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听听红树林的声音! 精选

已有 7144 次阅读 2020-6-10 11:17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68日是第12世界海洋日和第13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为什么会聚焦红树林?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据光明日报报道:世界范围内红树林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按照该消失速度,在未来一百年的时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将消失,保护红树林已经迫在眉睫。那么红树林是由那些物种构成的,它的繁殖方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红树林被称为海洋卫士?

QQ截图20200610110801.jpg

“顶着蓝天,吹着海风,看着平静的洋面,要不要,带你去红树林”、“要不要,带你去红树林,去听听海,看看风,让翩飞的鸟儿,记下你的歌声”,这是当代诗人迎东子创作的《红树林》的部分诗句,诗歌描绘了红树林的优美风景与美好的爱情。每当读到这首诗都会很向往红树林,想看看红树林那迷人的风景。


红树林并不是所谓的单一树种“红树”构成,而是以红树科的红树属、木揽属及角果木属等为主体,以及使君子科的锥果木、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楝科的木果楝属等种类构成的。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根据生活型也可将红树林植物分为真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31。本人真正认识“红树”是在工作以后,由于工作关系多次来到海南,也多次到东寨港和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近距离仔细了解了该类植物,海南红树林植物丰富,有79种,占到了全球红树林植物总数的92%1


先来了解下“红树”,红树科全球约有16属,其中以红树属为模式属,分布全世界的热带地区。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红树属植物为乔木或灌木,有支柱根,叶革质,交互对生,中脉直伸出顶端成一尖头;托叶披针形,稍带红色;花两性,2至多朵排列成1-3回聚伞花序,总花梗生于当年生叶腋或已落叶的叶腋;花瓣4,全缘,早落,生于花盘基部;雄蕊8-12,无花丝或花丝极短,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2颗胚珠。种子1颗,很少2-3颗,无胚乳,于果实未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突出果外成一长棒状。

红树林植物最突出特征是根系异常发达,发育有大量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或稍上位置的四周长出,形成异常结实的支架,即使大风大浪也不会将其“摧倒”,故红树林具有“海岸卫士”之称号。初次见到红树林的朋友或许会问,这类植物的叶片和花瓣以及树皮等都不是红色,为什么还叫做红树林?具有《国土绿化》杂志发表的文章报道,该类植物受到海水的周期性浸淹,致使其树皮含有丰富的单宁酸,若树皮受到损伤,则单宁酸遇到空气就会迅速发生氧化,使树干呈红色,故称为红树林2


红树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胎生”,植物胎生是指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在母体上直接萌发的现象。红树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胎生被认为是红树植物对耐受高盐、高温、淹水缺氧和海浪冲击等复杂环境的重要适应方式3。胚胎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繁殖体从母树掉落后就地生长或随海水飘到异地3。盐离子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植物胚轴中有所不同,比如在秋茄树和木榄等随着胚轴的成熟,胚轴中盐分含量明显低于母树果皮和叶片,故有学者认为红树胚胎通过与母体长期接触进行抗盐锻炼4;还有学者发现在另外一些胎生植物中,胚轴中的最终盐分含量母树生境的离子浓度一致5红树繁殖体落下后可很快形成侧根,通过和外界进行离子交换而达到例子平衡以便快速适应盐度变化。红树胎生适应环境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海南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策略,热带生物学报,2016, 7: 477-483

红树林都是绿色的,为什么叫做红树林国土绿化,2018, 2: 55

红树植物胎生现象研究进展,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 (12): 13281343

红树胚轴和叶片生长发育的元素动态海洋学报, 199719, 96103

5 Mangroves: Obligate or facultative halophytes? A review. Trees, 25, 953-96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37251.html

上一篇:20200610——黄铃杜鹃(Rhododendron xanthocodon Hutch.)
下一篇:20200611——邹皮杜鹃(Rhododendron wiltonii Hemsl. et Wils.)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16 郑永军 杨卫东 杨正瓴 郭奕棣 汪育才 王安良 黄永义 马德义 黄育和 李学宽 杨金波 康建 苏德辰 李庆祥 王启云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