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y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eye

博文

漫谈印刷制备纳米生物检测芯片及其应用 精选

已有 6288 次阅读 2023-7-28 16: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反映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的物质,如细菌、病毒、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的生物检测技术往往需要复杂的仪器、昂贵的试剂、专业的人员和长时间的操作,难以满足快速、灵敏、简便和低成本的需求。

印刷制备纳米光子结构生物检测芯片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检测技术,它利用绿色印刷技术在基底上制备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纳米光子结构,通过特异性地识别和捕获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实现其无标记、可视化、快速和超灵敏的检测。这种技术不仅结合了纳米光子学、印刷技术和生物传感等多个学科的优势,而且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等特点,为生物检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印刷制备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能带调控规律和机制、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超灵敏快速生物检测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印刷制备纳米芯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纳米光子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纳米光子结构是指具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排列的纳米尺度(1-100 nm)的结构单元(如金属或介电体颗粒)组成的人工结构,它们可以对入射光产生特殊的反射、透射或散射效应,形成不同颜色或模式。根据结构单元的排列方式,纳米光子结构可以分为一维(1D)、二维(2D)和三维(3D)三种类型。例如,1D纳米光子结构包括布拉格反射镜、微环谐振器等;2D纳米光子结构包括金属或介电体纳米阵列、表面等离激元晶体等;3D纳米光子结构包括光子晶体、超材料等。

纳米光子结构的光学性质和应用

纳米光子结构具有丰富多样的光学性质,如色散、吸收、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调节结构单元的种类、尺寸、形状、组装方式等因素进行调控。由于纳米光子结构可以实现对入射光场的有效操控,它们在信息处理、显示技术、能源转换、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纳米光子结构的色散效应,可以实现光谱编码、光学加密等功能;利用纳米光子结构的散射效应,可以实现结构色、荧光增强等功能;利用纳米光子结构的干涉效应,可以实现全息成像、相位调制等功能;利用纳米光子结构的衍射效应,可以实现超分辨率成像、光学隐形等功能;利用纳米光子结构的偏振效应,可以实现偏振分析、偏振控制等功能。

印刷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印刷技术是一种将墨水从印版转移到基底上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大面积、高通量、低成本的图案化制备。印刷技术根据印版与基底之间的接触方式,可以分为接触式印刷和非接触式印刷两种类型。接触式印刷包括胶印、凹印、凸印、丝网印刷等;非接触式印刷包括喷墨打印、激光打印、电喷打印等。印刷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 绿色环保:印刷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墨水沉积,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污染;

  • 灵活多样:印刷技术可以在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基底上进行图案化制备,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 可扩展性强:印刷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高通量的图案化制备,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 成本低廉:印刷技术可以使用廉价的设备和材料,降低制备成本。

印刷制备纳米光子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利用印刷技术制备纳米光子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墨水制备:选择合适的纳米颗粒作为墨水的组成成分,如金属或介电体颗粒,并添加适量的分散剂、稳定剂、粘合剂等辅助成分,调节墨水的粘度、表面张力、pH值等物理化学性质,使其适合于所选用的印刷方式;

  • 印版制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印版,如金属或聚合物薄膜,并在其表面形成所需的图案,如点阵或线阵,以控制墨水的沉积位置和数量;

  • 印刷过程:将墨水从印版转移到基底上,形成所需的图案,如一维或二维纳米光子结构,并控制印刷参数,如压力、速度、温度等,以保证图案的质量和均匀性;

  • 后处理过程:对印刷后的图案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烘干、固化、功能化等,以提高图案的稳定性和性能。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能带调控规律和机制                               


能带调控的概念和重要性

能带调控是指通过改变纳米光子结构的参数,如结构单元的种类、尺寸、形状、组装方式等,来调节其光学能带的特征,如能带宽度、能隙位置、能隙大小等。能带调控对于实现纳米光子结构的光学性质的调节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调节反射或透射光的颜色、强度、方向等。

纳米基元的种类、尺寸、组装方式对光学性质的调控规律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中的纳米基元是影响其光学性质的关键因素,不同种类、尺寸和组装方式的纳米基元会导致不同的光学效应,如散射、干涉、衍射等。一般来说,以下规律可以指导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的能带调控:

  • 纳米基元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纳米基元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这会影响其与入射光的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式。例如,金属纳米基元可以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产生强烈的散射和吸收效应;介电体纳米基元可以形成多重散射和干涉效应,产生丰富多彩的结构色。

  • 纳米基元的尺寸:纳米基元的尺寸决定了其与入射光的波长比例关系,这会影响其激发的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模式和强度。例如,当纳米基元的尺寸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只有电偶极子共振模式被激发;当纳米基元的尺寸接近或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时,高阶多极子共振模式如电四极子、磁偶极子等也会被激发,产生更复杂和更强烈的散射效应。

  • 纳米基元的组装方式:纳米基元的组装方式决定了其在空间上的排列规律和周期性,这会影响其形成的光学能带结构和特征。例如,当纳米基元以一维或二维方式周期性地排列时,可以形成布拉格反射或衍射效应,产生离散的反射或透射峰;当纳米基元以三维方式周期性地排列时,可以形成完全光子带隙,产生完全反射或透明现象。

结构超材料的结构调控阈值和特殊效应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是指具有超越自然界材料所能达到的特殊光学性质和功能的人工结构,它们通常由亚波长或亚微米级别的结构单元组成,并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和空间排列。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可以实现对入射光场的异常操控,如负折射、隐形、超透镜等。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的结构调控阈值和特殊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结构调控阈值: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和功能往往需要满足一定的结构调控阈值,如结构单元的尺寸、形状、排列周期等,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利用所需的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模式。例如,要实现负折射效应,需要使结构单元的尺寸小于入射光的波长,并使其排列周期满足布拉格条件;要实现隐形效应,需要使结构单元的形状具有旋转对称性,并使其排列周期与入射光的波长相当。

  • 特殊效应: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和功能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效应,如吸收损耗、色散、视角依赖等,这些效应会影响其实际应用的性能和效率。例如,金属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由于金属的欧姆损耗,会产生较大的吸收损耗,降低其透射或反射效率;介电体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由于结构单元的色散,会导致其光学性质随着入射光的波长变化而变化,限制其工作波段;任何类型的纳米光子结构超材料由于结构单元的有限尺寸,都会存在视角依赖性,即其光学性质随着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影响其稳定性和一致性。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超灵敏快速生物检测应用                        


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行为与被识别生物标志物的相互作用机制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超灵敏快速生物检测应用是基于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行为与被识别生物标志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实现的。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是指纳米光子结构中的纳米基元在入射光的激发下,产生不同阶数的电磁振荡模式,如电偶极子、电四极子、磁偶极子等,这些模式会导致强烈的散射和局域化的光场增强效应。当被识别的生物标志物与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上的特异性识别分子(如抗体、DNA探针等)发生结合时,会改变纳米光子结构的局部折射率和吸收系数,从而影响其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模式和强度,导致散射光信号的变化。通过检测散射光信号的变化,可以实现对生物标志物的无标记、可视化、快速和超灵敏的检测。

实现病毒颗粒及生物大分子等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生物标志物,如病毒颗粒、蛋白质、核酸等,的无标记、高灵敏、可视化快速检测。具体方法和结果如下:

  • 病毒颗粒:利用印刷制备的金属纳米阵列芯片,通过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等病毒颗粒的无标记、高灵敏、可视化快速检测。通过在金属纳米阵列表面偶联特异性抗体,可以捕获待检测样本中的病毒颗粒,并通过散射光信号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小于30 min)、检测灵敏度高(达到10^3 pfu/mL)、检测范围广(可同时检测多种病毒)等优点。

  • 蛋白质:利用印刷制备的介电体纳米阵列芯片,通过多重散射和干涉效应,实现对癌症相关蛋白质(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生物大分子的无标记、高灵敏、可视化快速检测。通过在介电体纳米阵列表面偶联特异性抗体,可以捕获待检测样本中的蛋白质,并通过反射光信号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小于15 min)、检测灵敏度高(达到1 pg/mL)、检测范围广(可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等优点。

  • 核酸:利用印刷制备的介电体光子晶体芯片,通过完全光子带隙效应,实现对基因突变(如BRCA1基因突变)等核酸的无标记、高灵敏、可视化快速检测。通过在介电体光子晶体表面偶联特异性DNA探针,可以捕获待检测样本中的目标DNA,并通过透射光信号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小于10 min)、检测灵敏度高(达到1 nM)、检测范围广(可同时检测多种核酸)等优点。

在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前景

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由于其无标记、高灵敏、可视化快速检测的特点,以及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优势,在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案例和前景。例如:

  • 医疗诊断: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可以实现对各种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病毒、细菌、蛋白质、核酸等,的快速筛查和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还可以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相结合,实现便携式、远程的医疗服务,为基层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便利。

  • 食品安全: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可以实现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致病菌、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快速检测和预警,为食品生产和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还可以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实现食品的全程追溯和监控,为食品质量和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 环境监测: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可以实现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的快速检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还可以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相结合,实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 农业: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可以实现对农作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如植物病毒、转基因成分、营养素等,的快速检测和分析,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还可以与智能农业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管理,为农业发展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未来展望                                                                                     

本文介绍了印刷制备纳米光子结构生物检测芯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带调控规律和机制、超灵敏快速生物检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了其在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前景。印刷制备纳米光子结构生物检测芯片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检测技术,它具有无标记、高灵敏、可视化快速检测的特点,以及制备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优势,为生物检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尽管印刷制备纳米光子结构生物检测芯片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

  • 墨水制备:如何优化墨水的成分和性质,以提高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的质量和均匀性;

  • 印版制备:如何设计和制作更复杂和精细的印版图案,以实现更多样化和功能化的纳米光子结构;

  • 印刷过程:如何控制和优化印刷参数,以提高印刷效率和精度;

  • 后处理过程:如何实现对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的高效功能化,以提高其生物识别和信号转换能力;

  • 能带调控:如何深入理解和利用电磁高阶多极子共振行为,以实现对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的光学性质的精确调控;

  • 生物检测应用:如何拓展和优化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生物检测范围和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如下:

  • 增强印刷技术与纳米光子学、生物传感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各自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推动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生物检测芯片的发展;

  • 探索新型的墨水材料、印版材料、基底材料等,以拓展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的种类和功能;

  • 利用计算机模拟、机器学习等技术,辅助设计和优化印刷纳米光子结构的参数和性能;

  • 结合微流控、电化学、光谱学等技术,增强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的生物检测能力和灵活性;

  • 开发可移动、可穿戴、可降解等新型形式的印刷纳米光子结构芯片,以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4891-1397035.html

上一篇:AI for Science的底层逻辑:利用数据和算法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规律
下一篇:新污染物水质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挑战
收藏 IP: 202.117.147.*| 热度|

4 郑永军 王安良 刘炜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