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近十年,再次访问美国,感概颇多。少了些大学时代的羡慕嫉妒,多了些走马观花下的根源思考。
此次路经芝加哥前往圣路易斯的密苏里植物园开会,接触较多的还是生态、植物与科普教育类的内容。虽然接触的内容不如十年前的多,但多少也有些感悟。对比十年前前后后的思考,诸多话题纭绕心头。大学时虽偶尔写点日志,但多感情少见闻评论。十年之后,感情少了,意见多了。如今,着实值得回顾一下十年前的旅行见闻。
十年前的大学三年级假期,曾到克利夫兰远郊区的Oberlin学院,参加名为“全球化与地方化” (Globalization VS localization)的短期学生交换培训。时间不到一个月,但课程安排极满,第一天室内理论学习,第二天便出去实地参观学习;或早上上课,下午野外参观学习。内容从环境设计、伦理、宗教、技术、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垃圾填埋,到建筑设计、保护区管理、水污染、垃圾回收填埋、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等等极为丰富。虽然当时懵懵懂懂,很多内容听不太懂,单从课件和见闻上,还是非常震撼。
抵达教科书上的经典环保建筑
大学专业英语用书《人与环境》(Living in the environment)中曾经讲述过一个友好型建筑设计的案例,讲述一栋非常牛的楼,不仅可以自己发电,一切能源均可做到自我获取。这栋楼的所有材料都是环保材料,采光很好,楼内外的水生植物与窗外的小湿地景观构成一个自我循环净化的水系统,厕所里冲出的水经过沉淀、发酵、过滤、去养分、水生植物净化、以及各种处理以后,又从新流回厕所外的饮水机上。整个过程均被展现出来,当时简直被惊呆了。这就是欧柏林学院著名的Adam Joseph Lewis中心,由著名的环保主义运动者David Orr教授设计建造。当时是美国最早的环境友好型建筑,开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的建筑设计先驱。
我们上课交流的地方主要便是这栋赫赫有名的环境中心。当时并不是很了解环境设计,也并不了解世界环境领域前沿,只是迷迷糊糊的在这栋楼里上了二十几天的课程,感性地了解了这栋楼。印象里,楼里教室的课桌是用玉米压制而成的板子,说若是发生灾害,被困期间可充饥活命。楼内有一学术的艺术设计,一些丝线组成的黑球,模拟煤炭发热提供能源。玻璃外种植的都是节水的景观植物,可以大幅度减少景观用水,而楼内的大海芋装饰则不仅美观,而且可用来净化污水。楼外有个储藏用的辅楼和停车场,顶上是太阳能帆板,可提供楼内的供暖和电力。整栋楼设计上都采用的节能节水和最大限度采用自然光的理念,而且使用的纸张和各种材料都是可循环可降解的材料,另外还配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检测仪,即使自动调节温度,减少能耗,并告诉屋内人员生态耗能多少。楼内还兼顾科普,各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学故事,特别是污水处理循环过程,基本都展示出来。牛的不得了。
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友好型建筑设计展示中心,友好型建筑的理念还得到了克利夫兰市政府的响应。项目结束前,我们还拜访了克利夫兰市城市规划中心,参观了克利夫兰政府建设的友好型廉租房社区。克利夫兰作为曾经污染极为严重的城市,河流点火竟燃烧了近一个月的地方,已经在践行环保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另一个理念是以医学和医院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鉴于当初不太了解,大学期间也没听过这些理念,只觉得实在是如梦如幻一般。时过境迁,十年之后,美国又建设了一大批生态环保型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博物馆植物园和科研中心采用这一理念的比较多,如著名的加州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如今,虽然生态环保型理念尚未在中国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也有一些例子出现,无论是一线的北京和上海,或是三线的昆明,都开始出现绿顶,环保的建筑了。国内大拆大建如此激烈,农村新房改造更为迅猛,环保型建筑理念若能在大型媒体上有所普及,自当功德无量。
遇见DavidOrr,了解环境教育
赴美之前,虽然专业学习也挺认真,但知识储备还是略显粗糙,很多人和事都对不上号。抵达欧柏林的第二天,意味秃顶的教授给我们讲课,只记得他目光炯炯有神,说他设计建造了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建筑Adam Joseph Lewis中心。后来学习环境教育历史,才知道David Orr其实是北美极其著名的环境教育专家,也是当代美国环境运动的大儒之一。他不仅推动了环保建筑设计理念的流行,而且提出了生态素养(Ecoliteracy)一词。他著书立说(Ecological Literacy 和Earth in mind),四处演讲,推进美国环保运动,深思环保与社会的关系,把环保中传统的意识培养和教育活动,提升到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生态素养(Ecoliteracy)是环境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其意义大致与中国当下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相当,但生态素养更具学术意味,生态文明则多一些政治意味。大学毕业之后,我读取了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硕士学位,对环境教育中诸多经典术语颇有感悟。每当在思考环境意识和文化建设的时候,便觉得Ecoliteracy一词精妙,它表达了我心中所想但却难以言表的东西。可惜当时还很无知,并不认识David Orr教授,也未上去主动交流交流。它的著作似乎也没人翻译或引入出版过,但在今日中国极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刻,还是非常值得研读研读的。国内一些环境建筑设计机构或环保思想研究机构也可与之交流交流,请他来做做讲座。
上海案例的尴尬
中国人出国之后通常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彻底被美国征服,一心崇拜美国诋毁瞧不上中国,朝思暮想的移民;另一种是如做梦一般旅行之后,逐渐更加热爱祖国(或许是想中餐导致的),开始思考中美差异,沥青障碍,回国后逐渐改善,一步步提高自己。然而,在美国博物馆等看到丰富的国宝,或看到一味诋毁中国的书籍,多数人相信还是非常痛心。对于很多听不惯负面消息,乃或尚无阅历的年轻人的人来说,甚至是有关中国的负面科学故事,也让人感到尴尬。十年前的我便遇到了这样的场景。
课程中涉及到环境问题中的污染源。我们先后参观了美国农田冻土与水土流失、河流化肥污染、河口湾生态湿地等地方,然后回到课堂上分析点源和面源,其中一位老师便讲解了上海市治理酸雨的案例对认识污染源的重要性。他举例多长幻灯片和数据图,展示了上海早期在治理酸雨的时候,错误地将酸雨的原因归结为百姓烧煤的面源。经过多方改造煤炭使用,并未取得成功,后再次查证才发现最大的源头来自火力发电厂的点源。污染关键源头的确定无疑是制定有效政策的第一步,是采取措施的先决条件。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竟然出此错误,当时在课堂之上觉得无比尴尬与难堪。作为中国学生,我们不仅不了解自己的环境问题,反而是老外来点醒我们,当时真是觉得丢人呐。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这种感觉就慢慢淡去了。现在的我,无论从什么渠道从任何人嘴里,只要能客观地了解中国的事,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自己的问题,更应该积极面对,而非死皮赖脸地搪塞和狡辩。美国之所以强大,还不只是其经济的强大,科学与思想,乃至对任何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珍重,广开门路的反思能力和多元的创新能力,才是最牛的,才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正视中国现阶段的历史与成绩,上海着实没什么好尴尬的。失败乃成之母,科学便是在错误堆中前行的,我们正视错误即可。
从宗教与环境到环境思想研究
在短期实习期间,除了环境设计建设,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主题,恐怕就是宗教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天来上课的老头竟然是研究宗教的,他絮絮叨叨给我们讲解世界范围内古老的宗教思想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宗教如何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现代宗教当如何演变,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等等。在此之前,似乎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思考过宗教文化在环境中的作用,特别是宗教作为最贴近人民的文化思想,它曾经作为思想,与现代保护思想一样作为新的思潮,它是如何进入人心的,又是如何进化的,产生了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佛道释三教并存,环保思想久远,环境问题极为糟糕的中国来说,理解、研究每个人群和民族的古老环保思想,挖掘思想,保存古老的先进环保理念非常有意义。这次减短的经历,可能也是后来激发我对环保思想探究的原因之一。
云南具有非常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利用古老的宗教信仰,保持古树,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仍然能够保留下一块森林,一个山头,这种行为似乎是不合理的。从行为学的角度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我们现在的环保运动大致是这样的一种模式,要交给孩子和公众更多的知识、增强环保的意识,然后慢慢改变环境。这是知识—态度(意识)---行为的一种模式。显然这种模式并不是很灵验,只是培养了一大群光说不做的环保伪君子而已。然而,若是研究某民族或某地区的保护思想,你就会发现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它们具有环保的行为(保护森林、省电节水、不浪费、生态足迹很低等),但他们懂的环保知识很少,意识也很低,与现行的生态文明,生态意识培养模式决然不同。
比我我所研究的傣族,就是自古非常重视森林保护的民族。一句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古训”包罗了人与自然的众多关系,这句话在现在经济冲击面前,是否还有效?是否能够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尴尬局面?对于傣族,什么样的环保宣传或生态建设才能与之文化相结合,并发挥作用。傣族在经济上已经取得较大发展,但从周恩来总理70年代的叮嘱至今,现代环保思潮与傣族社会并未融合,过渡捕捞、频繁盗猎、过渡开垦、滥用农药、资源丧失等问题愈发严重。这到底是怎么了?一方面傣族人几乎人人能将古训脱口而出,另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又无处不在。到底是古训没有包含现代的环境问题,傣族社会缺乏应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智慧,还是西双版纳的傣族社会进入了公地悲剧的恶性循环?还是人类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法协调的窘境。宗教和少数民族环境观,让我思考良多。
图书馆建设
十年前到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参加暑期短期交流培训,实乃得益于该学校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关系。欧柏林学院是美国众多新颖思想诞生之地。早在1881年,几位神学院学生创立基督教会到中国山西传教,后因义和团迫害,不少人死于山西,因此欧柏林学院的学生与教会于1918年成立了陕西帮,立志于促进美洲与亚洲的文化交流事业。山西太谷出生的大富豪孔祥熙,早年因教会人员帮他治好了腮腺炎,对基督教产生好感而入教,后被选派到欧柏林学院留学。毕业后回到山西太谷,续办铭贤学堂,追念死于义和团运动的各位先贤。之后“山西”协会,每年支持亚洲学生到美国短期实习,增长见闻。
或因欧柏林大学与中国人有渊源之顾,该学校图书馆在四楼建设了一个中文图书室,室内自古至今各种经典古籍,从四书五经到文化苦旅,各种资料齐全,实在惊呆了远去的中国学子。在如此偏远的学校,竟然能建设如此豪华的图书馆,而且各层功能不一,图书众多,让人惊叹。相比,我们的图书馆虽然楼宇硕大,但藏书少的可怜,而且能不能分出一个区域,陈列中国之经典,展出世界文明的思潮,给初入大学的迷惘学生一点指引,让大家珍视中国文化,理解世界思潮,如此图书馆,方才能称之为大学图书馆。
另外,欧柏林学院还有另外两座图书馆,其一是专门陈列科学书籍的。进入科学大厅,各种科学新发现,动植物标本,科学文化T恤杉、海报等装饰得很精美(第一次看到),其中还有人给我们讲解,这件T血衫上是什么故事,是哪个实验室的科学发现等等,科学文化浓厚。不像我们的实验室,要么冷冰冰的像个仓库,毫无科学文化;要么傻傻的炫耀着发了什么文章,完全不顾研究了什么东西,发现了什么真理。科学中心专修非常好,里面各种各样的报刊和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羡慕不已。
现在回想起来,美国的图书馆建设更加令人羡慕。我们要么太老,图书缺乏,管理落后,总是简单粗暴地将经典与糟粕并列,或者氛围冷冰冰的,极不受重视,进图书馆如入停尸房一般。
再者,中国实体书店越来越少,如昆明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像样点的书店几乎濒临倒闭,其濒危现状比熊猫还老火。或有几家,也是充满各种心灵鸡汤、成功学和教辅材料,完全把没文化的土豪逼格展露得一丝不挂。还有就是,专科类书籍和中国地方性书籍极为缺乏。如科普或植物学,中国之巨大,没有那个图书馆或图书店,即便帝都科学之书籍也是少之又少。而很多人口超过30万的县城,地方性书籍少的可怜。中国的县份简直就是文化沙漠啊。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却如此贫乏,特别是能够激发热爱家乡,热爱乡土的东西几乎没有,这实在是一种耻辱。
震撼的科普设施
旅美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我们不仅参观了众多的图书馆、科学中心、博物馆、保护区、垃圾分拣填埋中心、有机农场等。由于欧柏林与克利夫兰较近,我们还去参观了克利夫兰的各种博物馆,科学艺术博物馆、摇滚乐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动物园,最有意思的是见到在动物园看到了彪悍的食人鱼。
我们参观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美国人确实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它们的走廊、过道、门窗、玩具、标本展览、书店、衣服、建筑设计等等,都包含了很多科学的符合与故事。走进其间,能让人感受到科学昨天和历史和今天的传承。或许这些东西并不算真正的科普,但其功效可能远大于科普。科普或许更加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但科学文化则包罗万象,比如科学精神,对科学家和科学人生的崇拜,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若能把科普与科学文化建设巧妙的结合,让学生为学校,让市民为城市,让公众为国家的科学探究深感自豪,创造一种真正的科学文化氛围,那才是值得骄傲的科学国度。
科学不能只是搞论文,在搞研究的同事还应搞好传承,做好教育,创新科学文化。凡与科学沾边之人,吃这口饭之人,需谨记“传播展示”的理念。如同我们版纳植物园,诸多人员心中便有一种畸形观念,认为科普就只是科普人员的事,与我们无关。如此概念在中国诸多科研院所、大学和各种机构非常流行,断是不入流的想法,当逐步去除。我们要明白,与别人交流,多方式展示科学成果,不仅利人,长远看还是利己。
特别是现在中国当了土豪之后,开始瞎撒钱,更是应当引起重视,全体努力开启一个全新的科学知识传播新时代。
古怪的AMISHI人:美国的乌托邦,美国的桃花源
在离欧柏林学院大约2个小时左右距离的地方,住着一群“古怪”的人--- Amish people。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驱车访问了这群人,并到村长家做客,听了听村长对他们自己的介绍。起初,我们并不了解要去干嘛,拜访的人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按部就班,随着团队出发。车驶出小镇之后,穿过一大片上下波动的草地农田,直达Amish人驻地。
然后带队老师沿途开始给我们介绍,Amish人的生活习惯。首先Amish人不用电,电灯、电视各种与电相关的东西一律不用。Amish人不用汽车,他们出门都是赶着马车,行走在车水马龙之中,非常独特。Amish人还不用化肥,完全是利用有机肥,牲畜粪便等来给农田施肥,Amish人还不打化学农药,他们的庄稼和农产品都是有机产品。窗外,我们还看到了挂在房屋外晾晒的衣服。带队老师解说道:“Amish人手洗衣服,然后挂在户外自然晾干。既节省能源,又节约用水”。
转眼间,我们看到了一座教堂,恰好是放学时间,一位身穿传统服饰的女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出来。眼前的景致仿佛回到了欧洲的十八世纪,回到了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场面。Amish的孩子们到教堂中接收传统教育,保持着古老的服饰、生活习惯、信仰和教育。到了村长家,我们参观了Amish人的农场,房屋、农具和牲畜。村长是一位大胡子,典型的Amish装束,他说他们要保持和自然的联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Amish人出门靠马车,照明用马灯,不允许与外族通婚,过着特有的生活方式,保持着生态有机的生活模式。Amish人觉得现代美国流行的消费主义是错误的,Amish人以身作则,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男耕女织,生活节俭,太阳升起的时候出去劳作,太阳下山了便回家歇息。真正的乌托邦也。
起先,至少我并不清楚Amish人是何许人也,只是后来才明白这群人真是一群特例独行的人群。据说,Amish人是从荷兰迁移到美国的,定居下来之后,不知为何便执拗起来(也许是为了逃税),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美国政府也非常容忍,无需他们交税,据说还给他们补贴。他们也对自己生态有机、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引以为豪,并艰难的维持了下来。
在美国参观学习期间,虽然听说Amish人如何了得,但我并无太多钦佩之情。当初的印象是,这个没什么嘛,和中国农村的生活差不多,甚至还没我们那里的人节省呢。Amish人的土地多,一家人的土地是我们一个村庄几百户人家的面积。后来与人探讨,查阅资料,才明白Amish人其实很了不起。他们在美国这样一个物质社会中,能够抵御住诱惑,坚持简单自我,贴近自然,低能耗低流通的生活,生态足迹极低。AMISHI 人的生活模式,可谓是梭罗《瓦尔登湖》式的追求,从人与环境的角度看,确实到达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的至高境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谓真正的美式乌托邦,美国的桃花源纪。
Amish人的生活方式,乃或现代美国人崇尚的生活方式,其本质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也是中国人道法自然的至高追求。在美国,很大大城市日渐出现空巷的情况,有钱人都迁往乡下,种菜养鸡,栽花种草,追求生态有机,宁静致远的淡泊生活。即便在大城市,也兴起一股立体生态种植的思潮,这与中国很多乡村的生活模式无疑是殊途同归,趋同进化。只不过,我们正在拼弃这种生活,死命向往城市的路上,而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则反过来了而已。
中国之乡村如何保持特有的文化,是否能将宁静低碳的生活与现代社会进程完美结合?或许没有人能够像Amish人那样坚持,那样的高远,但能否避免千篇一律的世俗化,能否保持低能耗,生态环保,生态有机,节约水电,家庭小院,鸡鸣狗吠的桑梓生活习惯。这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生活、传统和文化的态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