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触苹果电脑,是在1985年上中学的时候,中学里有几台Apple II, 这是第一种风靡世界的个人电脑, 功能极其有限。开机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插入一张5.25 寸软盘(这种盘90年代就很少见了)启动,然后可以读写文件。另一种不用软盘,启动后进去就是固化在上面的唯一软件Applesoft,也就是BASIC 语言苹果版,写完程序根本没法保存,现场玩一把就算了。我那时还是用它写了不少小程序。现在我家里还保存着那时买的一本Apple II 磁碟操作系统,是盗版台湾出的一本书,售价十元,这在那个年代是很贵的书了,卖书的人真是暴利啊。
在哥大的时候, Melvin Schwartz (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2006 年去世)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他70年代在地处硅谷的斯坦福大学任教,物理课讲得不错,吸引了不少“硅漂”,和他处得相当不错。有一天两个听过他课的硅漂青年来找他,说他们打算开个小公司,急需现金, 希望他能出一千美元,给他股份若干(是百分之十还是多少,我现在不记得了)。Schwartz 老师觉得应该支持年轻人创业,但是当时的一千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再说硅谷创业失败的例子太多了,万一公司破产岂不是打了水漂? 于是他没有同意入股,而是借给青年人一千美元, 当然是有利息的。后来他才发现自己丧失了一个好机会: 这家小公司就是苹果公司。和Schwartz 老师犯类似错误的还有苹果公司的第三名创始人 Ronald Wayne, 他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但在得知作为股东对债务要负责后,他把这些股份以80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两位创始人Steve Jobs和Steve Wozniak。 Any way, the moral of this story is, 应该多吸引北漂青年来听物理课。
Schwartz 老师自己后来也下海办过公司,但尺有所短,得了诺贝尔奖的Schwartz 在开公司上比不过只上过一个学期大学就退学的 Steve Jobs, 他的那家公司小赚一笔,但没有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