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泥鳅为什么活着?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10-2-10 11:01 |个人分类:栏目:走向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导报, 走向职场, 1期

文/任占忠  
两个多月前的一天,笔者回京郊平谷老家,受朋友之托带回了据说可用于治病的几十条泥鳅,为防水外流,80多公里路程中装泥鳅的袋子口扎得紧紧的。回家解开袋子,将泥鳅倒进大水盆却发现这些活蹦乱跳的泥鳅竟然一个个都动弹不得,应该是袋子不透气的原因。懊丧之余,竟发现还有几条能动弹,过了1个多小时,发现又有一些游动了,数一下共16条。又过半天多,其他的再也没有缓过气来。
      同样的环境,适应力强的生存下来,适应力弱的死掉了,这种“适者生存”只存在于自然界吗?笔者最近正在研究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问题,深有感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平时有些人总习惯于将就业难归于供需环境,即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和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减少,无疑这直接影响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听到另一种声音,即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乃至相当一部分单位不接收应届毕业生。为什么?企业HR列举了一系列问题:缺乏能力,没有思路,浮躁,眼高手低,娇气,做事不认真,爱抱怨,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让用人单位更烦心的是一些大学生爱跳槽,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份对90余单位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跳槽率达48%。大学生不适应环境问题是导致求职、招聘“两难”的内因之一。
      据麦可思《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对2008届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调查,参加工作半年后,本科以上学历者平均30.1%对雇主不满意或很不满意;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比例为31.8%。近1/3的毕业生半年前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对招聘单位是满意的,起码是能够接受的,但为什么刚入职不久就不满意了呢?其根源相当程度上是对企业环境不适应。
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处于人生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活动空间主要是家庭和校园,接触的人主要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则进入一个崭新、生疏的环境,如何适应环境对每个毕业生都是考验。有人称这一转变为“惊险的一跳”,工作选择得对,适应得好,就发展得快,反之亦然。这一关过不好,势必影响终生职业发展。不少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步入社会后成长的速度往往就是从参加工作那一天逐渐拉开差距的。校园内奠定的适应职业程度,客观上决定了职场竞争的结果。步入职场后,书本知识掌握虽然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但绝不是用人单位衡量你是否优秀的标准,决定你发展的是能否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大学阶段的本质就是培养和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不仅包括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岗位通用技能,以及更重要的团队精神、再学习、积极思维等职业素养。
      提升大学生职业适应力以具有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或目标为前提。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养和能力要求不同。笔者在某大学做就业指导讲座时,随机调查了这些毕业生的求职意向,结果在收回的56份问卷中,仅16人比较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或目标,占28.6%。在接受我指导的毕业生中,明确自己要找什么工作的也是少数,这种状况我一直比较忧虑,他们读书十几年,竟不知毕业后要干什么。除医学、师范和少量对口研究性职位,大多数岗位无法照搬书本,都需要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学习。对于有职业方向或目标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就开始了对目标职业及其环境的认知,开始涉猎相关知识,以至参加实践活动,无论就业求职还是步入职场后,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2009年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笔者有幸作为专家评委参加,赛场上的学生都有清晰而具体的职业目标,甚至有些学生在大二、大三通过目标职业实习,就已受到实习单位的青睐,其中一位志在从事节目主持人的学生,由于表现出色,实习单位明确表示毕业后接收她。因此,明确将来干什么,是大学期间所要解决的首要事情。
      大学期间要解决的第二件事情是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设定职业目标或方向后,不仅需要通过实践验证该目标是否确实适合自己,还必须培养职业素养和提升职业能力。近几年已逐渐普及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因师资力量和专业化程度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的封闭、半封闭办学模式,在解决目标动力方面虽初见效果,也明显存在”水土不服“,主要表现在:① 学生设定的目标职业因缺乏实践验证仍感到彷徨和茫然;② 因职业素养缺陷和职业能力不及而应聘失利,职业目标犹如”海市蜃楼“无法实现;③ 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固守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现实需求和国家就业导向矛盾。这些问题不仅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和方法的任务,而且要求我们尽快将职业发展教育的重点从自我设计转变为职业适应。因此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应积极参加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活动,自觉地培养和固化职业素质,有效提升职业适应力。
      中外就业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存在差异,源于西方的职业规划理论。基于自我认知、自我设计和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的理念,我们则侧重于“识时务者为俊杰”和“适者生存,适者成功”理念。我们的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入职后能否快速发展,根本上决定于适应能力。打工皇帝唐骏有这样的体会,“踏进社会后,至少有一大半人发现自己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不喜欢就可以不做吗?社会可没那么简单,社会不是你想像的那样,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学生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可言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我们要在大学阶段就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老实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如此。”
      是的,大学生必须懂得适应的重要性,人生不能没有方向或目标,但对即将或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学会适应环境更为重要。要发展,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还必须“学会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乃至调整性格、培养兴趣。要明白,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如此”。
(责任编辑   朱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292866.html

上一篇:读者之声
下一篇:保研的启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