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气候与极端气候变化
蔡子怡1,游庆龙1,2*,吴芳营1,江志红3,翟盘茂4
1.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2. 极地海-冰-气系统与天气气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要 利用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26个模式的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结果,选取了SSP1-2.6情景下全球大气CO2浓度达峰时间以确定全球碳中和时间,预估了未来全球碳中和时期相比于历史参考时期(1995—2014年)的中国气候与极端气候的响应变化,并与未实现碳中和的情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SP1-2.6情景下全球达到碳中和时间为2062年左右(与中国的碳中和实现目标时间接近),相较于历史参考时期,SSP1-2.6碳中和时期中国区域平均升温(1.61±0.46)℃,降水增加(9.15±5.46)%,最大升温和增湿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增暖和增湿幅度分别达到(1.84±0.50)℃和(10.05±8.61)%;中国平均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分别增加(1.78±0.76)℃和(1.83±0.69)℃,白天极端高温在青藏高原存在最大增幅(17.05±5.16)%,夜间极端低温在中国南方下降最为明显(-6.08±0.73)%;极端降水事件整体呈增加趋势,极端强降水在青藏高原最大增幅超过20%,最大连续干旱日数在中国北方减少而在南方增加。相比于未碳中和情景SSP2-4.5和SSP5-8.5,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减缓未来中国的气候变化,极大防控中国大部分区域极端暖事件和极端湿事件的加剧,以及未来中国南方连续干旱日数的增加。因此,为缓解未来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加剧,需要合理控制CO2排放以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 碳中和;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变化
(责任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10.3981/j.issn.1000-7857.2024.02.0023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