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19蔡东藩《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7820中华两千年史
风土大观一套11本
高关中其他地理风土类作品
高关中地理风土类作品34本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1/13
当下做学问,年轻人往往坐不住,渴望找捷径,早成名。其实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恒定力,要有兴趣。“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才有可能出成就,特别是文科。司马光19年编纂《资治通鉴》的事迹广为人知。这里再举几个史地巨著作的例子,并谈谈自己写作的体会。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至死未定稿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又称亭林先生,城西北隅辟有亭林公园,立着他的塑像,千灯镇(旧名千墩)坐落着他的故居。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26岁仍未考中举人,毅然抛弃科举这条路,发奋读书,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学问。他认真读了历代史书和全国州县志书,乃至实录 、方志及奏疏、文集等,分类辑录了大量材料,学问更加扎实。顾炎武曾参加学术组织复社,结交了许多朋友。1644年起投身抗清活动,后来抗清斗争失败,长期过着清苦的亡命生活。
清顺治十四年(1657),44岁的顾炎武决心到北方游历,考览全国山川形势。这以后的20多年,他不辞劳苦,奔走于黄河流域5省,行程几万里,做了许多实际调查的工作。出行时“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见全祖望《顾亭林先生神道表》)。顾炎武对金石刻辞尤感兴趣,认为金石刻辞可以和书本材料互相印证,补充书本材料的不足。晚年他定居于陕西华阴,潜心治学。著作共有40多种,达400多卷。其中如《日知录》32卷,为札记性和考据性的笔记文,涉及多方面,有不少创见。就是在此书,他首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
然而顾炎武篇幅最大的作品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共120卷,200万字,堪称巨著。所用材料“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几阅志书一千余部。” 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了实地考察,以正得失。这是一部资料性较强的经济军事地理学专著,首为舆地山川总论,次分省(两直隶十三省)论述地理形势等,并录有西域、交趾及海外诸国。重点在于国计民生,概分兵防、赋税、水利三部分,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书中搜集了许多相关记载,对研究全国各地的农田,赋役、水利、屯田、盐法、矿产、交通、兵防、关隘等情况很有价值。顾炎武从26岁开始写作此书,花了23年才(1639-1662)完成。完成后又反复修改,到晚年作序时仍没有定稿刊刻。因此内容编次不够统一,辑录论点也多异同,这是该书的不足之处。
编书所用的材料中,辑出有关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资料,则另编为《肇域志》。《肇域志》不分卷,约200万字,可惜是未定稿,内容重复、脱讹、错简颇多,并缺3省。两书若相互参证,方可互得益彰。
顾炎武非常重视实地调查考察,重视第一手材料,有着深入细致的治学方法。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接触了丰富的事物,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天下郡国利病书》是在亲见亲闻的基础上,结合书本的记载,加以分析研究而成,是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结晶。
顾炎武对自己的著述极其慎重,不急于成书,不躁于求名。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起敬。在治学方面,顾炎武提倡用“采铜于山”的办法,从博览群书中,从实地调查中,搜集原始的即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整理编排,鉴别真伪,选择提炼,拿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另一种是“废铜铸钱”的办法,搬抄别人的第二手材料,甚至剽窃前人的成果,略加改编,据为己有,用这办法铸出来的钱必定是废钱,应坚决反对。
1682年顾炎武在山西曲沃考察时去世,虚岁七十。
顾祖禹毕生献身《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1631-1692),生于江苏常熟,曾随父躬耕虞山,后又徙居无锡城东宛溪,人称宛溪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沿革地理学家。其父长于史地之学,给顾祖禹很大影响。顾祖禹稍长一些,就博览群书,特别是历史地理方面的典籍,这给他的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军入关南下,顾祖禹才14岁,在战火中,他家微薄的产业和先世的藏书都损失了。后来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去当塾师,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因无力买书,只好到处去借读。这种贫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
顾祖禹听从父亲的教导,以明朝遗民自居,不求名于时,以保全故国文献为己任。从1659年28岁起,顾祖禹开始撰写《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以二十一史(乾隆时才增加《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成二十四史)为基本文件,还参考了100多种地方志,旁及稗官野史。历时20年成稿。1687年,徐乾学(1631-1694,顾炎武外甥)奉召修《大清一统志》,礼聘顾祖禹参与纂修。其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阅徐家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增补了资料。他先后十易其稿,才最后完成全书,历时约30年。
《读史方舆纪要》是顾祖禹的代表作,共130卷,280多万字。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历史地理名著。
前九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内容包括历代州域,中间的114卷,以明末清初政区分区,分述各省府州县的疆域沿革、山川险要。后6卷述川渎异同,“昭九州之脉络”,末一卷述分野,明“俯察仰观”之义,附“舆图要览”4卷,有当时全国总图、分省各图、边疆分图及黄河、海运、漕运分图。
全书体例完善,眉目清晰,有序、有图,有正文,有注释,夹叙夹议着重考订古今郡县的因革变迁,详列山川险要,形势利害,以论述“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为主,对“景物游览之胜”往往从略,具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
顾祖禹治学十分勤奋。在他当塾师时,他曾题了一副联句:“早起鸟啼先,夜眠人静后”,用以自勉。开始写作《读史方舆纪要》后,更是不浪费一分一秒时间。他著述有具体的计划,“严立课程,日必草就若干条”,如果有亲友相邀参加各种活动,耽误了写作,“翌日必夜不寐以补之”。一年365天,没有一天虚度。顾祖禹生活贫困,常常为衣食操心,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一心扑在学问上,潜心著述,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把这部著作写完,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顾祖禹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写作此书,研究了大量书本资料,考订论证,所以能做到广引博证,材料详实;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顾祖禹旅行范围不广,很多地方特别是边远地区都未能涉足,只能依靠书本材料来撰写,这是该书的一个缺陷。
《读史方舆纪要》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和军事史极其重要的资料,受到了世人的推崇。《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顾祖禹传高度评价此书,把它与梅文鼎(1633-1721,天文数学家)的《历算全书》、李清(1602-1683,崇祯进士)的《南北史合抄》并称为三大奇书。梁启超赞扬说,此书“实为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学”。
1692年,顾祖禹因病去世,虚岁六十二。
蔡东藩15年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自幼聪颖,儿时即阅读《资治通鉴》等史书,时人称为“”神童。20岁前已中秀才,清末以优贡生(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朝考入选,调遣福建省以知县候补。到省不久,看不惯官场恶习,称病归里,住临浦镇。他精于史学,辛亥革命后不久开始撰写《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又称《历朝通俗演义》)。
蔡东藩写书的动机,与当时民族危亡的历史现状密不可分。以一己之长诉之史笔,以期用通俗演义的形式讲述中国历史,以此帮助国人从历史的启迪中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正是他“书生报国”之意。正是因此,他才选择了首先写《清史通俗演义》,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16年《清史通俗演义》问世后,接着写元史、明史、民国、宋史、唐史、五代史、南北史、两晋、前汉等通俗演义。到1926年9月才写完最后一部《后汉通俗演义》。大约用了15年时间。蔡东藩的这部大书,从秦始皇登基(前246年)写起,直写到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全书1040回,近600万字。我手头的版本共有22册每册都在400多页。这样一部自秦汉写到民国,系统完整,独立完成的历史演义书,的确是空前的巨著。篇幅之巨堪称历史演义的奇迹。发行量之大也是空前的,历史知识由此深入到千家万户。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古代图书按内容区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史书就是一大部类。各种各样体裁的史书,汗牛充栋。就拿系统地记载从古到明朝的“二十四史”来说,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直到《明史》,就有3259卷。“二十四史”为纪传体,以帝王的传记为纲领,被称为“正史”。再加上《新元史》257卷和《清史稿》536卷,更成为“二十六史”,总计4052卷。共四五千万字。这些史书成书跨两千年,但体裁一致,代代相衔,自称体系,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独一份。
“二十四史”如此卷帙浩繁,不要说一般人了,就是史学专家,也极少有人能通读一遍。那么,如何使这些高文典册里的历史知识,能广为传播到普通民众中去呢?民间早就有说书的方法,在此说书的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出章回小说。明清时期,历史演义盛行,著名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和《隋唐演义》就是一些例子。这些章回小说在历史知识的传播上,起着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所不能起的作用。
蔡东藩也想通过写作演义类章回小说普及历史知识。就这样,穷十数年之力,创作出一套完整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在写法上,《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代表两个流派。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融合了很多民间传说,可说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而冯梦龙等所著的《东周列国志》则更贴近历史事实。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倾向于后者,“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可以说是“九分事实,一分轶闻”,史学价值很高。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通过阅读《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可以得到较为靠谱的历史知识。以我的看法,《东周列国志》和《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连在一起,基本上就讲清楚了自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有准确年代以来的近三千年历史。
蔡东藩一生共著书13部,撰写700余万字,抗战开始后,家乡沦陷,他离开家乡,受尽颠沛流离之苦。1945年春,可惜未看到胜利,就与世长辞了,虚岁六十九。
邓之诚的《中华两千年史》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是通俗作品,这里再讲一部大学教材,名《中华两千年史》。
作者邓之诚(1887-1960)。历史学家。祖籍南京。道光年间闽浙总督邓廷桢(1776-1846,鸦片战争名将之一),是其叔曾祖。邓之诚出生于成都,喜读经史,随父入滇,毕业于云南两级师范学堂,专攻文史。1917年应北京大学之聘,任民国史纂辑。后在北大及其他多所大学任教。1930年起,专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潜心教学著书。侯仁之、周一良、王钟翰、周汝昌等大家,都曾受教于他。
早在20年代,邓之诚已着手编写《中国通史讲义》。从秦代写起,历十六七寒暑,直至1933年秋,才完成宋元部分。易名《中华两千年史》,由章炳麟(1869-1936)亲题。明清部分迄未脱稿,由于日寇侵华,中辍数年。抗战胜利后重理旧业,1952年退休后全力以赴,续成全书。1955年出齐。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83年重印的。分为5卷,第一卷,秦汉三国。第二卷,两晋南北朝。第三卷,隋唐五代。第四卷,宋辽金夏元。第五卷,明清。第五卷明清部分最详细,篇幅占全书之半,分5册。这样全书5卷共9册。共200多万字。
写法上,以正史等历史资料为来源,选录原文,分类拟题,排比材料,明著所本,与每一时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之各方面,悉能详尽甄录。全书始于秦之统一,截至到辛亥革命清亡。旨在通观历代兴亡史实始末,识其成败得失,俾供后人借鉴。书中既有白话文论述又旁征博引二十四史原文。读者在学习时可直接接触到大量史籍原文。这是该书的一大特点。
邓之诚一生所著书大小十余种外,还写了近百篇文章。196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值得注意的是,自50年代以来,像这样以一人之力所著的200万字以上大部头通史,已经很少见了,原因多种多样,值得深思。譬如范文澜(1893-1969)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中国通史简编》)只写到隋唐五代,出了4册,后面8册是蔡美彪主持集体编写的,文笔就不如范文澜了。再如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7册,翦伯赞(1898-1968)主编的《中国史纲要》4册,白寿彝(1909-2000)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都是集体结晶。其实,个人写书和集体写书各有利弊,二者不可偏废。集体出书集思广益,速度较快,但有时会出现体例风格水平不一致等问题。个人出书是慢活,有的甚至要花毕生心血,但出过不少精品。就拿“二十四史”来说,写的最好的“前四史”都是个人作品。
写作“世界列国风土大观”丛书的体会
现在谈一谈本人写大部头书的体会。拿自己与先贤比较,是不是有点不够谦虚,有点狂?其实我今年已年届七旬,已达到甚至超过上述几位去世的年龄,写作也已30多年,成就不敢说,但辛劳不比上述诸位少。正是为了总结自己,我才寻找了解古今学者的写作情况,写出了前面几位的介绍文章。我发现,著书的酸甜苦辣,在很多方面,都有同感。
说说我自己吧。那是1987年,我在汉堡大学经济系,以外国留学生第一名的成绩,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生资格。
可是我始终静不下心来读博,想一想,自己已经快37岁了,还没有一份正式工作,我有责任养家啊!师友们告诉我,在德国工作不好找,特别是大龄的学者。如果读完博士,就40多岁了,前途很茫然。
此时正好德国一家社会医疗保障机构招聘专业人员,从事经济管理软件的研发;而这正是我就读汉堡大学的专业方向啊!我心动了,辗转反复,考虑了好几天。决定还是抓住这个机会,工作要紧。没有经济基础,搞研究、搞写作,都是一句空话。于是前去应聘,脱颖而出,当年6月份开始正式工作。
就这样,我放弃读博,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涯。这样的生活安定但又有些平淡。既然不读博了,干脆就搞业余写作,让生活更充实,让生命更有价值。
说干就干,定下目标写一本《今日汉堡》,解剖汉堡这个“麻雀”。于是我搜集材料,大量阅读,实地考察,做了精心准备,前后用了三年多(一半时间读书准备,一半时间写作),才写成这本介绍汉堡方方面面的书稿。对德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今日汉堡》的成功,鼓励我再接再厉,动手写第二本书——《德国州市概览》。当时德国刚刚统一不久,华文界需要了解全德国各地的情况。有了“德国学”的基础,加上走访东西德各地,搜集第一手材料。经过一年多就完成了这部作品。这本书1995年出版后各方面的反应也不错。德国国家图书馆还把它收为馆藏书籍。
这两炮打响后,我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考虑有系统地编写一套《世界列国风土大观》丛书。写法接近于地理志、地方志。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修志的传统。从《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到各种地方志可谓汗牛充栋,更有作者辑录历史资料和亲自考察后写下的著作,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但是关于域外情况的著述,相比之下,稍嫌薄弱,像《大唐西域记》这样的著作,似不多见。自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外国的长处,以对付外国的侵略。于是,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徐继畲编写了《瀛环志略》。这是我国学者编写的最早的两部世界地理著作,对当时的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两位并未出过国,没有实地考察过,完全是根据资料编撰的。
当时,国内出版过一些介绍各国情况的书籍,或是把一个国家作为整体,介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或是介绍旅游热点,但是全面介绍某一个国家之内各地方各城市情况的书籍还不多。有感于此,我准备在实地走访和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这套丛书,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为读者了解外部世界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目标是先介绍当今世界最重要发达国家,即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在和俄罗斯。
《德国风土大观》介绍16个州和100多座城市的情况;
《英国风土大观》介绍4个地区和60多座城市的情况;
《美国风土大观》介绍50个州和100多座城市的情况;
《法国风土大观》介绍22个大区和70多座城市的情况;
《日本县市大观》介绍47个都道府县和50多座城市的情况;
《俄罗斯风土大观》介绍89个州、边疆区、自治区、共和国和50多座城市的情况;
《意大利风土大观》介绍20个区和30多座城市的情况;
《加拿大风土大观》介绍13个省区和20多座城市的情况。
为这套书拟定了体例。每本书里,先用一章篇幅介绍该国的国情、简史、气候交通和城市概貌。然后分章介绍该国各地的情况,举凡历史沿革、山川地理、经济交通、科学教育、风土人情、地方传说、名人轶事等,都在叙述之列,对于各大都市和各地特点尤为重视。书中地名等均附有原文,书末附有地名中外文对照索引。
前3部完成后,我向几家出版社投稿,得到了中联部所属的当代世界出版社的回应。该丛书纳入了出版计划,到2001年底8国9本(美国分美东美西)均出版。丛书圆满完成,出版社很满意,又约我撰写了《澳大利亚风土大观》和《中国台湾风土大观》,到2003年出齐。 这样全套就达到11本,合计共275.4万字,3393页。这一套书从开始酝酿到出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写这套列国风土类作品,我的体会是:
写作要有兴趣,内容要符合自己的爱好,不要有功利目的,这样写作才能持久。我自己喜欢史地外语,喜欢旅行,所以选定列国风土类作品,作为写作重点。
介绍各国风土,要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作为海外华文作家,要充分利用旅居国外便于旅行的条件,利用自己的外语和资料优势。
(1)、尽可能多旅行,积累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为了编写这套《世界列国风土大观》,我每年都要出去旅行。生活在德国,旅行最方便,到英法意俄美加国家都比较近便,只有日本稍远点。上述国家我全部都亲自去过,多数去了不止一次。
(2)、为了介绍世界各国和西方文化,还必须搜集和阅读大量资料。多年来,我搜集的图书资料超过一万册,其中中文书籍5千多册,期刊上千册,涉及多个语种的外文书籍5千多册。包括各类百科全书、地图、各种外文词典、年鉴、统计手册、地理书籍、导游材料、画册和许多政府出版物。就连报纸也不放过。发现有用的材料就立刻剪下来,分门别类放起来,以备写作时参考。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在因特网发达的今天,书籍资料的搜集仍然是必要的,特别是第一手资料。
(3)、发挥外语优势。介绍国外风土正是使用外语知识的广阔天地,写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前,都要阅读大量各语种的有关材料。只有这样,内容才写得翔实、准确。写作的时候,地名、名胜都要附上原文,以便对照。德语是我在德国工作生活所用的语言,我在中学学的是俄语,大学学英语,还参加日语班学了一些基本知识。来德后又学习了有关法语、意大利语知识,可以查资料。这些都在写作中发挥了作用。
(4)、从历代名家作品中汲取营养。如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康有为的《列国游记》,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邹韬奋的《萍踪寄语》都是我喜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史地价值。
(5)、写作关键在于挤时间,在于持之以恒。世界上的人有穷有富,有高官有平民,境况很不相同,但每个人一生所拥有的时间(预期寿命)大体上是相同的。能不能做出一些成就,主要看你是如何安排利用时间的,正如鲁迅所言:“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我们的生命。”
我对于时间的运用,每天读写了几小时,都有记录。哪一天因事没有写,就要找时间补起来,因此我安排时间是按周而不是按日计算的。过去上班业余写作,每周写20小时。如今不用上班了,规定每周40小时,写作字数要过一万字。实际上生活中各种杂事,各种干扰是很多的,要想长期保持一定的速度,就非得靠毅力和恒心。除旅行外,我只要在家,一般都能达到预定的写作量。这叫数字化管理。
有了“世界列国风土大观”丛书的写作基础,2004年起,我开始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合作,为世界分国系列地图册撰写文字说明。先后完成了15本,除了上述写过的国家外,还增加了印度、埃及、南非、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北欧、新西兰等国的地图册。这样我的问世作品已涉及到所有五大洲的主要国家。
随着以上作品的完成,我的目标又有扩展,就是把全世界基本写一遍。迄今,我已先后去过105个国家,可以说比较重要的国家差不多都去过了。写作量也已超过1000万字,出书40余种,几乎都是史地传记类。我相信,旅行过百国的人不会多,码字过千万的人也有限,同时达到这两条的人就更少了,而我做到了这两条。别无他窍,全在于勤奋执着。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写出更多介绍列国风土的作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