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jvz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jvzi

博文

来MRC LMB工作的感受

已有 5076 次阅读 2016-11-26 19:11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分子生物学, 剑桥, LMB

2016年9月27日凌晨,从北京坐阿斯塔纳航班,经阿斯塔纳转机,在伦敦的9月27日的下午来到了伦敦的希斯罗机场。从希斯罗机场坐长途巴士,当晚就到了剑桥。MRC-LMB的人事处,为我们预定了临时住处。从临时住处,我们搬到了柯瑞辛屯。10月3日,正式到LMB报到上班,转瞬之间,来到剑桥的MRC-LMB工作,已经两个月了。工作日,每天八点半到八点四十骑车赶到实验室,晚上六点半到八点,从实验室骑车赶回家。周末偶尔去实验室,一般就是到市中心转转。两个月不长不短,感觉对剑桥这个地方和MRC-LMB已经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剑桥很小,规模大概相当于国内的县城。市中心集中了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和一些商场与公园,四周大多都是民宅。民宅多为两层的小楼,一栋楼两户人家。小楼临街的一面是一个很小的庭院,大概也就二三十平米,小楼的后面是一个比较狭长的后院,很大。剑桥路边公园与私人庭院里有很多树,大多都很古老,品种也很多。大路小路都是柏油路,大路比较平整,小路和自行车路一般都是修修补补的。路上的车很多,早上的时候,有的地方会堵上几百米。车的种类,大多比较低调,豪车也有,但是不多。汽车尾气也很重,但剑桥没有高楼阻隔,空气流通顺畅,因此汽车尾气也就不会对人形成危害。

早上去上班的时候,经常遇到小学生去上学。大多都是欧洲面孔,但是非洲裔,南亚裔,亚裔的小朋友也经常会看到。路上见到的行人,其肤色的比例,大体上也是与这些小学生类似的。传说LMB实验室里面,就有五六十个民族。不知道剑桥大学里面的民族状况。

初到LMB,人事处会安排一些介绍和培训。在此之后,就可以开始做实验了。LMB的小鼠房很小,养小鼠的一个屋子,大概可以放五十个小鼠笼吧。LMB的转基因小鼠和普通小鼠,主要委托一个在Ares的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也很著名,叫
Babraham Institute)来养殖。如果用小鼠的话需要从那边预定。 这是我做实验的主要麻烦之一,解决办法就是占掉LMB的十来个鼠笼。

LMB分为四个大的方向,结构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蛋白核酸化学研究部。每个部门有个领头人,下面是研究员。每位研究员可以有研究生,也有博士后,但都不会很多,一般都是十人以下的小团队。LMB除了这四个科研部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协助部门。前台,保卫,清洁,人事,这些是必备的。另外就是大型仪器的研发和协助部门,计算机软硬件的负责部门,图形图像处理部门,图书馆以及如同行政官之类的机构,或者负责外事的机构。LMB内部有个邮件平台,就如同国内的微信圈,可以私聊,也可以群聊。主要是互通有无。邮箱也可以作为私人邮箱。

LMB内部是一个大厅,南楼是蛋白核酸化学和细胞生物学部,北楼是结构和神经生物学部。楼之间的连接处,是人事处和茶歇会议区。楼横向看,分为三层。纵向看,也分为三层。内部一层,是细胞培养,四度和负二十度,大型公共仪器等区域;中间一层是实验区,每个做实验的人一个实验台,四个实验台在一个格子里,边台和过道也有很多仪器设备;外边一层是学生的办公区。每个学生一台公用的电脑,本应是自己去申请,我的是前任留下的。苹果电脑都是09年的32位系统,近十年没有更新了。

仪器设备不一定是最新的,但最新的仪器一般都有。一般的试剂有专门的人负责配制。耗材随便取用,有专门的人来补充。购买耗材试剂可以到楼下的商店刷卡,没有的,也可以网上购买。报销手续都有专门的人来做。在这里,只需要关注的事情,就是科学研究。如果有重大成果,会有专门的人协助转化。如果想成立公司,也有专门的人提供咨询。

LMB的学生都非常勤奋。我去的不是最早的,回来的不是最晚的。学习和工作气氛很浓,每天休息的时间很短。这里虽然不是每天都有科研汇报,但平均下来每天一场肯定是有的。我了解到的,这边的博后,数我最差。他们都是从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地方过来的,大多手上都发表过大的文章,甚至发过Cell的也很多。这些人大多比我去的还要早,工作还要勤奋。想想我在国内轻轻松松的生活,比在这边的生活舒适的多。但是来到这边,看到LMB的学生们的工作状态,我又不禁自惭形秽。

我们国内的研究生,只要与LMB的学生一样努力,何愁我们国家的科研不会强盛!当然,国内的大学,一定要为我们的科研人员创造LMB这样的科研环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314-1016947.html

上一篇:思考小概率事件与异常值
下一篇: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收藏 IP: 131.111.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