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nhu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minhuang

博文

聊聊创新(6):Blue Sky Lab 精选

已有 7650 次阅读 2020-6-16 10:35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企业创新能力体现在能够将最合适和有才华的人才与适当的资源(包括资金和市场等)结合起来,以建立市场领导地位。而企业的研究实验室(Industrial Research Laboratory)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1】每一个真正引领世界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研究实验室。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实验室由爱迪生于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洛帕克(Menlo Park)创建,即他所称的发明工厂(Invention Factory),但美国第一个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的企业研究实验室是由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公司在1900年建立。它被认为是工业界在使用科学家方面进行的开创性试验,即把科学家当作科学家,而不是发明家、咨询顾问、工程师或测试人员。【2】此后,企业研究实验室的建设在美国企业中得到快速发展,至1920年已有297家企业拥有研究实验室,1940年(二战前)增加到2264家,1946年(二战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提供的企业研究实验室名单达到2443家。【320世纪初,企业创建研究实验室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影响,强化知识产权的司法和立法行动,以及专利政策的变化;【4】也受到从欧洲学习回美国的企业家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对德国企业经验的崇尚。

图:1900年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公司的工业研究实验室


企业创建研究实验室不难,但拥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研究实验室却是难求。“蓝天”实验室(Blue Sky Lab)即是一类令人艳羡的企业研究实验室,它没有特定的目标,给予科学家充分资助以从事好奇心驱使的研究。二战后美国一些著名企业如AT&TP&GGeneral ElectricRCADu Pont以及Eastman Kodak等均设立蓝天实验室,以资助科学家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和为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以期产生出乎意料的科学突破。【5】实际上,当时著名企业以拥有一个蓝天实验室为荣,如同一座城市拥有一支著名球队一样。当1957109日上任的国防部长尼尔麦克尔罗伊(Neil McElroy)着手创建DARPA时,即以蓝天实验室为DARPA的雏形。麦克尔罗伊于1948年成为宝洁公司(P&G)总裁,曾在宝洁公司(P&G)建立过一个蓝天实验室。【6

Blue Sky”有不切实际或天马行空的意思,该词意源自于20世纪初美国一名法官判决一起股票诈骗行为时称:你们如此蒙蔽广大公众,如同把蓝天当作地产一样出售。此后,为了有效防止证券欺诈,各州逐渐设立规范证券交易的蓝天法(Blue Sky Law)。【7】当“Blue Sky”“Lab”组合在一起时,则意味着在“Uncharted Waters”航行,风险高,很可能没有回报,但也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大陆。【8】后来“Blue Sky Thinking” “Blue Sky Research”常指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或与基础研究交换使用。例如曾任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席的约翰·卡多根爵士(Sir John Cadogan)于2014年与41名皇家学会成员(其中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克拉福德奖获得者、1位丹大卫奖获得者和1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倡议加强“Blue Sky Research”,即指undirected, curiosity-driven research。【9

企业如何建立一个蓝天实验室 ,同时避免把蓝天当作地产?历史上成功的案例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或成功模式的画像,【10】但每一个成功的蓝天实验室又走的是不同的路。蓝天实验室的研究不能简单理解为自由探索式的研究,它还与四个关键词密切关联,即:motivatedorganizeddisciplinedengaged。这四个关键词会提供一些线索,提示哪些要素会导致实验室的失败。如何权衡其关系是一种艺术,取决于领导者的视野和智慧。

创新的路上充满不确定,越是如此,对确定的渴求就越强烈。在武侠世界里,存在着武功秘籍,一旦获得即可独步天下。遗憾的是在创新现实中,这样的“武功秘籍”是不存在的。或许,逐渐把通往失败的路堵住,找到成功的路的几率就变大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31649-1238084.html

上一篇:聊聊创新(5):Aufgewarmte Suppe
下一篇:聊聊创新(7):ATAP
收藏 IP: 166.111.59.*| 热度|

10 黄永义 李剑超 郑永军 张学文 曾杰 文克玲 周健 强涛 侯德鑫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