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学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tcerzhang

博文

十六年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总结

已有 476 次阅读 2024-5-29 14:57 |个人分类:高考志愿|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注:发表于本人公众号张言胡语   微信号:SorosMunger

 

201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十二年高考志愿填报的经验及总结》,如今已经过来了五年,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故而根据这几年的变化合并了19年的文章,再进行一番经验总结

 

一、高考志愿报考的基本假设

1.     无知律:99%的家长及绝大多数高中老师对志愿对象学校无知,对高考志愿的历史录取经验和教训无知。甚至一些网红人物不断哗众取宠,罔顾各个省高考录取的模式和规则的天差地别,拿考研的标准和导向来引导考生和家长,造成大量考生冲热点专业、热点学校,拉高录取线,导致被滑档和被调剂的惨痛局面。

2.     大小年律(供需周期律):除清北华五人国九所顶尖大学外,几乎所有学校均存在招生大小年现象,这现象本质来自于人性的贪婪和对确定性的渴求,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3.     半径作用律:除知名的高教资源城市(天J/J/S/J/西AN/H)外,离生源地越远,同一档次的学校取分(排位)越低(例如东北的学校在西南取分低,西南的学校在东北取分低)。

4.     套利律:地方保护主义及人为定批次存在低分套利空间(以江苏2020年前旧高考为例:安徽财经大学比南京财经大学低一个批次,但实力和口碑刚好反过来,云南的地方师范学院一本而外省优质本科学校二本【比如说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此类案例数不胜数)。还有一些一二本兼招学校,存在着可以套利的空间。但随着高考改革推进,本科合并为一批招生,这种套利空间将不再存在。

5.     层差律:平行志愿学校间按分差(排位差)分档报志愿,采取---最不浪费分数(排位),性价比最高;

6.     口碑律:录取分数和口碑是对学校最好的认可,清北华五人国,航济开师,中华武,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两语一法,中坚九校才是人民群众和社会认可的口碑,千万不要看各种大学排行版,学校实力大而全跟学生没任何关系,学生只读一个专业,顶多拿个双学士学位。真要看,请参看教育部第四、五次学科评估的专业评估部分,也可以参考着看下软科教育的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当然,特别冷门专业也不用看,例如:哲学和你没关系,除非上人大、清华等可无视专业差别的学校)和麦可思薪资调查(绝大部分学生要食人间烟火,你说我低俗没关系)。

 

二、高分者如何报高考志愿(报考准备)

1.    个人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那么个人专长是最好的老师。

2.    牢记名校分数排位,对于十分优秀的考生来说,名校的排位一般是:

3.    A.     清北华五人国

注:不含农学院,学校所在地域因素对分数有影响:

一档:清华、北大

二档:复旦、交大、科院大(亦称国科大,不是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三档:浙大(非农)、中国科大、人民大学、南京大学

B.     航济开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

C.     中坚九校

其中,中华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发展势头相对猛)

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D.     两师一邮

师范、医学这几年见风狂涨,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日益严酷,师范、医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铁饭碗。而且,北师大早不是师范院校(实力口碑可列航济开一档),地域因素好。同理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E.     两电一邮

两电区位不太好,一邮受累于只是211,但地域好。赶上这几年工科为王,电类称皇的年代,考分也是飙涨。超越了一众985院校。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F.     两财一贸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

注解:财经类在2020年后走向没落,先前上海财经大学录取分数曾一度直戳上海交通大学的屁股。经过三年的洗礼,下降了差不多40余分。以云南省的江西财经大学为例,2020年财经类专业一度需要近600分(达到部分211录取分数),2023550多分即可进入财经类学习。

G.     两语一法

注解:行业龙头+地域好

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两语一法是好学校,地方也好。不期两语学校碰上网红蹭流量,分数迅速跌落,而一法继续维持稳定。

以上这些才是全国、全社会认可口碑一流,高考分数高的学校。此外,行业认可的有建筑老八校、建筑新四军、机械四小龙等,但是由于遇到了房地产泡沫的戳破,于是连建筑类最好的985东南大学也不得不接受调剂生源的命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考生选取专业时不要太在意现在,要在意自己内心想法、要着眼于将来。

 

三、如何报高考志愿(报考规律)

关键词:分数排位、前年排位,前年最低分排位,招考人数

1)专业选取:孩子兴趣爱好优先,学校强势专业优先

2  一本志愿档次基本根据学校实力+热门专业+地域三因素决定的。现在猫狗渣校都想往一本院校挤,因此判断的最好方法就是看近十年的高考分数排行版,同时关注社会风头变化(例如2019年贸易战导致两电一邮关注度上升,分数也水涨船高。2020年武汉、2022年上海高校取分骤降…2022年房地产跌落,2023年土木建筑类专业满地哀嚎)。对所报学校不是很清楚的最好查一下学校祖宗十八代和更名历史,高分学生要防止落入被校名迷惑的境地,避开多非院校(非985211,非88所重点,非行业口碑高校,非双一流等);

3   大小年现象一直存在,除清北华五人国外,结合去年的录取情况,尽量参考前年分数及排位情况(重点是排位);若论参考意义:平均分排位>最低分排位>最高分排位;但是考虑到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基本是最低分排位,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来进行选取。一般做法是+10%~-50%-60%)比较合适。比如考生现在排名是10000名,那么选择学校专业时尽量选择前三到四年最低分排位在9000-16000名的学校,由高排位到低排位依次拉开排位差进行选取;

4   地域现象突出,江浙沪,北上广同档学校要多预留20-30分,北京地域优势>上海地域优势>江浙>华北、华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当然如果看排位不必考虑这条

5平行志愿间做好分数差(排位差),一般省份10-15分较适宜,同一学校,专业分数变动很大,只要服从专业调剂即可不必担心;

6志愿填报按照——————的原则,建议如果是每批10个志愿,冲1-2个,3-43-42-3。如果24个志愿,冲4-6个学校,8-148-143-4基本上控制在冲的志愿数目比例15%-20%,稳的数目比例30%-40%,保的数目比例30%-40%,垫的比例10%-20%.

7  分数只过省提档线15分到20分以内的,无视(7)的原则,取————即可;

8   教育部的第四、五轮学科评估是参看学科实力的最好材料,此外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博硕点有无也是判断专业实力的参考依据;还有专业实力可以查询软科的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一般评级B以上的都不差

9   低空过省规定的提档线,农林地矿油保底,低分考生最佳选择,但是一分钱一分货;

10)高考录取模是专业优先模式下的省份,被社会口诛笔伐的专业是低分捡漏的上好选择(大不了进去转专业)。

11  西南、 西北和东北是低分考生想上好学校的选择途径之一,低分过线的同学,如果想上好一点的学校,西南地区的学校、西北地区的学校、东北地区的学校,都可选择,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12   一本刚过线,宁上北上广二本,不上渣渣一本;

13   信息不对称依旧存在,捡漏有机会,例如一校多区的学校有捡漏机会,如哈工(威海),山大(威海),电科(沙河),北交大(威海)。但是作为考生和家长,要了解分校区和本部学位证和毕业证有无差别(记住此处不是独立学院,是分校区、分校区)。分校是独立的办学单位,比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东北大学没隶属关系,学籍、毕业证、学位证是不一样的。而校区是学校的一部分,学籍、毕业证、学位证是本部的,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发的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学籍也是中国人民大学。

14考生性别、学校男女性别、就业机会、学校环境(比如名校兰州大学的榆中校区就是个败笔)、宿舍有无空调热水浴、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事情。

15分数(排位)是第一的生产力和决断力。

 

四、如何报高考志愿(防狼捡漏篇)

1)本科分批次的学校,一本渣校多,高分者避开多非(非985211,非原88所国家重点大学,非行业口碑高校,非双一流);

2)大小年现象尤在,清北华五人外,尽量参考前年分数及排位情况;

解释:因为家长看到去年取分低,会一股脑地今年报,导致今年取分高,然后明年升学的家长会一股脑地不敢报。

同理,家长看到去年取分高,一股脑地今年不敢报,导致今年取分低,然后明年升学的家长看到今年分数低然后一股脑地去报。最后导致明年取分高。

3)地域现象突出,江浙沪,北上广同档学校多预留20-30分,

4)低空过线农林保底,农林地矿油,低分考生最佳选择;

5西南、西北、东北,低分想上好学校的可选择;

6)一本线附近的考生建议宁可上北上广二本,不上某些渣渣一本;

7近期经常改名的是烂校,是烂校,是烂校!刚专转本的是差校!

8)理工类请避开生化环土、中医等专业;文科尽量选择技能性专业,比如会、财管还是能混口饭吃的;

9)非本地医科大、非名牌医科大尽量不要去碰,医院不是企业,想开就开,因此不可能吸纳这么多学生就业。很多医学类专业无法考医师资格的,不要看到有就上去抢,本科要确认至少是五年制,而且发的学位是医学士学位的专业才可以,否则读出来没法做医生。另外,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喊了三十年了,学生还是没出路。

10)捡漏的原则:

A. 改名失败学校:诸如东华(原中国纺织大学,211),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211),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等;

B. 见名知意学校:比如师范类学校,北师大实为综合大学,师范类进教育口不足10%。进行查找时,重点看学生、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一般农林地矿油里可以拣点漏;

C. 88所重点未能续211985者:燕山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等;

D. 疑似老少边穷(实际上不是):合肥工大,西北大学,江西财大、河北工大等;如二本的西藏民族大学,学校实际在陕西咸阳,二本超低分乃至高职线捡漏的楷模;

E. 在当地不出名的大学:比如东南大学(985),天津大学(985)在云南鲜有人知,但实力异常强大。 

 

五、征集志愿的填报

    1.一般而言,各省招一般是1.11的比例划线,加之每个学校有5%的机动名额,也就是说5%左右的学生会滑入下一档;

    2.征集志愿碰到降分提档的情况,这时候,低于划线10-20分甚至30分之内的学生机会就来了,特别是那些差一二十分到本科线原本只能上高职大专的学生,现在有机会上本科了,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

    3.“离家近,名额多,学费低是征集志愿学生和家长的热门选择。故而,若要低分逆袭,就必须:以距离换分数,以学费换分数。尽量选择离家远,学费贵(承受范围之内)名额少的学校和专业。

    4.因为征集志愿有些学校招办要打电话确认,所以会出现再次征集情况。但越往后的征集分数越高,绝大部分学校(95%)是这种规律。所以第一次征集就必须遵从第3点的规则,除非你是一本二本高分滑档,那当我没说。

 

六、附注:专业选取(针对没有想法和穷学生,尊重学生想法第一)

1.     远离农林地矿专业(毕业生薪酬,工作条件,供需比,社会地位....);

2.     重点放在工科专业上,能进电类进电类,尽量找朝阳行业对应的工科专业学习;

3.     重点放在技能性专业上,如果不想深造的话,掌握技能后社会给你足够的饭碗;

     4.   高分学生远离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当然捡漏东北、西南、西北名校也是可以的。低分学生适合捡漏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同一水平的学校和中部、东部的学校录取分数差距20-30分,这还不香嘛?!;

     5.  先选城市,优先北、上、深、杭(光是实习机会就是没法比较的),再选学校,后看专业;

     6.  能上文理齐备的综合院校的,尽量上综合院校(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其次考虑理工,科技之类的偏科院校;

     7.  家庭条件差——穷学理工(建议计算机,自动化,核能,康养医学等),家庭条件极优——富读经管(会计、投资、金融等);

    8. 不要上学校新开的专业,除非学校是名校。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难听一点,学校有几个老师做过项目的?简直误人子弟,不如老老实实学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软件工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4700-1436095.html

上一篇:老张谈高考志愿系列(011):各种咨询问题解答(3)
收藏 IP: 139.227.86.*|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