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grass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博文

若尔盖野外工作回忆 精选

已有 5783 次阅读 2011-1-7 22:17 |个人分类:野外经历|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科学时报的新闻标题《若尔盖湿地修复:生态噩梦盼苏醒》,为之一震,这是个令我终生难忘的地方,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我去过那里进行过野外采样工作,经历的艰苦、痛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据前人研究,若尔盖地区从区域构造位置上看,处于2个主要造山带(秦祁加里东造山带和三江地区印支造山带)以及龙门山褶皱2冲断带所围限的三角地区。该区具有扬子陆块共同的基底,盆地实际上是在稳定变质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沉积盆地,并非造山带。中石化认为该区具有油气远景,于2002年中石化在松藩阿坝地区部署油气勘探,当时我们所承担了该区的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任务,我当时做为该项目的一位野外施工人员。

  由于该区为高原缺氧区,海拔3500-4000米,也为天然生态区,人迹罕至,地貌有草原、沼泽、丘陵、山区、森林,没有车辆进出的路,这对网格布点的地表化探采样而言,存在着很大的挑战,进到工区采样后当天晚上无法返回,为了完成任务,最后项目负责人决定施工人员每人带着帐篷、睡袋、水、干粮等,以及三个临时工,按4-5天的工作量部署,进入到工区采样,也就是说进入工区后,4-5天以后才能接你回驻地。

  1、睡觉被雨浇

  记得我第一天晴天带着三个临时工进入工区,经过一天的劳累采样工作后,晚上在草原上的一块沙地上扎营,当时项目负责人给施工人员配的帐篷是那种旅游式的小帐篷,然后就是睡袋直接铺到地上(现在想想那时地上的潮气没伤害身体算万幸的)。我和三个临时工晚上睡在帐篷里,结果半夜下起了大雨,而帐篷又是不防雨的,人全部被浇湿,我只好蹲在帐篷里一夜没睡,第二天没办法继续干活,打电话让人来接,回去换衣服、鞋子。后来,项目负责人为每一位施工人员又配了一块大塑料布,用以晚上睡觉时包裹帐篷防雨,这才解决了下雨问题。另外过了许久,又配备了睡觉用的气垫,解决了睡觉防潮湿的问题。

  2、差点渴死  

  还有一次我带着三个临时工背着干粮、矿泉水等进入沼泽区采样,由于当时天气比较炎热,所带的矿泉水又被临时工喝完,结果没水了,真是渴极了,走不动了,也遇不到藏民的帐篷。一位临时工只好喝沼泽地里的脏水,由于干渴难忍,我当时也想喝几口,但想到沼泽地里的脏水实在是太脏了,或许有毒都说不定,就忍住了,对临时工说,赶紧去找藏民帐篷,找不到的话,我们可就麻烦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坚持走了1公里,在草原上终于看到了藏民的帐篷,我大叫:“好!有救了!”我们冲过去,善良的藏民给我们一壶奶茶,虽然显得很脏,但这个时候还能顾忌吗?我们咕咚咕咚喝下去,爽啊!其实藏民所用的水就是在帐篷不远处挖一个土坑,接天降雨水来饮用的。藏民兄弟救了我们一次。

  3、爬山爬到崩溃  

  还有一次是进入到山区,陡峭的山上是密密麻麻的树,所谓的原始森林,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根本都没有路,只有脚踏这无人迹至的厚厚树叶,手扶树木,沿着倾角约有60-70度的山坡爬行。往上看看不到山顶,不知何时是尽头,加上缺氧,没爬两步就要歇一会,但只有坚持才有希望到达山顶,有一座山爬了4个小时才到达山顶,然后下山只能抓着灌木下行,不然就要滚下山去,这样一座山爬过后,接着还有山要爬,但难度要小些了,仍然让我欲哭无泪。终于在晚上19:00左右到达约定接人地点,已经精疲力尽至极。

  4、半夜狼嚎

  若尔盖是生物多样性地区,有很多动物,如狼、狐狸、旱獭、鹤、蛇等等都是我亲眼所见,有同事说他曾看到过熊。其中狼对于我们野外宿营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我晚上尽量找藏民的帐篷附近扎营,这样会安全些。有时遇不到藏民,就找空置的藏民房屋院里(藏民是游牧民族,夏天搬出去放牧,冬天才回来居住),再次只好找一个空旷草地。有一次我和三个临时工晚上在一个空置的藏民房屋院里扎帐篷,并在帐篷外用干牛粪点一堆火,主要是为了防狼,狼是怕火的。睡到半夜,听到一声声狼嚎声传来,我和三个临时工都爬起来了,警惕地看着四周,我枕头下放了一把藏刀(类似于匕首),心想如果狼来侵犯了,就跟它拼了。好在虽然听到狼嚎,但并没有看到狼靠近。我们这还不算险的,我们有一位施工的同事,晚上带三个临时工在野外扎营,并在帐篷门口用干牛粪点燃一堆火,半夜里来了一群狼,约7-8条,蹲在帐篷外面,幸亏有一堆火,他们四个人与狼群对峙,那个同事当时都吓哭了,可能是心想此命休矣,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好在狼群并没有发动进攻,天亮了,就全退了,4个人才得以解围。

  以上仅仅是几个例子,其实中间还有很多施工同事遭遇到巨大危险,如被藏民打劫险些丢掉性命的,有被藏獒咬伤胳膊的,有险些陷进沼泽地的,有碰到毒蛇的……,不一一列举,每一个遭遇都是一个故事,让人终生难忘。

    对于我而言,这段痛苦的经历虽然让我不堪回首,但那次磨难让我也对艰难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后任何困难与那次生命受到如此威胁相比,都不算什么,而我的坚韧的确使我受益非浅。

     

  



2002年在若尔盖草原的留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1987-402132.html

上一篇:多才多艺的80后
下一篇:防人之心
收藏 IP: .*| 热度|

8 武夷山 沈妙根 杨远帆 梁建华 吉宗祥 李学宽 唐常杰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