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科研管理应回归常识

已有 3242 次阅读 2013-8-19 20:41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黄 涛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但是,科研管理中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已经习惯化、制度化,违背常理、常识的潜规则形成新的“科研规范”支配着日常科研活动,颠倒了人们对于学术的基本认知,破坏了求真求新的科学精神,扰乱了正常运行的科研秩序。“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其实,科研管理中的种种看似复杂的问题只要回归常识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是由重科研手段回归到重科研目的。在科学活动中,申请科研课题是重要手段,进行科技创新是根本目的,获得政府奖励是附属产品。但是,科研基金往往被异化为政绩,获得基金资助的目的,不再是为科研,更多的是为了政绩,获得基金资助本身就是成功。科研工作变成了“研究如何申请经费的工作”。科技人员要把时间和精力回归到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上来,专注于“科技”本身的研究和探索。

     二是由重外在形式回归到重内在实质。科研人员过于注重外在因素,本末倒置,往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表面光鲜、实际上无用甚至错误的东西,如片面强调“项目”、“论文”、“奖励”的级别与显示度。学衔、职称、奖励、课题、论文成了最重要的外在指标,探寻真理与揭示规律的实质贡献反而可有可无。科研管理应回归到注重课题完成的创新程度、论文的含金量、奖励的实际水平以及专利的实施情况。

     三是由重关系运作回归到重竞争优胜。科研学术生态盛行“礼文化”,科研资源配置很多时候是基于关系,而非学术质量。这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深层文化原因。应形成竞争优胜的创新文化,挤干“人情”水分,坚决斩断科研立项、评价中的利益链条,营造“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氛围和导向,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四是由重科研数量回归到重科研质量。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数量、论文数量已实现大幅度飙升,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1,SCI论文数量世界第2,发明专利申请量世界第2,这是科技界可喜可贺的重大成绩,但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然较少,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7位。应依据学术质量和创新水平评判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鼓励真正的学术精品、真实的原发创新。

     五是由重行政主导回归到重学术主导。应改变行政管理人员过多参与到设立项目、选择评审专家等决策过程,而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应有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和尊重的现状,明确政治和科技的界限,完善科技人员的“同行评议”制度,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作用,建立以专家为主导的科技体系。

     六是由重模仿创新回归到重原始创新。据统计,我国入选TOP10科学家数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最能体现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8—2012年15年间仅产生4次,出现11次空缺。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是科学活动的灵魂。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回归到原始创新。

     七是由重政策红利回归到重创新红利。国有企业的业绩往往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行业垄断红利获取超额利润,而非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自主创新没有成为大多企业寻求发展的第一选择。在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和第3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的时代,依靠人脑的潜能,只用相对简单的设施,就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因此,通过释放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才能使企业、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八是由重学术论文、轻创业创富回归到两者并重。科研领域主导的专家主要来自学术机构,往往以论文论英雄,科技人员的价值观以研究和发表论文为导向。我国缺乏的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教授,而是可以将技术成果转换成产品的像美国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那样的工程师、企业家。发表论文不等于科研,科研也不等于发表论文。本来用来从事应用开发的,不能仅靠发表论文结题,创新来源于市场导向上,成果体现在企业报表中。既要发挥科学家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知识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富的转化性作用。

     九是由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回归到两者并重。现有科技评价体系鼓励科技人员承接国家或省部级下达的项目,而对于从企业获得的委托科研项目认同程度不够,科技人员以经费申请与发表论文为中心,很少关心成果应用和企业需求,与企业需求相距甚远。纵向课题大多解决“顶天”的理论问题,横向课题一般解决“立地”的实际问题,两者同等重要。

     十是由重科技投入、轻科技产出回归到两者并重。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增长幅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全国研发经费在2012年已超万亿元,占GDP比例达1.97%,创历史新高,高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长,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跃居世界第3位,为什么技术对外依存度却在70%以上?重投入、轻产出,投入产出效率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既重科技投入又重科技产出,方能体现科技管理的理性,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治“沉疴”须用猛药,破体制惯性须动真格。恢复正常的学术生态,首先科技管理者应确立清晰的改革思路、恪守清正的工作作风、营造清新的科研氛围,使科技的运行回归常识、遵循常理、符合常规、合乎常情,使科技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而释放出巨大的创新能量,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718195.html

上一篇:博士生的成功之道(18)
下一篇: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
收藏 IP: 114.243.2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