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十几年的报考下来,一些经验性总结的规律,供大家参考参考:
无知律:99%的家长及绝大多数高中老师对志愿对象学校和专业无知,对志愿的历史录取经验和教训无知。作为曾经的受害者,我本人每年屡次见到学校老师篡改本人指导志愿导致学生去较差学校和专业的,还恬不知耻美其名曰:保险。
大小年律(供需周期律):除“清北华五人国”九所顶尖大学外,几乎所有学校均存在招生大小年现象,这现象本质来自于人性的贪婪和对确定性的渴求,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家长问:去年这学校取分高,为什么选这个学校?
本人答:因为家长看到前年取分超低,一股脑地去年报,今年你们看到去年取分高,一股脑地不敢报。
半径作用律:除知名的高教资源城市(天南海北西武)外,离生源地越远,同一档次的学校取分越低(例如:东北的学校在西南地区取分低,西南的学校在东北地区取分低)。我给山东学生报志愿,西北、特别新疆的学校相对山东在分数上低一个档次学校、甚至云贵川的同档次学校分数都低得多。
套利律:地方保护主义及人为定批次存在低分套利空间。以江苏旧高考为例:安徽财经大学比南京财经大学低一个批次,但实力和口碑刚好反过来,新高考下则同一批次消除了这个差异。早些年的云南的地方师范学院一本专业而外省优质本科学校全校二本,例如桂电、桂理在之前均为二本…此类案例数不胜数。但就现在来说,高考招生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学校和分数倒置的情况。此外,在一本、二本批同时进行录取的学校,如果转专业门槛低的话,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低分可套利的好选择:一是转一本专业,二即便不转专业社会上并不计较是不是一本二本。一本二本只是人为的录取批次设定。
层差律:学校优先的平行志愿间采取6-8分的分差分档(总分750),或者志愿区间取排位往前10%-15%到排位往后30%-40%进行均分由高向低填报,采取“冲-稳-保-垫”最不浪费分数,性价比最高。
口碑律:录取分数和口碑是对学校最好的认可,“清北华五人国,航济开师,中华武,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两语一法,中坚九校”才是人民群众和社会认可的口碑,不要吹捧大学排行版,学校实力大而全跟学生没任何关系,学生只读一个专业。真要看,请参看教育部第四次、第五次学科评估的专业评估部分(冷门专业也不用看,例如:哲学和你没关系,除非上人大清华等可无视专业差别的学校)和麦可思薪资调查(绝大部分学生要食人间烟火,你说我低俗没关系)或者参看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学校专业不是B+(参评学校的前20%)的专业算不上实力强。
跟风律: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鼓吹什么,什么专业就会大热。贬低什么,什么专业就会大冷。2021年鼓吹芯片,结果电子信息类专业猛涨。2022年,经济一片哀鸿片野,2023年财经类分数直接被干下30-40分。同理一个疫情,2020年武汉学校差不多平均降了10-15分,2022年上海也没好到那里去,同样步武汉后尘,降分有过之而无不及。2023年的张雪峰言论直接干掉了往年高不可攀的新闻学专业…诸如此类等等。不跟风,往往就能守正出奇。
(注:本文同时发布于本人微信公众号:张口说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