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洞庭湖畔岳阳楼

已有 5603 次阅读 2019-6-30 15:38 |个人分类:中国各地|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岳阳楼, 范仲淹

 

8955岳阳楼留影

8904岳阳楼景区大门

8914宋代岳阳楼的青铜模型。

8918双公祠

8919范仲淹和滕子京(右)

8946新碑廊

8947石牌楼。

8950岳阳楼

8952三醉亭

8953仙梅亭

8982吕仙祠。

8980周瑜夫人小乔墓

8985岳阳门

8998瞻岳门

8999巴陵广场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6/27

日过岳阳,我游览了早已心驰神往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还是中学时代学过的课文,但一直印在脑海中。

岳阳地处湖南北部,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素有“湘北门户”之称,京广铁路从这里经过。岳阳古称巴陵,相传帝尧时,巴山蜀水有一条巨蟒,称巴蛇。巴蛇出三峡一路沿长江游弋,残害生灵。帝尧派勇士后羿到此,经过殊死搏斗,斩杀了巴蛇。巴蛇的骸骨堆积成丘,从此,这里称为巴陵。如今市内巴陵广场上,就矗立着后羿斩蛇的巨型雕像。

至于巴陵改岳阳则是唐代的事情。因岳阳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之南,而幕阜山又叫天岳山。山南为阳,那么天岳山之南的城自然就是“岳阳”了。

岳阳自古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闻名。如今以岳阳楼为核心,扩充为岳阳楼景区。南起巴陵广场,过瞻岳门,经一道商业步行街汴河街,才到景区南大门。

入内首先经过五朝楼观。岳阳楼肇自汉晋,相传楼址是三国东吴都督鲁肃检阅水军的阅军楼。但楼的形制有据可考的则是从唐代开始,五朝楼观所展示的就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岳阳楼的建筑模型,均用青铜铸造而成,高四五米,陈列在室外园林之中。五朝楼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模型建筑群。

接着是双公祠。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双公祠正是为了纪念这两位先贤而修建。

滕子京(990-1047)是北宋政治家,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庆历四年(1044),被贬任岳州知州。他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扩建学校,修筑防洪长堤、通和桥,重修岳阳楼等,受到百姓称赞。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州),出生于苏州。26岁进士及第后,曾在多地担任地方官,政绩卓著。景佑二年(1035)权知开封府,舆论称赞“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宋与西夏开战后,范仲淹任陕西帅臣,驻守延州(延安),训练兵马。边防赖以巩固。西夏人说他“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庆历四年(1044)他进京任枢密副使(主持军务的副职),旋改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不少改革意见,大都被宋仁宗采纳,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新政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被诬为“朋党”。后被贬官,出知邓州、杭州等地。皇祐四年(1052)去世。正是在他贬任邓州知州时,得到滕子京的请求信,写下著名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共360余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颂。

走出双公祠,再经过长长的新碑廊、高大的石牌楼、临江的岳阳门等景点,终于瞻仰到了岳阳楼的风采。

岳阳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齐名。但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历史最久,而且保持原址、原貌,具有极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岳阳楼古代已有,宋庆历五年(1045)重修,范仲淹为此写下《岳阳楼记》。今楼为清代所重修。岳阳楼实际上是岳阳西门的城门楼,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盔顶式建筑,恰似古代将军的头盔。主楼三层三檐,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在岳阳楼北南两侧,分别建有三醉亭(相传吕洞宾曾三醉岳阳楼),仙梅亭(相传在此施工曾发现一块花纹酷似梅花的仙梅石),起着衬托岳阳楼气势的作用。附近还有吕仙祠和周瑜夫人小乔墓等景点。

岳阳楼进门处书有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楼内置楷书《岳阳楼记》雕屏。登楼远眺,气势非凡,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忆起范仲淹的描写: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西望洞庭湖,它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之一,号称八百里洞庭。湖中小岛君山,因尧女湘君所游处而得名。不到一平方公里,却有众多古迹,如柳毅井、传书亭,湘妃寺,二妃墓等景点,亦为岳阳重点名胜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187481.html

上一篇:中华第一瀑——黄果树
下一篇:美丽的北德港城——汉堡
收藏 IP: 95.112.163.*| 热度|

4 郑永军 王从彦 杨卫东 史永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