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打算更换工作单位,盘点了一下以前的工作经历。自从2007年参加工作,距今已经13年了。我在南瑞工作也已经10年了,真的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也确实该总结一下。
我从南理工本科毕业后,进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工作,被分配到了500kV当涂变从事变电运行值班工作。这个变电站当时处于严重缺编状态,虽然我是新员工,却承担了部分副职甚至主值的工作,确实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也影响了后面整个职业生涯。
我刚到的时候,500kV当涂变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变电站,220kV部分还没有投运,500kV间隔也没有投运完(当然,现在的当涂变已经是极端重要的枢纽变电站了,规模在整个华东电网也属于最前列)。因此,基建工作、运行工作交织在一起,在送变电的师傅那里也学到了很多的设备知识,他们确实非常厉害。
在变电站值班的经验,是很多业内的同事,特别是南瑞做二次设备的同事所缺乏的。下面举几个例吧。
2008年初发生了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我们变电站也不例外,我记得积雪到了自己膝盖的位置,但这不是重点。有一次,我没有当班,同事在进行倒闸操作。拉开500kV断路器后,两侧的电位差击穿了断路器上的积雪。声音大到了不可描述的地步,主控室的同事第一反应以为附近飞机坠落了。在现场的两位同事转身拔腿就跑,后来雪化后,在地上还可发现当时遗留的硬币。好在站长临危不惧,紧急把断路器重新合上,问题就立刻解决了。后来我听了当时的录音,真的不想听第二遍。如果我当时值班,我肯定会在现场,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后来500kV主变投运,我本科时候的毕业论文恰好是变压器励磁涌流研究,正好可以学以致用。500kV主变投运的繁杂的流程就不说了,连续操作两天两夜。最后投上的时候,由于励磁涌流产生的振动,估计几公里之外都可听到,很沉闷,持续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当时有人录音,是可以分析频谱出来的。
后来遇到了低频振荡,这个课题无数的博士生、硕士生都在做,但是在现场亲身经历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警铃大作,光字牌闪烁,功率摆动。我们作为值班员其实毫无办法,但是,低频振荡突然的又消失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个人风险最大的事情是,在某个雷暴天气,电闪雷鸣的时候,我穿上雨衣,穿上绝缘靴,独自去巡视设备。虽然有避雷器,但是如果被闪电击中,还是有可能有泄漏电流引起跨步电压的。
变电站站长的经验非常丰富,他可以从设备的声音中判断出某个互感器存在问题,影响调度系统主站的数据准确性。他夜间巡视,可以从电晕中看到潜在的隐患点,当然,我当时什么都看不出来。这样的优秀专家,真的比有些只会写PPT的人要强太多了。
变电站值班,虽然岗位平凡,但是责任重大,而且我们当时都实实在在的研究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当时我们也参加了一些信息化系统的培训,觉得这些系统都由计算机专业的人设计,缺少与实际业务的结合,实用性很差。后来我在南瑞,开发系统,实用性、能发挥真实的作用、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永远摆在第一位。
后来我去南理工读了全日制硕士,毕业后,到南瑞公司工作,那时候是2010年。南瑞是中国最大的电力自动化设备企业。非常感谢南瑞的平台和机会,可以为全国的用户服务,接触大量的现场,积累许多的行业经验。
2011年,我被当时的部门经理安排去开发网络备自投系统。这个系统在变电站故障失电后,可以自动的遥控开关,把备用电源从远方转供过来,加快调度员故障恢复速度。这个系统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确实是首次从调度自动化系统去自动遥控110kV开关,比AVC、AGC这样的闭环系统风险还大。因此,真正实现主业务的代码也许只有5%,剩下95%的代码,都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各种交叉校核等。写代码不仅要考虑通常的情况,还要考虑现场设备误动、拒动、SCADA数据错误等各种小概率事件。开发这个系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明白了工业级的无bug系统,和所谓的“高质量编程、高质量软件”根本不是同级别的东西。开发耗时非常长,但是当时的部门经理龚成明非常支持我,还来现场亲自指导我编程。
到了2011年底,为了验收并投运网络备自投系统,用户在现场进行了闭环测试。测试时,把4个变电站与调度主站的联系解除,在4个变电站分别安装测试装置,通过GPS信号保证4个变电站的同步。
主持测试的是广东中山局的大牛“号哥”,测试前真的万分紧张,他面前摆着4部电话,用来下发测试指令,我就在他旁边。快要到测试时,他下达倒计时,“10,9,8,7”直到“2,1,0”。那氛围真的很像火箭发射前的场景,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好在我设计、开发的系统终于按照预想的情况,开始下发遥控指令,悬着的心才落地。等到测试结束,已经是凌晨2点了,外面依旧路灯通明。当时就想到了那句标语“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用电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插上插座就可以了,但背后是很多电力职工,还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
主要为了研发网络备自投系统,我在2011年的出差时间长达290多天,绝大多数功能都在现场开发完成。不知道同行是否有类似的感受,那就是,我开发出的真正出彩的成果,都是与客户并肩战斗、共同努力完成的,而且是在一线的现场完成的。后来,远离现场,从工程人员那里拿需求,坐在后方的办公室里面开发,虽然有超多的、甚至完美的管理流程,有详尽的版本管理、缺陷管理、测试管理,等等,却很难开发出让用户喝彩的产品了。
我开发的网络备自投系统从2012年投运至今,再也没有修改,就在那里不断的运行,不知道有百分之多少的软件可以做到这点。2018年9月,“山竹”台风袭击广东中山,我开发的备自投系统正确动作,避免了某个变电站全站失压,保住1万千瓦用电负荷,共计13684户用户的供电。2019年,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之前获得了南方电网公司的专利奖三等奖)。
2013年,我到国网华北分部执行科技项目,当时项目的初衷是参数辨识,后来这项成果也拿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专利奖三等奖。但是用户专责跟我说,状态估计的调试很难,花了很多人力投入在这上面,很多现象都转瞬即逝,想复现都没办法。为此,我脱离了原先的工作任务,专心为用户开发提高状态估计调试效率的工具。我把这个工具命名为“selog”,也就是状态估计日志的缩写,不少同事看到这个都印象深刻。selog不光是一个日志系统,还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分析状态估计异常的原因,原理当然极其简单,写论文都不太够。
selog刚投运,就解决了一个问题,华北状态估计在某天夜里突然出现异常发散,可是当时运维人员没有上班,如果没有我这个工具,找原因就太难了。通过selog就可发现,当时内蒙电网与华北电网的通信链路出现异常,大范围数据不刷新。因此,selog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从不断的监盘中解脱出来,可以事后分析。用户专责兴奋的对我说“德虎出品,必属精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用户的认可,那就是工程技术人员最大的成就感了。
后来,我把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理论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我不敢说自己技术多高,但是我已经走在了一条大家都不愿意走的道路上了,希望以后做出真正的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简单,但是大家以前未关注的基础技术问题。我的博客就是这么来的。
卢强院士说,做科研需要“顶天立地”,既要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理论问题,理论研究的结果还需要转换为生产力,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工程技术人员,“顶天立地”可能要求太高,但是“顶天”、“立地”至少要占一样,要么能解决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要么能做出实用性的产品。工程技术人员最忌讳浮在半空中,通过制作精美的PPT、编制庞大的报告来混日子,头不顶天,脚不挨地。希望自己在新的工作单位,不忘初心,为解决电力行业真实问题而努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