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德的小土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dexu

博文

2020,再见青春 精选

已有 6433 次阅读 2021-1-1 08: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0,再见青春

2020年,无论对于我还是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人民都是不平凡的。新冠疫情的爆发与全球的蔓延再次让我们认识到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随疫情而蔓延的粮食恐慌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对于维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稳定发展是多么的重要!2020年,也是让土壤科学工作者振奋与看到希望的一年!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一年经历也是颇丰,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我感觉还是用“再见青春”更合适。无论是年龄上、学业上,还是家庭上、事业上以及心境上的种种迹象,都在印证着青春已逝!

疫情带来了很多困难,但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今年上半年,我还在美国访学,虽然美国的疫情爆发要比国内晚了一些,但蔓延的速度与持久度却远远的超过了国内,这让身处海外的学子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让国内的家人们万分的焦急担心。在回国的前几个月,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浏览最新的航班政策、疫情状况、回国隔离及核酸检测流程,还要不断的下载各个航空公司的APP刷机票、设计回国转机方案等等,这耗费了我相当大的精力。好的方面是,我在疫情期间基本都在家里待着,平时也很少出门参加学校的活动,除了每周参加几个Zoom会议外,其余的时间都可以自行支配,所以这给了我相对充足的时间去撰写、修改、发表论文,并撰写毕业论文,这也为年终的毕业答辩做了良好的铺垫。

科研成果相对满意,但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今年分别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Geoderma、Applied Soil Ecology、中国环境科学发表了4篇论文,并获得了校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一等奖,此外,还撰写了一些新的论文,目前正在进一步的整理修改之中;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是去年发表在土壤学报上的综述文章《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稳定机制研究进展》入选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计划,这也算对以往成果的一个鼓励和肯定;今年加入了美国生态学会,也作为审稿专家为一些期刊审了一些稿子,如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Biochar、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等;在12月初参加了在沈阳举办的第四届草地生态与适应性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了口头报告,这是读研究生以来第一次做会议报告,以后还应该多参加这类的活动;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之余,我也帮其他的同学修改了一些论文,这也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过程,在不断的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然,我也清醒的意识到,我与一些比较好的单位的同学们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弥补,每次读到同行们洋洋洒洒、高屋建瓴的大作,每次去开会看到同行们先进的思想、技术、成果便深知未来的道路还很远,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希望在未来的一年能突破瓶颈,柳暗花明又一村!

博士毕业,标志着十年的大学生活正式落下帷幕。今年12月11日,正式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心里除了激动、兴奋之外,更多的其实是伤感与不安,伤感的是学生时代的结束,不安的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而些许的迷茫与彷徨。在这十年中,无论是学识,还是心境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A本科阶段:初入大学校园,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在经历了紧张的高考之后,大一一整年是那么的放松(可能用放纵与浑浑噩噩这个词更合适)。步入大二,痛心疾首,总感觉自己应该干些什么以不辜负这一段大学时光,于是便进入了学生干部的行列,先后担任了学习部副部长、生活部部长、校团委书记助理等职务。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收获了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律,我时刻在告诫自己什么应该做,什么值得做。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带动下,早早的便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入了党,各科成绩也算说的过去,最终成功的保送了研究生。此外,在一直为学校、学院及同学们服务的同时,提升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也为学校、学院的学生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这个期间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奖励,如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沈阳市优秀大学生、全国十二运优秀志愿者、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八瓣格桑花行动优秀个人、省十二运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团干部标兵(2次)、校三好学生、校优秀生活部部长、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毕业生等等。B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深知要转变自己的思路,把科学研究放在尤其重要的位置,因此也开始了“文献大战”,在茫茫的文献中寻找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方向,同时也积极的参与实验室的各项“田间地头”的任务,这两年的进步可以说是缓慢的,因为需要从头去认识这个专业,熟悉这个研究方向,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但正是这两年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根基,并在研二结束的时候在导师的鼓励下顺利申请了“提前攻博”。C博士其实才是真正科研之路的开始,其中经历的痛苦、失眠、迷茫、焦虑是经历这个阶段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当泛舟书海一整天都写不出来一句话的时候、当数据作图后毫无规律的时候、当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当完成一半的论文而放弃的时候、当试验仪器运行不正常的时候、当测定完数据却不会计算的时候、当论文被拒稿六七次而不中的时候、当质疑自己的研究毫无疑义的时候、当心中的科研思路枯竭的时候……回首这些点点滴滴,不觉百感交集!但幸而也是这些过程迫使自己一点点的负重前行,将每个脚印踏的更深、更值得纪念。读研究生这几年的收获实在是寥寥数句便可涵盖:在美国留学2年,发表11篇一作的中英文文章,副主编专著1部,担任了几个期刊的审稿人;同时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土壤技能竞赛三等奖、校十佳研究生、校青年五四奖章、校文献综述大赛三等奖、校学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校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征文一等奖、校优秀党员、校五星党员、校一等学业奖学金(数次)、校一等校长奖学金(2次)、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研究生等等。但这几年对科学思维及素养的培养是无法用文字所总结的。

一份工作,更是人生事业的开始。找工作也是贯穿今年始终的主旋律,其间的各种考虑、担心、纠结和抉择已不适合再赘述了,最终留到了自己的母校,自己学习、成长,且十分熟悉与深深热爱的地方。记得在2010年刚入学的时候,校歌中的“为了国徽上的谷穗永远饱满”这句便深深的感染了我。我再次选择了这里,也必将这里作为人生事业的起点,不仅做好一个科研工作者,更要做好一个教师,播种理想、收获知识、务实、求新、奋发、进取!

组建一个家庭,将温暖与爱延续。在两年前还未出国的时候,双方父母就已经在着急、操心婚姻的问题,今年值得高兴的是终于将这件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8月底从美国回来并隔离完后,我妈、姐、姐夫以及外甥、外甥女便驱车千里来到东北与亲家见了面,并定了结婚的日子。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两个的幸福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必将传承这份爱与温暖,并承担起而立之年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知不觉,我和我的爱人风风雨雨已经快五年了,她陪伴了我硕士、博士的整个阶段,也是我最挚爱的小公主。只愿白首不离!

行文至此,诸多不足之处还需自己慢慢体会;匆匆的时间貌似也不允许用更多的文字去回首!2020年,出生于1991年我从弱冠之年走向了而立之年,希望能在2021年30岁之际在各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家庭幸福、事业进步、心胸开阔!Keep farming,keep reading,keep writi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0292-1265192.html

上一篇:2020土壤科学SCI期刊影响因子
下一篇:天空
收藏 IP: 113.233.55.*| 热度|

22 李斐 熊建华 武夷山 郑永军 彭真明 王安良 王生亮 梁庆华 张晓良 丁凡 张鹏举 张启峰 杨顺华 李东风 张梦 武祥 闻宝联 姚伟 石晓燕 夏炎 周忠浩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