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雅虎】记者撰文报道:
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学家一直在积极地进行体外和动物模型实验,以改善生物医学中的“衰老”。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各种疾病。但是,是否有可能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抗衰老和变老而又不受年龄相关疾病的影响?
如果您问一小部分参加这项研究的男人,每个人都会回答“是”。这是因为,至少在组成称为“胸腺”的免疫细胞的器官中,衰老似乎已经成功逆转了。此外,基于表观遗传学的“基因钟”(调节和传递与DNA序列变化及其学术领域无关的基因表达的系统)在该试验中也显示出“复兴”。
根据最近发表在《老化细胞》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这项研究“增长”了人类荷尔蒙和两种糖尿病药物作为一年的补充。结果,他报告了首次成功逆转胸腺功能恢复和表观遗传衰老。
该研究非常小,并且不包括对照组,因此需要进行更大的研究。然而,受衰老影响很大的胸腺的恢复以及表观遗传时钟的“反转”而不是“减速”的结果是一种从未经验过的感觉。
生长激素恢复胸腺免疫功能
在1980年代,有两项研究表明,将生长激素分泌细胞移植到老年大鼠和狗体内后,免疫系统明显恢复。这些研究测试了生长激素是否可以恢复“胸腺”的功能,“胸腺”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大量脂肪块。
胸腺位于胸骨后方,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对免疫功能至关重要,例如骨髓中产生的祖细胞向T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以及淋巴细胞的形成。然而,到了青春期末,胸腺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下降和缩小,到65岁时,它甚至没有产生T细胞并变成脂肪组织的能力。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低温生物学研究公司21st Century Medicine的Gregory Faye博士注意到,没有人跟踪这项动物实验,并且对生长激素的作用感兴趣。但是,生长激素会抑制胰岛素并提高血糖水平,这可能会诱发糖尿病。
因此,在1996年,现年46岁的Faye医生服用了对糖尿病有效的“人类生长激素”和“脱氢表雄酮(DHEA)”,疗程为1个月。他能够确认胸腺有一些再生现象。
9人实验
Faye博士及其同事进行的这项研究结合了三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并在一年中对九名男性进行了测试。
该研究小组尝试通过胸腺再生对9名年龄在51至65岁之间的健康白人进行免疫修复。该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用生长激素是否可使即将停止功能的人的胸腺再生,以及免疫系统是否可以预防或逆转衰老迹象。
在实验中,除了“生长激素”外,还有三种具有抗胰岛素作用的药物“ DHEA”和“二甲双胍”被试用了一年时间。虽然DHEA和二甲双胍被用作糖尿病药物,但先前的研究表明它们都可以抵抗衰老的有害影响。
研究小组在开始和结束时通过受试者的血样和磁共振成像(MRI)分析了胸腺的组成。另外,使用了四个不同的表观遗传“基因钟”来估计生物年龄。
表观基因钟在表观基因组中发现,表观基因组包含化学修饰,例如标记DNA的甲基。众所周知,这些标记方式会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变化,并且被认为是人类生物学时代非常精确的分子生物标记。
在估计人体的生物学年龄时,实际年龄不是很准确。虽然有年轻的老年人,但有年轻人迅速下降。使用基因组分析的表观遗传时钟比实际年龄更准确。
逆转生物学年龄
实验结果与研究小组的猜测完全相同。当通过MRI测量胸腺的密度时,脂肪组织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被再生的胸腺组织代替。 9人中有7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其他2人最初的胸腺脂肪含量极低,经治疗后变化不大。也有报道说原因不是年龄。
另外,随着胸腺的恢复,各种疾病危险因素和与衰老相关的免疫学参数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年龄大小,单核细胞的比例都会减少,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例(LMR)则显着提高。这是免疫系统恢复活力的迹象。
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说:“这些结果与生长激素在刺激造血和胸腺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相一致。”
受试者的表观遗传时钟也明显“回滚”。最初,受试者在表观遗传年龄倾向于比实际年龄年轻,但是在12个月后,平均回春效果为2.5年。此外,在这四个表观遗传年龄标记中,在头9个月中平均恢复了1.56岁,在9-12个月中平均恢复了6.48年,表明该药物的作用随时间而加速。
“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作用,”开发了表观遗传学时钟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史蒂夫·霍瓦斯教授说。 “我们能够追踪每个主题的变化,并对每个个体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对这一结果持积极态度。”
顺便说一句,在完成临床试验六个月后,众所周知,“回春药”的作用在六个献血者中得以维持。研究小组推测,三种已被证实如此有效的药物可能对生物衰老具有保护作用,每种都有其自身的机制。
胸腺的再生对免疫系统很重要,它有潜力帮助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我们人类可能正在离开一个时代,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研究小组正在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种族和女性的大规模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