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鸢尾”花开蝴蝶来,话说常见鸢尾科植物! 精选

已有 13312 次阅读 2018-5-15 21:18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鸢尾”花开蝴蝶来,话说常见鸢尾科植物!进入四月份,院子周边种植的几种鸢尾属的植物开花了,其硕大花朵迎风摆动,似翩翩飞舞的蝴蝶在花丛中跳舞,吸引了众多邻居过来欣赏,很多朋友感觉它们的性状均和蝴蝶有些类似,故均称之为蝴蝶,或者干脆都称之为鸢尾,从植物学上讲,这是不准确的。据中国植物志描述,鸢尾科植物在我国有1171种,但主要是鸢尾属植物,比如鸢尾、蝴蝶花、巴西鸢尾、德国鸢尾以及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通常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叶多基生,少为互生,条形、剑形或为丝状,基部成鞘状;多数种类只有花茎,花两性,辐射对称,少为左右对称,单生、数朵簇生或多花排列成总状、穗状、聚伞及圆锥花序;花被裂片6,两轮排列,内轮裂片与外轮裂片同形等大或不等大,花被管通常为丝状或喇叭形。


鸢尾科植物花大、鲜艳、花型奇特,如鸢尾的花的主要色彩为蓝紫色,素有“蓝色妖姬”的美誉,深受人们喜爱;唐菖蒲,其花色十分丰富,有红、黄色、紫、白色、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等多种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切花使用;在比如黄菖蒲,可以挺水栽培,是著名的水生花卉,我们经常可以在公园的湿地或池塘周边见到它的身影。鸢尾科植物除观赏之外,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鸢尾的根状茎和唐菖蒲的球茎等均是民间常用中草药,据中国植物志描述,射干的根状茎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本博文对几种常见的鸢尾科植物进行了特征描述,希望对朋友们和同学们在区分这些植物有所帮助(以下植物特征比较描述参考中国植物志)。


鸢尾(Iristectorum Maxim.):叶基生,宽剑形,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蓝紫色,花被管细长,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圆形或宽卵形,顶端微凹,爪部狭楔形,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成不整齐的繸状裂,内花被裂片椭圆形,花盛开时向外平展,爪部突然变细。


蝴蝶花(IIrisjaponica Thunb.):花茎直立,顶生稀疏总状聚伞花序,苞片叶状,3-5枚,宽披针形或卵圆形,其中包含有2-4朵花,花淡蓝色或蓝紫色,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椭圆形,内花被裂片椭圆形或狭倒卵形。


巴西鸢尾(Neomarica gracilis):叶革质,深绿色;花茎扁平似叶状,但中肋较明显突出,花从花茎顶端鞘状苞片内开出,花有6瓣,3瓣外翻的白色苞片,基部有红褐色斑块,另3瓣直立内卷,为蓝紫色并有白色线条。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叶直立或略弯曲,淡绿色、灰绿色或深绿色,常具白粉,剑形;苞片3枚,内包含有1-2朵花,花大,花色多为淡紫色、蓝紫色、深紫色或白色;花被管喇叭形,外花被裂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下垂,爪部狭楔形,内花被裂片倒卵形或圆形,顶端向内拱曲,爪部狭楔形。


玉蝉花(Irisensata Thunb.):叶条形,两面中脉明显;花茎圆柱形,有1-3枚茎生叶;苞片3枚内包含有2朵花;花深紫色,外花被裂片倒卵形,爪部细长,中央下陷呈沟状,中脉上有黄色斑纹,内花被裂片小,直立,狭披针形或宽条形。


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基生叶宽剑形,顶端渐尖,中脉较明显;花茎有明显纵棱,茎生叶比基生叶短而窄;苞片3-4枚,膜质披针形;花黄色,外花被裂片卵圆形或倒卵形,爪部狭楔形,中央下陷呈沟状,有黑褐色的条纹,内花被裂片较小,倒披针形,直立。


唐菖蒲(Vaniot Houtt):叶基生或在花茎基部互生,剑形,嵌迭状排成2列,有数条纵脉及1条明显而突出的中脉;花茎直立,蝎尾状单歧聚伞花序,花在苞内单生,两侧对称,花被管基部弯曲,花被裂片62轮排列,上面3片略大,最上面的1片内花被裂片特别宽大,弯曲成盔状。


雄黄兰(Crocosmia crocosmiflora):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花茎常2-4分枝,由多花组成疏散的穗状花序;花两侧对称,橙黄色,花被裂片62轮排列,披针形或倒卵形,内轮较外轮的花被裂片略宽而长,外轮花被裂片顶端略尖。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Redouté):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顶端渐尖,无中脉;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钝圆或微凹,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114154.html

上一篇:三维生物力可以定量测量了!
下一篇:20180516——白英(Solanum lyratumThunb.)
收藏 IP: 211.67.31.*| 热度|

7 王从彦 杨正瓴 李学宽 汪育才 何宏 朱晓刚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