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光亮-张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lincn 理想是一种明知不能得到但却必须要有的东西。

博文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96)性取向 精选

已有 6228 次阅读 2024-8-16 12:14 |个人分类:科学教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96. 性取向的生物学根源是什么?

What is the biological root of sexual orientation?

题记:导致同性恋的“环境”可能在出生前就以“产前激素”的形式出现了,所以回答性取向这个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寻找所谓的“同性恋基因”。

本来以为这个问题非常地简单和明确,没想到在浏览了很多资料和论文之后让我大吃一惊,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这个问题和人类的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之间有重要联系。关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研究竟然如此之多,而且有一篇综述(Gynecologic Oncology 149: 33, 2018)的结论更让人匪夷所思:人的性取向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就被生理决定的,而性别认同则是在怀孕中期从生物学角度上被决定的。这个结论的意思是性取向在出生前就已经被设定好了,它几乎就是先天决定论的,和后天的习得、培养和教育都没有关系。

图1.jpg

图1 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关系

这篇论文的意思难道是说这个问题已经Closed,性取向是先于自我意识被生理性决定。如此自信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依据上,这才是对待科学问题唯一的态度。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再引用一下论文的措辞对这个结论进行更清晰的表述:“多学科的研究证据表明,由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性染色体表达时间和功能的多样性、性别所决定的蛋白质分泌、性腺激素分泌、受体水平、肾上腺功能、母体饮食摄入的激素、胎儿健康情况和许多其他因素一起,在母体怀孕的前半期,个体的躯体特征和神经解剖学上的性特质和能力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包括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就已经完成;多层次的证据已经证实,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就如同其他在怀孕关键时期被赋予的特征一样,是生物的、天生的和不可改变的”。

图2.png

图2 关于性倾向的两本著作

以上表述虽然绕口,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然而仔细一想这也是能够理解的,就是说一开始的生理和环境差异导致了人性别特征的差异,性别差异进一步导致了性别的心理差异,这种性倾向的对称性破缺在性染色体(XXXY)那里就已经开始,所以“性取向在出生前就已经被决定”的结论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再仔细想想,所谓的性取向,不是指一个人成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发育分化,而是指“男性对女性感兴趣,而女性对男性感兴趣”这个意思,这种“异性恋”的性取向才应该是正常的性取向。显然“兴趣”是一种心理反应,难道这种心理反应是先于心理形成而被先天设定好了的?当然有研究者认为性取向不是一种心理性倾向,而应该被解释为对同性或异性的“吸引力”,吸引是一种生理性的内在驱动力,当然早于心理的形成。然而如果性取向没有心理的原因显然也是错误的,因为性取向必须建立在性心理的判断和性别认同上,所以性吸引有其客观的(生理的)和主观的(心理的)双重成分。如果性取向都是先天设定好的,那应该只存在异性恋,但事实是存在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所以是后天的环境和心理因素才造成了性取向。于是一大堆“先天论”和“后天论”的支持者也为这个领域带来一场无休止的争论,最后的结局又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且无用的结果: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性取向(可参考文献Hormones and Behavior 119: 104659, 2020)。然而这虽是一句大实话,但更像是一句废话

图5.jpg

性取向的生物学根源这个问题的科学意义在于它是否真是先天决定的东西,即性取向是“自然”遗传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或者后天培养只是一种自然天性在心理上的意识强化而已。关于性取向的遗传决定因素有两个主要的证据来源:双胞胎研究分子遗传标记研究。首先几乎所有的性取向研究都表明,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的性取向具有更高度相似性,这表明存在遗传影响。这些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性取向32%受遗传因素影响,25%受家庭环境影响,43%受特定环境影响。这些数字表明,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不大,但并非微不足道。同样分子遗传技术可以用染色体标记来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所有区域,虽然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存在问题,但总的结果依然给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性取向与基因有关并受多个基因影响,但影响的结果不知道,因为太复杂。所以科学研究的整体结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性取向,二者的比例不确定,大概为1/3(Theology & Sexuality, 27(1), 1–19, 2020)

图3.jpg

虽然性取向这一问题在科学上显得是如此地无聊,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被认为对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能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所谓的不正常的“非异性恋”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同性恋”和不道德的社会危害及结果没有必然联系,那人类社会就应该允许同性恋的存在,甚至如果它是“先天的”,那同性恋本身就应该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如灵长类动物的同性恋),同性恋者本身就是正常和无辜的,所以应该被社会所接受和尊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开始让同性恋合法化并不允许被歧视的依据。然而人类社会对待非正常性取向正处于严重的割裂状态,在过去的50年里,同性恋和双性恋的政治权利在一些国家显著扩大,而在另一些国家则相对缩小。

但无论如何,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发现:性取向的确存在重要的生物和非社会环境原因,它并非完全是人们在现实环境中做出的道德选择和心理倾向,科学研究并不支持性取向可以通过社会手段被培养或被矫正的观点,而且也几乎没有证据表明,非异性恋取向会随着社会容忍度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普遍(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7(2):45-101, 2016)。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科学研究能更加深刻地影响人类对人性的理解,作为一种有性别认同的群居生物,人类通过性取向的研究能更加明确社会道德规范下人的社会性别属性,以及能更加理性地理解人和人之间的所有亲密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446801.html

上一篇: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95)性格的形成
下一篇: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97)生命之树
收藏 IP: 61.185.190.*| 热度|

5 周浙昆 郑永军 吕健 许培扬 guest2203052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