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认为受福岛核辐射儿童无癌症之虞
马德 翻译
作者:Rowan Hooper/New Scientist 2011.8.16
据日本国家广播公司NHK报道,福岛县1149名儿童中有半数在甲状腺中检测出放射性碘。
日本广岛大学的田代小智在日本儿科学会于东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称,这次测定的最高核辐射程度为35毫西弗(millisieverts)。而辐射量在100毫西弗(millisieverts)以下被认为没有危险性。田代说,甲状腺癌发病率未来不会有增加的趋势。
由于公众普遍对核辐射存在恐惧心理,田代小智的发言看来不会令受辐射儿童的父母放心。不过,可以用来对照的是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后的造成的灾难。
切尔诺贝利电站发生核爆时,大约有1.76 × 1018 贝克(becquerels,译注:放射性活度单位)的碘131进入了大气(译注:碘131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中不会存在。碘131带有强能量射线,这些射线可以穿过人体组织,导致人体的DNA发生断裂,随后产生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如细胞表达异常,细胞变性或者坏死,或长时间细胞异化后形成恶性肿瘤)。据日本核能与工业安全局(NISA)提供的数据,由于福岛第一核电厂反应堆部分熔毁而逃逸的碘131为1.30 × 1017贝克(becquerels),小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1/10(参见世界原子能协会提供的报告)。由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最初测量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一半。与之相比,已于1963年被禁止的大气层核武器试验的碘131释放量为6.75 × 1020 贝克(becquerels)。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格里-托马斯(Gerry Thomas)是切尔诺贝利组织库的管理人员(译注:切尔诺贝利组织库建于2000年,属于国际项目,目的是收集在童年时期或青春期受到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癌症患者的甲状腺组织。有了这些素材和患者数据,就可以较好地从分子角度对癌症,特别是由辐射引发的甲状腺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她认为没有理由为田代提供的数据担心,她说:“我同意日本专家的意见,就目前所测定的辐射程度而言,不会造成未来甲状腺癌症发病率增加的风险。”
关于切尔诺贝利的问题
托马斯(Gerry Thomas)指出,切尔诺贝利核扩散可能增加儿童甲状腺癌症发生率的风险性预测,唯一能得到生物学效应证明的只是那些当时直接暴露在核辐射下的儿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大约有1000万儿童暴露在高浓度的碘131污染区,而且其中许多人受到的辐射程度超过日本核事故辐射最高纪录的100倍。从1986年以来,已经发现6000个甲状腺癌症发生的病例,其中可能在今后30至50年致命的重症占1/100。迄今为止,由于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引发甲状腺癌而导致死亡的病例为15人,不过托马斯说,这也不意味着在日本也一定会出现导致死亡病例。
“第一,(福岛核事故)受到核辐射的程度不是很严重。第二,比较及时地提供了碘剂。第三,日本人崇尚自然,他们的许多食物中含碘量很高。最后一点,甲状腺癌症已经不属于不治之症,而且在日本具备高效率的检测手段和高水准的医疗技术。”
甲状腺具有接受、储备和供应碘元素的功能(译注:碘元素是形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这使得它特别容易受到辐射碘的侵害。通过服用含稳定性碘的药品,使腺体内充满稳定性碘元素(译注:即碘-127,该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与之相应的碘-131,具有放射性,是不稳定碘),即可阻止放射性碘的侵入,而正是这一点避免了日本未来的灾难。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只有很少比例的灾区人口服用了稳定性碘剂,而他们接受这种必要的预防性措施时已经太晚。据托马斯说,“绝大多数灾区人口根本没有能够服用碘剂,而且他们不得不继续吃受到污染的食物——最要命的是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孩子——他们喝的也是受污染的牛奶。”
孩子更容易受到核污染的侵害,这是因为他们的甲状腺正处于发育过程,如果长期受到放射性的攻击,致癌因素会不断积累,这就容易引起突变。
期刊参考:Clinical Oncology, vol 23, p 251 【马德译自New Scientist网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5071-476305.html
上一篇:
《自然科学通俗读本》译者前言 下一篇:
厚德载物——从绿豆沙的口感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