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for Science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规律,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AI for Science已经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
AlphaFold 2利用深度学习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达到了接近实验水平的准确度,为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DeepMind和谷歌合作开发的AlphaZero和MuZero,通过自我对弈和强化学习,超越了人类和传统算法在国际象棋、围棋和西洋跳棋等游戏中的水平,展示了一种通用的智能探索和决策的方法。
OpenAI的GPT-3和DALL-E等模型,通过大规模的自然语言和图像数据的预训练和微调,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和图像,甚至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符合逻辑的图像,表现出了强大的语义理解和创造能力。
这些例子表明,AI for Science不仅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挖掘出人类难以发现或理解的新规律,推动科学进步。那么,AI for Science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它背后的哲学或者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AI for Science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原理和特点;二是AI for Science所面对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特征和挑战。
AI for Science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神经符号系统等。这些技术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数据驱动。这些技术都是通过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律,而不是依赖于预先设定的规则或假设。这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捕捉细微的信号,发现潜在的联系。
基于分布式表示。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多模态的神经网络来表示数据和知识,而不是使用传统的符号逻辑或数学公式。这使得它们能够表达丰富多样的语义和概念,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实现泛化和迁移。
端到端优化。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定义一个目标函数或奖励信号来指导学习过程,而不是依赖于人为设计的特征或步骤。这使得它们能够自动地调整参数和结构,寻找最优或次优的解决方案,实现自适应和创新。
AI for Science所面对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具有复杂性。自然科学领域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多种尺度的变化,多种状态的转换,多种现象的出现。这些复杂性使得人类难以用简单的规则或公式来描述或预测,也使得传统的计算方法难以有效地模拟或分析。
不确定性。自然科学领域受到多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存在着多种偶然性和随机性,涉及到多种概率和统计。这些不确定性使得人类难以用精确的数值或逻辑来度量或推理,也使得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准确地观测或验证。
创新性。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需要不断地发现新的规律和现象。这些创新性使得人类难以用既有的知识或经验来解决或回答,也使得传统的科学方法难以适应或更新。
我们可以看到,AI for Science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所面对的自然科学领域,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创新性。这些特点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度或互补性,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创新性,而自然科学领域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所需要的数据、问题和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AI for Science发现自然科学新规律的哲学或者底层逻辑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量数据中寻找分布式表示、端到端优化和自我强化的方式,来模拟、理解和创造自然科学中的复杂、不确定和创新的现象。
当然,这并不是说AI for Science就可以完全取代科研工作者或传统科学方法。AI for Science仍然需要人提供数据、定义问题、解释结果、验证真实性等。AI for Science也仍然需要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相结合,借鉴其原理、方法、概念等。AI for Science只是一种新的辅助工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探索途径,它能够帮助我们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更好地推动科学。
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几个:
AI for Science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规律,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AI for Science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所面对的自然科学领域,都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这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度或互补性。
AI for Science发现自然科学新规律的哲学或者底层逻辑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量数据中寻找分布式表示、端到端优化和自我强化的方式,来模拟、理解和创造自然科学中的复杂、不确定和创新的现象。
AI for Science不是要取代人类科学家或传统科学方法,而是要与之相结合,提供一种新的辅助工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探索途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