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走向何处?
黎在珣
好多年前就听说,高职学校和一些效益不好的中学教师收入与他们每年招收新生的数量挂钩。这样一线教师常常既要上课,又要抽时间去营建各种关系,否则收入就会比别人少一大截。
因此,春节一过,许多高职学校的教师就奔向周边数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薄弱中学抢生源;而且向那些中学教师许诺每推荐一个毕业生就可以得到几百元的回报。这样,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学生被教师游说到那些办学条件很差的高职去就读。
差不多是在同时,我还听说,高中与初中分离后,一些地方的高中为了招到更多更好的生源,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各初中学校的毕业班班主任和校长,其中所用的手段就不单是给予经济回报,还有其它许多的,如那些规模大的校长仅凭充足的生源就可以将不合格的关系户调进高中。
现在终于看到了受利益驱使引出的闹剧:9号上午,襄樊一中和三中的20多名老师在襄樊市第三十七中校内,为了争夺生源在数百名初中毕业生面前大打出手。目睹此景,学生目瞪口呆,家长摇头不止。(http://www.cnhubei.com/news/ctdsb/ctdsbsgk/ctdsb12/200807/t368669.shtml)
为了那么一点利益,竟在数百名学生和家长面前打群架,将来如何面对这些可能成为自己学生的孩子?
我预计,要不了多久,我们目前那些还高高在上的二本一本高校的教师也会奔向各地大力宣传自己的学校,去争夺并不很充裕的生源。到那时,也许打群架的就不只是限于中学教师,为了生源不同学校的教师打群架也许会成为大中小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教育的问题当然不只是以后做教师的要到少林寺、武当山等名山去进修武术功课,还在于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用很偏窄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
从学生、家长到学校、社会对分数的过分追求,将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和学生黄金般的青春年华都牢牢箍在那几门必考学科的不一定科学的训练上。大部分孩子差不多从进幼儿园开始,经过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能力就被限制在将来要考察的那几门功课上。学校和社会也基本上是凭借那几样功课能力(实际上是考试能力)的强弱来评价学生的优秀与否,来决定他们进什么样的中学和大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从事的职业,和他们未来事业起点的高低。而那几样能力准确地说是考试能力也只是人类已知众多能力之中的一小部分,还不包括目前没有被发现的人类能力。国外著名大学就会拒招高分学生,正如哈佛招生院长所言:“学业表现非常重要,然而,其他因素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
不管是为争夺生源而战,还是师生对分数的过分热衷,都源自对利益的追求。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让我们目光近视,让我们许多人不能思考未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付出的必然是长远的代价。
我不知道人们是否能够从下面这则看似无关的资料(中国西部网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
●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
●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
●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城市和农村癌症死因差异凸显城乡差别之痛
●过多资源用于中晚期患者治疗而忽视了预防
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从中国人群的吸烟流行状况来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例。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农村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这实际上是政府为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方面的失误埋单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与公众健康发生激烈冲突的不仅是烟草业,更有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产业力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