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海归”用好纳税人血汗钱不应该存在“代沟”
已有 5481 次阅读
2010-12-9 08:19
|个人分类:科学发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一公, 海归, 饶毅, 蒲慕明, 纳税人
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对近期从国外引进的“海归”人员给予很大的投入。这一点在整体上是透明的,也是合理的(极个别的“海归”弄虚作假是其个人的素质问题)。人们期望“海归”们,包括“两栖”的“海归”们,珍惜纳税人血汗钱,特别是用并不富裕的中国纳税人的血汗钱,更应该如此。对此不应该存在蒲慕明,饶毅,施一公,等“前、后留学时代和前、后归国时代”所谓的“代沟”。当然也不应该存在蒲慕明,饶毅,施一公,王鸿飞,等是否“两栖”的“代沟”分界线。
最近又看了“科学启示录”的录像电子版,对有关远在解放初期“前辈时代”的“海归”钱三强得到我国第一笔重大科研经费时的心情“感慨万千”四个字所深为感动也“感慨万千”。我反复地观看了几篇,把相关的这段文字原汁原味(应该是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以弥补前一博文“我国第一笔重大科研经费—5万美金”的不足,供大家参考。
“1948年4月一个星期天,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如约来到法国巴黎安东尼镇的一座老式别墅。这里的主人是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他们已经亲自准备好几样法国菜点和红酒,为即将回国的中国学生践行。几天后,这名中国学生收到伊莱娜和约里奥共同签名的一封评议书。信中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年期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并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时代人中,他最为优秀。这位中国留学生叫钱三强。
1949年3月中旬,刚刚回到清华大学的钱三强接到通知,将派他去法国巴黎参加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这个消息让钱三强格外欣喜。于是他希望借这个机会在国外订购一些核研究所需要的仪器和图书资料。多则需要20万美金,少则5万。联系人一听这个数字,吓得一大跳。此后几天一直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钱三强心中忐忑不安。
3月28日就在中共中央领导人进入北京的第三天,钱三强忽然被请到了中南海。中共中央统战部的负责人告诉他:中央研究过了,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可以先拨出5万美金。几十年以后,我们从公开的资料中得知,由于当时解放区与外国银行没有任何联系,只有区区30万美元的现金储备。动用这笔钱的报告是周恩来在离开西柏坡准备进入北京城的前一天刚刚批示的。钱三强后来回忆说:当我得到那笔用于发展原子核科学的美元现钞时,喜悦之余感慨万千。因为这些美元散发出一股霉味,显然刚刚从潮湿的库洞中取出来。”
打破经费分配潜规则(施一公 饶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912-391761.html
上一篇:
勇敢地学习、使用克劳修斯“正、负方向补偿原理”下一篇:
贺施一公等“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成果在Nature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