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38凤凰城夜景
0448凤凰城游客多
0455凤凰城正街
0458沱江雪桥
0459北门与城墙
0462江边吊脚楼和游船
0466江天广场
0468虹桥
0508身着苗族服饰摆拍
0476沈从文故居
0507熊希龄故居
0512滕代远故居
0520滕代远故居厅堂
高关中,高平原,11月8日星期五
苗乡凤凰城美景,麻阳铁道部元勋
昨天傍晚我们下高速,从北边来到凤凰城。进入金坪路,就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旅馆客栈,真不愧是旅游城市啊。在一家名叫河岸假日酒店的旅馆住下来,房间打开窗户就看到流过凤凰城的沱江。老板说,这是江景房,晚上华灯初上时,观景最好。能欣赏沱江风情与吊脚楼群。
我们等不及华灯初上,就到城里逛街。沿南华大桥过江,就是高大的南华门,因通往青翠的南华山而得名。我们沿江边的青石板小街漫步,一路都是苗族特色小店铺。如闻名的苗族刺绣、苗家花带、苗族银饰及当地的蓝布印花蜡染制品。有兴致的女孩穿上大红镶边的苗族服装、带上满头银饰进行摆拍,留下芳华年代的倩影。不觉间走到北门,装有两扇铁皮大门。它位于沱江南岸,城楼高三层,重檐歇山顶,上有璧辉门牌匾,并有古城会石浮雕一幅,取其百战百胜、凯旋而归之意。
继续东去,沿着临江的红砂条石构建的城墙(既能御敌,又能防洪)就到了宏伟壮丽的东门城楼。再顺着“民间工艺一条街”漫步,民族特色工艺品琳琅满目,选购者络绎不绝。经过天后宫(曾为福建会馆)、城隍庙等古朴典雅、飞檐斗角的老建筑,到正街凤凰城牌坊。再到北门回到旅馆。路上不时见到一队队的游客,在举着小旗的导游引导下游览。还有三三两两、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呢!有些人用自拍杆拍摄,做抖音视频,现场直播。当年凤凰城曾被在中国生活游历了大半辈子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1987)深情地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如今该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名。
这座以苗族为主的古城因附近有座山酷似展翅的凤凰而得名。它始建于唐,繁荣于明清,其风貌尽显古朴与原始的风采,而沱江的流水也秀美动人,美丽的雪桥和虹桥连接两岸,还有沱江泛舟使游客心旷神怡。凤凰城紧邻沱江而建,因此又名沱江镇,吊脚木楼布满山坡,别具一格。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早饭后,我们再度进城游览。先沿沱江北岸,经餐饮旅馆云集的江天广场到虹桥过江进城。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始建于明洪武初年,两墩三孔,用红砂石砌筑。它位于凤凰城区的中心,从这里去哪儿都很方便。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以及东边的万名塔,尽收眼底。虹桥上建有楼阁,两侧各12间,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的好地方。两边桥头,各立青砖半圆形牌坊门一座。游游逛逛,穿过虹桥,东门城楼便赫然在眼前。
凤凰城以青山抱江的山水格局为基础,以浓郁的湘西苗族风情为特色,而以史迹荟萃的人文古城为核心。凤凰县人杰地灵、现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即出生在这里。我们特意去参观他们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在老城内,正街旁边的小巷营街里。许多人来凤凰都是为沈从文而来。因为《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自他笔下流出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沈从文是乡土文学巨匠,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惜因去世,与诺奖擦肩而过。他的故居是一座具有浓郁湘西特色的两进四合院,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占地411平方米。院落别致小巧,由大门、前后天井、前屋、正屋、厢房、书房、厨房等组成。屋内装修考究,花格窗、雕花隔扇门等构件琢工细良。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四岁开始识字,六岁上私塾,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15岁时参加土著部队,行踪遍及沅水流域。20岁时(1922)离开湘西闯入北京,一面学习,一面开始文学创作。以后辗转于青岛、上海、武汉、北京、昆明等地,写作和执教于各大学。一生著有900多万字的文章。他的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
室内陈列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与艺术品,还有遗墨、遗稿、遗物。介绍沈从文的写作和一生。解放后,他到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研究,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1988年5月10日他在北京病故,享年86岁。
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画家黄永玉也是凤凰人,沈从文是他的表叔,他们的母校就在城郊南华山北麓的文昌阁,现为文昌阁小学。
接着我们去参观熊希龄故居。熊希龄故居位于文星街,为旧式四合院,占地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整个院落素颜小巧,清幽雅致,充满书香气息。
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出生在此地,一户三代从军的人家。14岁时便考中了秀才第一名,被乡间父老誉为“湖南神童”。21岁中举,25岁中进士,成为湘西文魁。甲午战争后他同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积极投身维新运动。1902年创办西路师范学校(在常德,后来改为湖南二师),宋教仁、林伯渠等均是他的学生。1905年熊希龄随五大臣出洋考察。1911年在上海,孙中山请他草拟全国财政实施纲要。1913年熊希龄43岁,就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后因与袁世凯矛盾尖锐而辞职,退出政坛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1937年12月25日他在香港去世。终年67岁。故居有副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和毕生经历。
中午我们离开凤凰城南下芷江,途中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参观了滕代远故居。滕代远是老资格红军将领,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长,为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奠基人,声名远播啊!他的故居位于岩门镇玳瑁坡村,在离县城8公里的山里。沿着乡道才能开车进去。到了村口,停下车来,左侧是座山。顺着青石板路上行,约莫十分钟光景,便到了半山腰。一拐弯,便见高台上的粉墙黑瓦院墙,一处玲珑院门,豁然洞开,悬题有“滕代远故居”五个金色大字的大红匾额下面,是“吉迪”白底黑字蓝花框门额。院门砖砌门框上,制作有“诗书传家久,道德继世长”楹联。
进入院内,经过修葺的苗家民居赫然眼前。故居拥有大小房屋11间。堂屋正中板壁上,设天地国亲师牌位,滕代远的半身金色铜像,置于案几中央;堂屋另一间墙壁上,精工制作深蓝色“读书经世文章,道德传家根本”彩绘,下悬“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福字书法和梅竹图各一幅。东西板壁上,悬挂着滕代远革命一生的经历过往介绍。堂屋后侧是厨房,两边偏屋,按苗家习俗分布着父母及子女卧室,包括火坑屋(火铺)、客房、谷仓、长工屋,一应俱全。所有房中除了简单的几件家具或农具外,别无他物。这就是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年(1745)的滕府。滕家是一个大家族,三代20余口住在这里。
1904年11月2日滕代远出生于此。祖父是个秀才,教私塾,也做农活。父亲和两个伯父都务农,还经营油坊和碾谷坊。滕代远是个独子,还有3个妹妹。在家庭的影响下,滕代远从小养成勤劳勇敢、艰苦俭朴的好习惯。
滕代远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就读私塾,后到县城上学。故居陈列室有实物、图片、文集百余件,生动展示了滕代远在此期间的生活印记。
1923年,19岁的滕代远离开这里,赴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求学,迅即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之中,再也没有回到故里。故居列有滕代远生平年表,附近还有凸现滕代远一生功绩的金色浮雕。
为了详细了解滕代远一生的事迹,我们又到麻阳县城,参观了滕代远纪念馆。这是一座二层现代殿堂式砖混结构仿古建筑,由铁道部、省、市、县筹资兴建。于1986年落成。馆内陈列他在各个时期的有关图片、实物、文献、书信等近400件文物,全面展示了滕代远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奋斗的艰辛历程。
1928年7月滕代远与彭德怀一起,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了红五军,并担任红五军党代表,彭德怀任军长。12月初,他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突出重围,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会师……
1930年红三军团创建,又是由彭德怀和滕代远搭档指挥,一度攻占长沙。该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的两大主力之一,与红一军团齐名。1934年7月,滕代远受命到苏联参加第三国际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其间,与许光达(开国大将)等人参加了军事训练班。他还进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回到新疆,与陈云一起接应西路军余部。
抗战爆发后,1938年滕代远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后来又出任八路军总部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全国解放后,滕代远离开军队,担任第一任铁道部长,成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从清末1876年建铁路开始,旧中国70多年留下来的铁路仅有2.1万公里,勉强通车的只有一半多一点。滕代远率军民苦战,一年时间内就让被破坏的全国铁路基本恢复通车,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和新中国建立。随后他主持了成渝铁路、天兰铁路、宝成铁路和武汉长江大桥等一系列重要工程,促进了建国初期经济的发展。1962年铁路通达新疆乌鲁木齐,至此全国各省除西藏外,都通了火车。1964年,滕代远因病辞去铁道部长职务,由吕正操接任。次年滕代远被选为政协副主席。1974年12月1日病逝,终年70岁。
时至今日,新中国铁路四通八达,总长已达1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4.5万公里以上,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系统。追根寻源,不能忘记滕代远等老一辈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
南下经怀化市,这正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因为解放后在此地修建湘黔铁路(1972年建成)、焦柳铁路(1978年建成)和渝怀铁路(2007年建成),并设火车枢纽大站而兴起,现为地级市,辖一区10县和一个县级市(洪江)。怀化原来我去过,这次开车擦边而过,傍晚到达芷江,今天行程大约130公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