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S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SSR

博文

如何查找本机构中高影响力的科研论文

已有 7106 次阅读 2016-7-6 10:26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机构的科研绩效评价中。如何合理地使用文献计量学指标以及不同的指标在科研评价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科研管理人员的关注。例如,科研论文的被引频次(引文影响力)往往受学科领域和发表时间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使用标准化的指标来实现论文引文影响力跨学科、跨发表时间的比较,其中一个常用的标准化指标为“百分位数”(Percentile)。同时根据引文分布的偏斜性,如下图所示,少数高影响力的论文可以提升整体论文的平均被引表现,因此在进行科研绩效和学科分析时如何找到本机构中高影响力的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内容。InCites数据库中提供了每篇文章的百分位数据,可以帮助老师们解决这一问题,找到本机构中高影响力的论文。


什么是“百分位数”:一篇出版物的百分位是通过建立同出版年、同学科领域、同文献类型的所有出版物的被引频次分布(将论文按照被引用频次降序排列),并确定低于该论文被引频次的论文的百分比获得的。 如果一篇论文的百分位值为1,则该学科领域、同出版年、同文献类型中99% 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都低于该论文。

一篇论文的百分位体现了其在同学科、同出版年、同文献类型的论文集中的相对被引表现,因此百分位是一个规范化的指标。对于一组论文来说,百分位可以通过计算该组论文中所有论文百分位的平均值而获得。当一篇论文被划归至多个学科领域时,使用百分位值最接近0 的学科领域的百分位值(最佳表现值)。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如何在InCites数据库中利用“百分位数”这个指标来获取本机构中高影响力的论示例将以2012-2015年,ESI学科分类,百分位为0%-5%的论文为例,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百分位为前3%,前10%等高影响力论文。  

查找本机构中百分位为0%-5%的论文:

登陆InCites,请访问:https://incites.thomsonreuters.com或从新一代InCites平台直接登陆。


场景一:某机构在InCites中存在归一化的名称

1.从机构模块进入;

2.在左侧的筛选栏输入本机构的名称,限定研究方向下的学科分类体系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限定文献类型为“Article”,“Review”和“Letter”,限定出版年为“2012-2015”;    

3.点击机构Web of Science论文数下的蓝色数字超链接,下载本机构的论文列表(含题录信息及指标)


4.在下载数据中按百分位(Percentile in Subject Area)指标进行升序排列,选择指标值小于等于5的论文即为本机构百分位为0%-5%的论文。


场景二:某机构在InCites中暂时还未存在归一化的名称

1.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用地址字段检索机构论文(请注意尝试各种本机构可能的名称变体),得到需要分析的数据结果



2.如图标,选择保存到InCites

3.输入InCites账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

4.对该数据集进行命名,然后“保存”

5.导出成功,同时InCites账号邮箱会收到系统邮件,说明成功导入的记录数和未能导入的记录入藏号(注意:某些新近发表的论文可能不能导入)

6.进入InCites数据库的区域模块中,选择该数据集进行分析

7.按照“场景一”限定文献类型、研究方向和出版年,“更新结果”后,点击"CHINA MAINLAND”记录中,Web of Science论文数下的蓝色超链接,并按照“场景一”步骤筛选本机构百分位为0-5%的论文信息



InCites数据库简介

InCites数据库中集合了近30年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七大索引数据库的数据,拥有多元化的指标和丰富的可视化效果,可以辅助科研管理人员更高效地制定战略决策。

InCites数据库可以辅助科研管理人员实现

定位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发展潜力学科,优化学科布局

跟踪和评估机构的科研绩效

与同行机构开展对标分析,明确机构全球定位

分析本机构的科研合作开展情况,识别高效的合作伙伴

挖掘机构内高影响力和高潜力的研究人员,吸引外部优秀人才

InCites数据库的信息包括: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七大索引数据库30多年客观、权威的数据

涵盖全球6000多所名称规范化的机构信息所有文献的题录和指标信息

更丰富、更成熟的引文指标

包含了基于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分类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59657-988956.html

上一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期刊遴选标准与过程
下一篇:【最新】透视中国大陆高校ESI数据
收藏 IP: 159.220.77.*| 热度|

1 强涛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