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peng4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peng419

博文

大学的“高墙”该拆掉了 精选

已有 9567 次阅读 2023-12-29 19: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也来跟风聊聊大学校园开放这个话题。

许多年里,我也一直生活在校园中,有的只是身份的转变,不变的是这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环境。

在我看来,校园的“高墙”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疫情之后变成了真正的有形的阻隔,这才被大众关注到。而长久以来精神世界的隔离远比有形的高墙更加严密。这堵无形高墙实际上是群体的隔离,是身份和人际关系的再定义。

 

“自己人”

说起校园开放,周围人总是说,如果要开放可以优先开放给校友、亲属或者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因为他们有进出校园的需求。可当你提出让校园接纳周边村镇的村民,将一部分围挡变成窗口,允许他们在校园的边缘打造一个小型的商业区,闲暇之余也可以听听公开课时,很快就会遭到反对。

关起校门,我们才是志同道合的团体,封闭信息、封闭交际圈、最终封闭校园,从而实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理想境界。

经过不懈的努力,这样的做法已经初见成效了。大学生已经很大程度和社会脱节,他们成为了社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高校却变成了一个自行其道的社会。

 

因此,我们谈校园开放,就不能只谈校门开放,我们要谈高校之于社会所承载的重要功能,要谈知识和人才到底应该如何融入社会。

 

校园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大学校园对一座城市起到了文化熏陶的作用。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有时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学校园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得天独厚的学术氛围。我们很难在校园外看到谈笑风生的同学,看到老师和学生三五成群讨论问题,他们会感染城市中生活的人,他们会潜移默化的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可以为城市的公民提供丰富的基础设施。

从这一点来说,大学开放是必然要求。绝大多数高校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可以说,大学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仰赖全体民众的付出,因此大学校园应当也必须属于公共资源,其操场、体育馆、食堂、计算机室甚至是比外面便宜的打印店都应该被全民共享。

 

社会能给校园带来什么?

 

校园开放之后社会能给校园带来什么?这样问我们可能一时无法回答,如果换个问法,大学真的需要社会吗?我想我们可以将答案脱口而出。

社会是大学生的下一场大考,但也何尝不是那些长时间呆在象牙塔中青年教师的大考。

我们做社会调查,就不能只在学校调查;我们读圣贤书,就不能只为了掰扯透书中的内容,我们要看窗外事,更要为了窗外事。无论是什么专业,文科还是理科,站在校园里,社会是一个窗口,走出校园后,是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学校相比于社会是温床,它几乎可以满足学生所有的需求,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要求社会也这么做,食物是一直都有的、居住的环境一直是干净的,万事都应该是有是非因果的。

我问过许多学生关于大学开放的问题,从他们的回答里,我读到了那种精神世界的长期隔离,一种理所当然的傲慢:

“我费劲千辛万苦考上的学校,凭啥谁都可以用。”

“他们会在食堂和我们抢饭,那些有着专属补贴的饭菜不该由他们享用;他们素质较低会在校园里乱刻乱画,随意攀爬;他们会在上下课时间慢悠悠的闲逛,影响我们赶往下节课的教室。”

“他们会带来偷盗、骚扰、甚至是人身伤害。”

他们自己希望自己被理想社会的茧房包裹起来:你们和我的素质不匹配,你们就不能和我同处一片屋檐下。

我读到过张强《公立大学校园开放的法理、学理与治理》这篇文章,其中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倡导大学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时代,受制于资源有限和人文素质问题,校园开放过程中遭遇的尴尬局面,依然是当前我国公立大学开放过程中无法妥善化解的痼疾。”

但我也很喜欢昨天在科学网上看到的这个词:因噎废食

正如广东省教育厅在回应校园开放时说的这样一段话:大学开放是底层逻辑,如何管理则是技术问题,不能因为管理遇到困难,就连“开放”这一大学的灵魂都一并丢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1396-1415856.html

上一篇:说“文科是服务业,就是‘舔’”到底戳痛了谁?
下一篇:自存可下载,2024年中国SCI期刊影响因子发布
收藏 IP: 27.186.195.*| 热度|

24 尤明庆 周钰 农绍庄 王涛 卫文强 谢钢 高友鹤 冯兆东 孙学军 丁克强 李东风 张俊鹏 陈志勇 陆仲绩 张士宏 孙颉 王成玉 黄河宁 孔玲 杨正瓴 张利华 马鸣 xtn guest121631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