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都在谈论科学思考方式很重要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科学思维是如何而来的问题
最近科普界突然刮起一股“科学思维比知识重要” 的新观念。个人很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觉得这是科普工作倒退的一种表现,甚至是很多从业人员为自己专业素养不够而找出的托辞,以寻求心理平衡,或为自己寻求发展空间。
那么,为什么这种科学知识不如思维方法重要的观点为何日渐流行起来呢?我想主要有如下一些原因。一是由于科普日渐流行,资金支持加大,很多文科或专业素养不太强,但也想做尝试的人,他们会寻求心理平衡,极力宣传知识并不重要以提升自己在业内做科普的资格;二是随着中国现在信息传播太快,人们获取信息中错误信息和谣言太多,一些人把科普简单地与辟谣关联起来,自然而然多数人就会形成科学的反思能力更重要的观念;三是现在网络上知识已经汗牛充栋,只要网络上一搜就有能找到,然而一些应景的即时性新闻充满了不完整信息和垃圾信息,难免一些科普工作人员觉得现在改善人们甄别能力和思考能力比传播知识更加有用的看法。以上几点确实很容易让人有传播知识并不如培养科学思维方式重要的感觉,也正如古语里所说的渔比鱼重要。
毫无疑问,科学思维和精神在科普中确实重要,优秀经典的科普大多也包含着科学史和思维方法,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知识的重要性也不能被否定。换个角度想问题,科学思维是从何而来的呢?若是没有相当量的基础知识,彼此之间就没有沟通的前提,科普不就成了鸡同鸭讲了吗。换言之,有了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你才能发展出具有批判性的科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思维是基于认识的增加而慢慢构建起来的。没有充足的基础背景知识,无论是理解问题还是提出问题能力肯定都是不行的,最终只会培养出抬杠诡辩之人,而非理性思考求实证的人。这个现象在当下显得极为严重,也正如杨绛所言多数人本质上就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系统性知识严重缺乏。
基础科学知识的缺乏不仅体现在公众身上,科普人员身上,而且体现在专业学生,甚至是研究人员的身上。现在很多博士,科学思维到有了一点点,甚至还发了SCI论文,但知识面窄得要命,除了自己那小个方向就几乎不知道。待毕业后又进入大学,这怎么能教书育人搞得好?又怎么能交叉融合搞创新性研究?研究型博士尚且如此,科普工作人员就更不用说了,何况乎有不少自然科普人员是从新闻或传媒类专业进来的,平均基础更差,更加彰显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好的科普该怎么做?优秀的科普工作者又是什么样的呢?分析一下那些经典的科普作品,如《眷恋昆虫》,《自然科学文库》等,它们不仅拥有庞大的科学知识素材,而且融合了很多人文艺术,探索细节和思考方式的内容。想做出优秀的科普是极为不易的,想想看我们这些年也没啥公认的大牛科普作品。我们科普事业虽然表面繁荣,但科学摄影,文稿撰写,科学绘画等专业人才其实是不多的,专业的科学记者培养也少得很,都是文科生挑担子,科学基础薄弱是必然的。现状如此,恐短期内也难以改善。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即便做不到,我们内心得清楚好的科普工作者当是什么样的。好的科普工作者首先你得有庞大的基础知识,写那类科普你事先得做大量阅读,建立起整个专业发展的历史观。等你有了相对体量的基础知识,对前沿充分了解,待你做科普,简化与优化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解,才能游刃有余,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做到精炼而有趣,入耳入心。只有你拥有了庞大的知识面,你才能有选择性地传达有趣味性的知识点,而且系统地分析每个知识点,每个术语在科学史上的价值,故事才能展现出科学的思维;此外,对于大家都热衷的热点科普,只当你拥有庞大的知识库,你才能判断那些社会热点问题和争论问题,才能传达出新颖的观点。举个例子如土鸡蛋是不是比洋鸡蛋好的主题,你得对鸡的种类,鸡的习性,鸡的养殖和老百姓对鸡蛋好坏的评判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对论文的质量有评判能力,才能做出好的科普文章。很多热点问题本身就很复杂,融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问题,不少写科普之人自己本身就不太懂,越解读越混乱,写出的文章读后让人愈发一头雾水。所以建议新手还是含蓄一点多选择些传统题材,别去瞎凑热闹,说句实话,热点科普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否则不仅科普做不好,反而给社会添堵添乱。
最后,我想说科学思维培训在科普过程中确实挺重要的,但是你要连基础科学知识都没有的话,哪来的科学思维。懂得多说的浅显和懂得少说的简单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作为科普工作人员,首先要懂得多,越多越好,越博学越好,当你知识足够多的时候,当你对前人的努力足够尊重的时候,你的故事自然而然就会传达出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否则,空谈思考方式不过是空中楼阁,眼下安慰安慰自己尚可。长远来看,终究会造成自己先天不足,反害了自己的科普生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