考不到40分,但当笔者考研上岸后,他又继续嘲讽笔者,说研究生同学数学功底都很好,笔者肯定跟不上他们的节奏。然而对王同学自己来说,他在上海铁路局干了几年后,又跳槽去做社会工作者,干了好些年却连中级社工证都没,工作事业一地鸡毛,职业发展全无亮点,只会圆瞪双眼看人低,对自身却缺乏准确的定位,一天到晚喜欢嘲讽他人,却全然无视自身的不足。虽然王同学看不上笔者,觉得笔者能力不行,但这么多年下来,光靠时间就能证明他当初的观念和想法是多么荒诞无稽、不着边际。他自己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然而那些他看不起的人或多或少都比他本人强,就算笔者不出手,他的脸也会被时间老人打肿。“你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但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句话在十年后的今天,就由笔者郑重回敬给王歆玮先生本人。
从笔者这么些年的经历来看,交友需谨慎,宁可不交友,也不要盲目地结交一些满口负能量的损友。一旦结识了这类损友,不但没法起到相互帮扶协助,共同学习成长的作用,还会被其充当为情绪垃圾桶,于日常生活、于工作事业、于休闲娱乐,均无任何裨益。如果电脑屏幕前的读者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幸被此类负能量爆棚的垃圾人缠住,则应当断则断,及时与此类人划清界限,让其自生自灭,我们老实人没有任何责任或理由被垃圾人当成负能量的宣泄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