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心,思想上特立独行、狂放不羁,是爱因斯坦的性格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他的学问观的核心。
他在《自述:识别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一文中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对我们后辈很有启发。
文中,他谈到了他对宗教的认识的演变。他的双亲没有宗教信仰,而他幼时信教,但是这种信仰在他12岁时有改变,他读了一些通俗科学书籍后,很快就发现了《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他说:“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又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的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神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不久我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通过观察和深思,力图揭开大自然之谜,这是爱因斯坦一往无前地走上科学道路的初衷。
接着,他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他回忆道:“外界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意识的瞬息内容是狭隘的,这就引起了每一个人生活的一种原子化。像我这样类型的人,其发展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远远摆脱了短暂的和仅仅作为个人的方面,而转向力求从思想上去把握事物。……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完全自发地对某一经验感到惊奇呢?这种惊奇只是当经验同我们的充分固定的概念世界冲突时才会发生。每当我们尖锐而强烈地经历到这种冲突时,它就会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思维世界。这个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爱因斯坦在这里描绘了他的思想变化的过程:从个人兴趣转向从思想上把握事物;从对实际现象的惊奇,经历思想冲突,到摆脱这种惊奇,赢得思维的胜利。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步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对这一过程以后再进行剖析)。
在关键时刻,他接触了马赫的认识论。他认为,马赫的真正伟大,就在于他的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马赫的思想对他影响极大。
在文中,他回顾了19世纪物理学的状况:“可以说,上一世纪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把经典力学看作全部物理学的甚至是全部自然科学的牢固和最终的基础,而且他们还孜孜不倦地企图把这一时期逐渐取得全面胜利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也建立在力学的基础之上,甚至连麦克斯韦和赫兹,在他们的自觉思考中,也始终坚持力学是物理学的可靠基础;而我们在回顾中可以公道地把他们看成是动摇了力学作为物理学思想的最终基础这一信念的人。是恩斯特•马赫,在他的《力学史》中冲击了这种教条式的信念……。”
然而,即使对他的思想上的引路人——马赫,爱因斯坦仍持有批判态度。他认为马赫“没有正确阐明思想中特别是科学思想中,本质上是构造的和思辨的性质。因此,正是在理论的构造的思辨的特征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的那些地方,他却指责了理论,比如在原子运动论中就是这样。”
因此,可以这么说,尽管马赫怀疑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但他不可能再前进一步。创建相对论的伟业历史地落到了爱因斯坦的肩上。
爱因斯坦接着对牛顿说了如下意味深长的话:“牛顿啊,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的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这些话值得我们反复体会。
从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知识必须持有某种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努力去领悟经验、知识背后的深邃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为了学习爱因斯坦的先进理念,我们不仅要走近爱因斯坦,而且要走进爱因斯坦的内心世界。我一直想这样做,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在门坎上。
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文集》,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
写于2011年5月22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