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国外科技期刊亮点·

已有 1454 次阅读 2009-11-5 13:04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期刊亮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发出昂贵铂电极之替代品

  广泛采用燃料电池无污染地发电可能快接近现实。两个研究团队分别研发出替代昂贵铂电极为基础的将氢和氧转化为水或反之亦然的方法。澳大利亚莫纳什电子材料研究中心Bjorn Winther-Jensen等使用有机物质研发出Goretex 膜上生长的导电性多聚物组成的电极。这种多孔膜巨大的表面积使氧的还原率可与在铂电极上的媲美。与铂电极不同,这种有机电极的催化率不会因CO的存在而减慢。相关文章发表于2008年8月1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

  与此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Matthew Kanan和Daniel Nocera,使用无机物质研发出一种催化剂,它能驱动另一方向的反应,即将水氧化产生氧气。在此系统中,钴离子在一个处于磷酸钾缓冲液中的氧化铟锡电极上被还原——所用物质均在地球上储量丰富。这种催化剂在钴被还原时会沉淀,并在中性Ph 值情况下活跃地打断水的键合。相关文章在线发表于7月31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

  “偏振眼镜”首现黑洞积吸盘原

  面目

  天文学家认为,黑洞及其明亮的积吸盘会形成类星体,它们是位于一些遥远星系中央的强大光源。而类星体之所以会成为能量源和光源,最可能的解释是物质在沿着球面边界盘旋进入黑洞时,摩擦力导致物质升温,从而产生出各种波长的光线。验证这一预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无法区分哪些光线源自积吸盘,哪些源自黑洞周围的灰尘粒子和电离气云。

  德国马普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Makoto Kishimoto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Robert Antonucci等通过给英国红外望远镜(UKIRT)装配偏振滤光片,首次观测到环绕着黑洞的积吸盘,成功分离出积吸盘发出的光线,证实该光谱与理论预测十分吻合。相关论文发表于2008年7月2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

  实际上,黑洞积吸盘与周围的灰尘粒子和电离气云发出的都是直射光,只是从积吸盘中发出的一小部分光线会被离黑洞很近的气体反射。这些光是偏振的,它们恰恰也是天文学家希望研究的光线。

  注射维生素C可减缓肿瘤生长

  肌体内很多关键酶都需要维生素C才能正常工作,它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危害。最新研究发现,将VC大剂量注入实验鼠体内时,反而会起到“促氧化剂”的作用,形成过氧化氢,可以杀死癌细胞。相关论文发表于2008年8月5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Qi Chen,Mark Levine等最初对43种癌症细胞系和5种正常细胞系进行的实验显示,高浓度VC对75%的癌细胞系有抑制效果,且不影响正常细胞系;随后用患癌实验鼠实验发现,大剂量注射VC可使肿瘤重量和生长速度分别降低41%和53%。他们认为VC之所以有抗癌功效,因它能在围绕癌细胞的细胞外液中促使形成过氧化氢,而正是过氧化氢杀死了一些癌细胞。Levine等也指出,只有通过注射,人体内的VC才能达到抗癌效果的水平。他们将进一步研究VC在人体中的抗癌功效。

  研究发现“眼见为声”的新型通感

  通感现象是人类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一大谜团。据报道,每百人中至少能遇到一通感者,他们能由一种感官知觉获得另一种感官知觉体验。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Melissa Saenz和Christof Koch在2008年8月5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文章称,偶然发现了一种新通感类型——闪光和运动的图像能够触发声音知觉。这一事实表明,确有一些通感类型与常见的感觉密切相关,而新发现将有助于确定导致通感的神经学机制。

  如果新发现的“听觉-运动”通感确实与日常的交叉感觉作用紧密相关,那么这也解释了为何它至今才被发现。Saenz说,“在现实生活中,运动的东西常常的确发出声音,因此这种关联似乎比‘数字-颜色’更加合乎情理。”

  衰老使人在睡眠中忘却

  老人健忘的可能原因是在睡眠过程中发生于海马区的一个关键记忆过程被削弱。科学家相信,当人们睡眠时,忙碌的大脑通过重播白天的事件形成新的记忆,此过程有助于巩固人类记忆。然而衰老却可能会破坏这一机制,并让人们自以为这只是一个自然过程。新的研究发现,老年小鼠的大脑较少重放之前的事件,故其记忆比年轻啮齿动物有更多麻烦。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神经科学家Carol Barnes领导的小组对11只年轻小鼠和11只老年小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中的年轻小鼠的海马区活动与其日间进行的大脑活动类似——显然其海马区正在重放着这些事件;而老年小鼠的情形则不同,意味着其重放过程受到影响。

  更多的实验表明,与老年小

  鼠相比,习惯

  睡午觉的小鼠具有更牢固的记忆。相关论文发表于2008年7月30日的《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责任编辑 朱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268177.html

上一篇:科学共同体要闻
下一篇:·国外科技期刊亮点·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