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ankun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yankun2016

博文

说说气溶胶传播

已有 2217 次阅读 2020-2-11 10:52 |个人分类:医疗卫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说说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在传播途径一节中说: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png

这个说法,严格地说有些不负责任。

只要这个病毒人传人,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空气中存活,就没有任何理由排除气溶胶传播。如果现在还没有定论,没有找到这种传播的确实证据,那么也应当用“不能排除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这样的说法。在理论上,这与“尚待明确”似乎等效,但是在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尚待明确”,是说这个话的人准备去查明,还是等着别人去查明?由于作者基本上没有提到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的预防,而只是强调近距离飞沫传播是主要方式,那就是在事实上否定,忽视这种气溶胶这种可能的传播方式。

 

如果把飞沫理解为人的呼吸、咳嗽、打喷嚏带出来的东西,那么飞沫中的也必然有尺度小于几个微米,可以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的小颗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溶胶。新冠病毒是尺度更小,小于0.1微米(100纳米)的生物,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和水分,没有理由认为他不能再气溶胶上存活。咳嗽,打喷嚏出来的东西尺度大的叫做飞沫,尺度小的就可以叫气溶胶,当然如果他们跟空气的灰尘结合就成为更复杂的气溶胶。只要环境不十分干燥,这些病毒可以气溶胶上存在,而且随着这个微粒的布朗运动扩散,如果有气流也会漂移。

我敢断定,被传染的医务人员大部分都是气溶胶传播。因为这些医务人员绝大多数至少带一个口罩。如果仅仅是大颗粒的飞沫,一个多层纱布的口罩就可以拦截大部分飞沫。然而,即使是N95医用口罩,也不能完全拦截小颗粒的PM2.5。而只能拦截其一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通过口罩进入呼吸道。只要环境的病毒密度不很高,这个口罩可以保护他们的健康。可以如果病房里病毒的密度比较高,工作时间又长,所以他们就会被感染。

我知道专家们不是不了解连我这个外行也知道的事实,但是他们有一个严重的顾虑:就是如果承认气溶胶传播,会不会造成恐慌。我认为实事求是才能消除恐慌,隐瞒事实,则只能制造恐慌。特别是一旦在事实上发生无法用所谓飞沫传播解释的事件,恐慌就必然产生。

就像前不久我们一些高级专家不愿意相信人传人,怕造成恐慌,结果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大规模的疫情。这个教训,我们应当牢记,千万不要在气凝胶传播上重复几乎是同样的错误。

只要充分地恰当地认识气溶胶传播的真实场景,采取必要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恐慌。

据说有人认为,假如承认气溶胶传播,人们连开窗通风都不敢了。假如外面的底层大气中病毒密度很大,像PM2.5 爆表那样,还真不敢开窗了。

我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即使在医院周围也不会有很高的病毒密度。而在其他地方,由于毕竟还有阳光,虽然紫外线不像夏天那么强,但是还是有紫外线,只要是流动性比较好的地方,带病毒的气溶胶密度不可能很高。所以对于普通的家庭开窗通风是减少气溶胶传播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室内,假如没有必要的消毒措施,通风又差,比如为了防止传染,有人可能会建议关闭中央空调,如果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只要有一个病人,病毒的密度就会累积上升,尤其是那种自己不发烧机会没有症状的潜伏期传染者。只要有人的活动,空气也不可能完全静止,这些病毒就会扩散和漂移,传播到整个房间。一些抵抗力差的就会感染。当病毒密度足够高之后,口罩漏过的那部分也足以致病。

因此随着正常工作的恢复,必须格外重视通风和室内消毒。我主张加大空调的力度,并且增加紫外消毒的设施。务必把室内相对封闭的空间的病毒密度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这样就是有个别患者,只要带口罩也就可以防止传播了。

关键在于我们要面对问题,切实想出有效的办法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医院的消毒,务必把病毒消灭在这个最大的源头。负压病房应当都有消毒设施吧?问题是那些隔离疑似患者的临时病房,还有所谓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对于收治轻症患者是个不错的创造。这些地方往往也有比较好的通风条件。问题是,排出去的空气是否消毒了?是不是把病毒也排出去了?我建议这些地方的通风系统要增加消毒设施,务必保证排出去的空气基本无病毒。

我也建议每个家庭购置一个家庭用的紫外灯,定期把所有的房间轮流消毒一下。一个房间三十分钟肯定够了。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7474-1217991.html

上一篇:扑灭疫情的基本策略是隔离病人和严格消毒
下一篇:最好的特效药
收藏 IP: 99.230.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