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固性疼痛一直是困扰大多数患者的一种疾病,如果找不到正确方法,不仅解决不了痛苦,而且伤财伤心。
有一天门诊来了一家人,所谓一家人,就是儿子、爸爸、妈妈,儿子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来我门诊就诊,原来是这位母亲在8年前不慎从4米高处摔落导致腰椎骨折,脊髓损伤,下肢瘫痪,从此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但最为痛苦的是患者双下肢长期顽固性疼痛,折磨的她难以入睡,每日备受煎熬,吃过很多止痛药,也用过很多止痛方法都难以缓解,听说神经外科赵东升主任可以治疗顽固性疼痛,随后来到我门诊,当时疼痛评分VAS评分=10分,以膝关节以下疼痛为主,双下肢肌力1级。
入院后进行检查评估,可以进行脊髓电刺激手术止痛。我们先进行一次手术,植入外科电极测试
术后开机测试,调整刺激参数,完全覆盖疼痛部位,刺激第二天,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爆发疼消失。测试10天后患者疼痛缓解满意,随后二期手术,植入永久性脊髓电刺激器。从此她再也不用吃很多止痛药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自从远古时候人类就知道用电来治疗疼痛,早在1559年Dioscorides就报道使用海洋鱼雷(Marine torpedo)缓解持续性的头痛。1967年shealey首先通过锥板切开方法将电极置于脊髓背侧柱表面的蛛网膜下腔来刺激脊髓。随后到1975年,Dooley提出了经皮穿刺将电极置人脊髓背侧硬膜外腔的新方法。 早期的刺激系统主要是由射频驱动的接受器所构成。至70年代中期,Cordis公司生产出第一代以锂电池为动力的脉冲发生器。
发展历史
脊髓电刺激治疗在国际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先进疗法。
1.1967 年,Shealy 等报道了第一例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顽固性疼痛,并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2.上世纪七十年代,脊髓电刺激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980 年,美敦力公司在美国使用了第一个可程控刺激系统
4.1982 年,第一次在临床上应用了完全植入式的神经刺激器
5.目前已有近35万左右的患者接受了脊髓电刺激治疗,总体止痛有效率在80%左右。
问:什么是脊髓电刺激治疗?
脊髓电刺激治疗是一种微创疼痛治疗技术,它是在脊髓的硬膜外间隙插入一根电极,通过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它不破环人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它有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可随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慢性顽固性神经痛,脊髓,外周电刺激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植入整个系统之前,医生会作一个筛选测试,如果疼痛控制良好才进行植入,从而避免了患者无谓的花销。脊髓外周电刺激治疗术后病人可减少口服镇痛药物的使用甚至完全停药,避免了长期大量用药对身体的损害,并且几乎没有副作用,故在医学界也被称为“绿色治疗”。脊髓外周电刺激治疗的不足之处是价格比较昂贵,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更换电池。
问:脊髓电刺激治疗哪些疼痛?
答:躯干和四肢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例如顽固性腰腿痛或下背痛(CBLP)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 ,神经根疼痛综合征或者神经根病变引起的继发性FBSS或者椎间盘脱出,椎板切除术后疼痛,多次后背手术,不成功的椎板手术,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对保守治疗或者外科介入难治性椎间盘脱出症,外周神经灼痛,蛛网膜炎或者腰椎黏连性蛛网膜炎,硬膜纤维化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外周血管疾病,复杂性局灶性疼痛综合征,术后轴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症,顽固性心绞痛,下肢缺血性疼痛,臂丛神经撕脱伤,糖尿病足。
问:脊髓电刺激的整个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答:治疗一般分为两阶段,一期手术(体验治疗)和二期手术(长期治疗)。
1 接受评估与设定治疗目标
在接受治疗前,您需要和您的医生共同沟通治疗目标与期望值。
2 一期手术
一个非常微创的小手术,医生将电极置入脊髓硬膜外,在手术中就能让您体验和感觉疼痛控制的效果。
3 体验治疗
回到病房,继续体验脊髓电刺激治疗,可以在医生设置的安全范围内自我调节刺激强度,充分感受和适应,以判定治疗效果。
4 二期手术
将长期使用的神经刺激器系统埋入体内。
5 出院
将患者控制器带回家,就可以自己控制症状了。但需要遵守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注意事项哦。
6 定期随访
每半年或一年需要回医院随访一次。
赵东升主任擅长:
脑病方面:昏迷促醒、脑外伤、脑干出血、脑肿瘤、脑积水、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脊髓疾病方面:脊髓损伤瘫痪、脊髓肿瘤、顽固性疼痛,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寰枕畸形(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拴系
周围神经损伤方面:腓总神经损伤、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面瘫、偏头痛、枕大神经痛等
西安市红会医院 神经外科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门诊三楼310室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