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宇宙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宇宙学研究

博文

时间箭头 精选

已有 9806 次阅读 2007-12-13 23:40 |个人分类:学术探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李淼兄的博客中,经常能学到不少东西。前几天看了淼兄博客里推荐的时间箭头左右派之争。(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2233)



这里的左派(Cosmic Variance),是一个集体博客,作者有好几位是我认识的天体物理学家,不过我以前没读过他们的博客,而右派是一位搞超弦的木头(Motl) 同志。读完木头同志的博客,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谈起这个时间箭头,我在上大学本科念统计物理时,读到过介绍此问题的文章,当时就觉得非常糊涂:宏观不可逆性的起源在统计物理里已经讲得很清楚的,为什么还有个时间箭头问题呢?而且又怎么会和什么电磁学、宇宙学、量子力学、量子引力乃至心理学和意识等等扯上关系呢? 不过,我当时还没有学习量子力学和宇宙学,这个科普文章也读不太懂,因此只好告诉自己知识太少了。从此,我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

1991年,在西班牙专门召开过一次讨论时间不对称问题的会议,剑桥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会议论文集,叫做Physical Origins of Time Asymmetry。在哥大读博士期间,我和卢昌海同学经常喜欢去逛纽约17街专门卖科技书的Book Scientific 书店(可惜的是,后来这家书店倒闭了,估计是与Amazon 等网上书店崛起有关),有一次去买回了这本书。读了这本书里的一些文章后(当然,我远远没能读完全书),倒是长了不少知识,比如复杂性理论的算法熵(algorithmic entropy)的概念就是读这本书知道的,但是对于所谓时间箭头问题仍然很糊涂。其实,这本书里很多文章讲的并不是时间箭头问题。而其中讲这个问题的,有的说时间箭头问题可以用统计物理解释 (这和我的理解比较一致),但也有的说的比较“高深”,牵扯到很多东西,让我很困惑。

霍金的发言特别有趣。他说他当研究生的时候,导师Sciama (此人以擅长教出比自己牛很多的学生出名)让他研究时间方向问题。他查到维也纳小组的哲学家赖辛巴赫(Reichenbach)有一本书叫时间的方向(Direction of Time),1956年出版,于是很想借来读一读。不过,当时剑桥图书馆只有一本(这本书后来Dover 出版社出了10.95美元一本的廉价版,很容易买到,我也有一本),被一位作家Priestly 借去,用于帮助创作一个关于时间的戏剧 Time and Conways(不知道喜欢戏剧的朋友是否听说过,我是从来没有)。霍金同学于是到图书馆填了一份召回单,硬是让作家同志把书还了。但是,后面发生的事不用说也能猜得到:哲学家的书很晦涩,却并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见解,霍金同学非常失望。

Sciama 老师于是又让霍金同学查看一些近期的文献——那是在60年代。原来,有位叫Hogarth的老兄论证了一番,如果使用直接相互作用电磁理论(就是惠勒和费曼早年发展的那种理论),那么在稳恒态宇宙里,电磁波应该取推迟势,在大爆炸宇宙里,电磁波应该取超前势。这样,时间箭头问题就和宇宙学联系起来了。霍依尔(Hoyle) 和霍金的印度同学纳里卡尔(Narlikar)于是把这作为支持稳恒态宇宙的论据。当然,今天我们知道稳恒态宇宙模型是不对的,那么这个论证也有问题。问题在哪呢?1963 年,在康奈尔大学召开了一次时间箭头会议。这次会议的论文集里有一个Mr. X 的评论。这个Mr. X 觉得这次会议水平太差了,因此要求在会议文集里不公开自己的名字以免有辱自己的名声,不过人人都知道Mr. X 就是费曼。他认为,电磁学箭头的来源就是普通的统计物理解释。霍金同学后来完全同意Mr. X 的观点,但是当时他没有想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总之,这个题目作为博士论文是太困难了,最后霍金同学转攻黑洞和奇点定理。

1985 年,霍金同志再一次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他那时提出了宇宙的无边界起源假说。经过一番复杂的推理和计算,霍金同志认为,宇宙膨胀的时候熵是增加的,而宇宙收缩的时候熵是递减的。这显然是荒谬的结论(即使在收缩的宇宙里,也很难想像熟饭能变回生米),霍金后来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当时他还发表了一篇这样的论文。由于霍金的名声很大,因此很多人看了此文后就相信宇宙收缩时熵可以减少。虽然后来霍金改变了看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所以现在有时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据霍金说,他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当时他和吴忠超(霍金唯一的中国弟子)计算了惠勒-德威特方程的解,根据这个解的性质他们似乎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后来才发现他们给方程设定的边界条件有问题。不过,霍金的这部分论证他在这篇文章里讲的并不太详细,我也没再去查原始文献,因此我也没有完全理解。

总之,读了一些文章后,我发现大多数人最后的主张,并没有超出传统的统计物理里根据几率和粗粒平均给出的解释。可是,每个人又给出一种印象,似乎还有什么没解决的问题。可是这个没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我仍然有种非常糊涂的感觉。

读了木头同志的博客,他直接了当地说,这个问题早在玻尔兹曼的年代就解决了,这里并没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不值得再研究下去了,顿时觉得恍然大悟: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啊!

《皇帝的新装》是所有童话中最深刻的一个。每个人读了这个童话,都觉得很好笑,然而在现实中,敢于相信自己、叫破皇帝的赤身裸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1-12609.html

上一篇:北郊食堂饭卡与研究生待遇
下一篇:无病乱投医:基金评审实名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