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len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lend

博文

知识与科学素养

已有 2611 次阅读 2017-3-5 15:35 |个人分类: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方法论, 知识论

在我们的教育和学习中,是已经得到的知识重要,还是得出知识的逻辑思维重要?以我的读书和教学体会来看,我更认同后者。

知识是一些大多数的人认为是正确的,经过排错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永远是正确的呢?在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原以为很正确的知识可能很快落伍,或者不能反映新的方法论要求。因此有些知识,正在我们学习和掌握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已经过时了。

例如:初中物理总是要讲到“动能”和“势能”,那么这是两种什么样的东西呢?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当谈到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时,写道“自然这两个名称的引用是随意的,并且只是为了方便而已P34)”……随意引用的!!!只是方便而已!!!因为这两个概念只是旧机械观的产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相对论所取代了。

再例如课本上介绍电子流动方向时,说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而市面上的科普书籍或杂志,如《无线电》,讲的却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那么哪个是对的?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爱因斯坦在介绍高电势和低电势中电子流向的问题时说道,“……只不过是一个习惯上的规定而已P178)”,

为了让学生弄懂科学基础理论,我们的课本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遇到那些问题而推导出来的?经过了哪些演变?是否存在着问题?我们的课本却并不关注。

事实上获得知识的那些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学本质上就是一个提出假说,推理、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科学素养。

这样,我们的教科书将一些只是作为真理来传授,要求学生必须熟记,却没有告诉学生这一切都是假说!在未来很可能有新的、更好的理论取代它。

直到今天,在期末考试中看着大学生熬夜背着那些明显是错误的知识,我感觉到了学者的痛苦和悲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3836-1037636.html

上一篇:同学,不能这样评论文章!
下一篇:“属加种差法”很难能够界定“科学”
收藏 IP: 112.66.116.*| 热度|

2 马德义 岳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