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像ChatGPT、Claude、Deepseek等这样的智能助手,不仅正在课堂教学中引发深刻的变革,也给传统的教育评估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师们正越来越头疼于如何应对学生在作业和各类考核中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答案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教育评估体系的变革,尤其是在考试和考核环节上,如何适应这一时代的变化。
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调整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考试考核的方法,而不是因噎废食禁止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情,未来的教育必然要与这一技术相结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论是对于教师们还是对于学生们,都将面临这样一个几乎必然的发展局面:谁能够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谁就能够在事业上更加成功。
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如何应用人工智能进行助力,已经有过大量的相关文章,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所想探讨的是,如何在学生的考试和考核环节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的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大体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点:
1.需要改变和适应的是平时作业的设计方法,包括大论文式作业的设计方法以及批改方法。作业的设计应更加注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作业中展示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以及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应不断进行自我学习、经验总结和思维锻炼,提高自己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判断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非单一的结果。
2.增加‘闭卷’考试的比例
在考试考核方面,有必要增加以下两类‘闭卷’考试的比例:
第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闭卷考试。这类考试主要用于考察一些需要牢牢掌握的基础性和常识性的知识。将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和常识性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也是学生专业素养的一个核心内容和核心指标。学生在毕业时应能做到对本专业的一些核心知识要点能够很容易地脱口而出甚至信手拈来。但是,这类考试的比重不应过大,因为过度强调背诵能力的训练,不仅是对大脑智力的浪费,更可能反倒伤害大脑的创新创造力和灵性的发挥。
第二类是不许使用人工智能的“闭卷”考试的应用(这个指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卷考试,即可以携带各类书籍文献资料进入考场,但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工具。此类考试在设计上应主要考查学生在不借助人工智能的前提下,仅用现有的纸质资料信息是否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信息查找,尤其是要考查其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题目设计上,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形式,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这种考试方式不仅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有助于培养和考查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闭卷”考试的比重应该大幅增加。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使用智能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等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评估体系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我们不能简单地禁止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而是要积极适应这一技术的发展,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注重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1/1 | 总计: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9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