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红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G

博文

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的构建

已有 3588 次阅读 2021-10-25 16: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 

摘要  介绍了《中国科学》杂志社自主研发的SciEngine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的功能组成,为加快实现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提供可行路径。SciEngine平台依靠我国自身技术力量,建设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同行评议、XML结构化生产管理和网络发布为一体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从如何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价值、加快内容资源国际化传播、搭建数字平台可持续运营体系和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SciEngine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和数字化知识服务建设。

关键词 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SciEngine;内容发现;结构化排版

 

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不断深层次地开发在线出版平台,结合新媒体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内容重构,从最初仅支持内容展示到自动化、多终端的一站式信息获取,为多元化出版和精准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1-2]。与这些出版平台相比,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内容资源的数字化质量不高,数字出版平台的搭建缺乏整体设计,数字内容的存储、展示、传播、交流等还没有融入到国际主流科学交流渠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产品难以形成品牌优势[3-4]。受自身期刊出版平台功能不完善、规模有限等因素制约,一方面我国科学家发表文章要给国外出版商支付大额出版费,我国读者阅读文章要支付文章使用费,导致了我国科研经费的浪费,也危害了我国科技信息安全[5];另一方面我国科技期刊为提升国际显示度,选择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办刊来拓展海外市场,但这种合作模式不利于我国期刊内容的版权归属,读者和订户资料仍然掌握在国外出版商手中,合作过程中期刊获利少、话语权低[6]。因此,建设和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数字研发技术和专业研发队伍的日趋成熟,我们已经逐步具备自主搭建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的能力。特别是20198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7],在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明确了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的任务,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国许多学会、高校和出版社期刊群都展开了相关工作。沈锡宾等人[8]结合中华医学会的出版实践,对JATS(Journal Article Tag Suite)技术标准进行了改造,引入了部分中文期刊特色标签字段,并应用到中华医学会旗下期刊的结构化出版中。张光等人[9]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优势,对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论文进行博客化处理,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传播。赵少飞等人[10]引进XML一体化生产管理云平台,可以实现期刊所见即所得的结构化排版。然而国内对于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的实践较少见于报道。

《中国科学》杂志社自主研发了符合国际学术数据交流规则和标准的科技期刊全流程出版平台(SciEngine平台)[11],搭建了灵活可配的投审稿系统,实现了基于结构化数据的自动化排版和出版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对接了国际主流期刊检索平台、学术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和第三方知识发现平台,建立了精准推送与定制阅读、文献检索与学术发现、富媒体阅读与中英文双语展现、营销推广与学术服务,打通了全链条数字出版服务,为平台内期刊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也为下一步拓展产学研转化、应用科研大数据、探索出版模式与经营模式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将对SciEngine平台功能组成进行介绍,并从如何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价值、加快内容资源的国际化传播、搭建数字平台的可持续运营体系和构建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1 SciEngine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概况

《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国家科学评论》等中、英文期刊19种,其中10种期刊先后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资助。在这些项目支持下,近几年英文期刊影响因子快速提升,其中7种刊物位居JCR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为数字平台提供了优质的内容资源。

SciEngine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是以科技类学术期刊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国际化数字出版运营平台,由SciCloud投审稿系统、XML排版系统、ACM生产管理系统以及SciEngine发布营销系统四部分组成,如图1。平台借鉴了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平台先进的数字内容管理模式,2014年立项建设,20164月投入使用,并采取边运营边建设的方式,至201812月全面建设完成,目前涵盖29种刊物共12万余篇文献资源。为满足期刊国际化数据对接和交换要求,平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布的JATS数据标准[12]。网刊发布系统进行了无后台式所见即所得的管理设计,满足了编辑部快速操作的实际需求。系统之间可无缝自动衔接,实现了一站式全流程数字出版;外部与多家第三方知名学术平台对接,将期刊内容准确推送到国内外学术搜索引擎或数据库,提高了期刊内容的被发现率,为学术期刊国际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image.png

1 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组成


2 SciEngine平台建设内容

2.1 SciCloud投审稿系统

SciCloud投审稿系统(http://www.scicloudcenter.com)在云服务建设理念下,实现了投审稿工作流引擎、表单、邮件服务和功能参数等组件式定制,可以为期刊搭建投审稿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网络设施和软硬件设备,并负责前期实施、使用操作和后期维护,期刊编辑部无需购买设备、建设机房和配置运维人员,通过互联网即可使用SciCloud系统。为保证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性能最大化,平台引入超融合设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采用PaaS层动态管理的方式进行集成,平台管理员根据期刊实际投稿量和投审稿流程定制,为期刊选择最佳存储资源和个性化服务[13]SciCloud系统提供了便捷灵活的操作,它嵌入了审稿专家推荐系统,帮助期刊自动匹配到适合的审稿人,减少编辑部维护专家库的负担,同时审稿专家通过点击邮件邀请通知中的审稿链接可直接登录审稿中心并提交意见,实现免登录快速评审。系统对接了多家学术平台,集成了学术不端发现系统、预印本arXiv平台、Researcher IDORCID和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可视化的图表分析工具、模板和报告,并支持多图表动态交互演示、多格式导出和社交分享。

2.2 XML排版系统

XML排版系统是全流程出版平台中重要的技术关键点,实现了WordLaTex格式的结构化XML转换,按照预出版、网络在线出版和正式出版的不同阶段要求,对XML结构化数据配以不同样式进行文章预览和PDF发布[14]。通过结构化排版技术,在PDF文件和HTML网页中可显示标签索引,如章节目录书签、CrossMarkDOI、公式、图表、参考文献快速访问,方便用户关联阅读。基于结构化数据,电子仓库的存储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个排版文件在结构化后分解成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文件,包括网络版和印刷版、碎片化图、表、音频、视频、文档以及从其他文件抽取的内容,为更多的数字产品应用提供了底层数据。内容辅助校对服务实现了文章的自动化加工、标引和校对,解决了稿件中容易出现的关键项遗漏、序号不连续和元数据不对应等问题[15-16],参考文献可以按照不同期刊体例进行自动排版,为系统内部之间的转稿服务提供了便利[17]。在线校对服务通过XML文件与HTML文件间的互写,实现了作者和编辑部远程在线修改和标记校样,修订的内容可以自动回写到排版文件,减少了修改过程中的时间损耗,提高了出版效率。

2.3 ACM生产管理系统

ACM生产管理系统以生产排版相关资源数据库为核心,实现了编、印、发为一体的出版流程服务平台,通过精细化的版本管理和权限管理,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规范的流程运作,为出版商和期刊社提供高标准和多元化的内容发布服务。系统在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与上游SciCloudScholarOne投审稿系统自动衔接,快速开启生产任务,管理最新录用稿件;打通了SciEngine发布营销系统,实现了稿件在预出版、网络在线出版和正式出版各阶段的自动发布,帮助期刊学术成果实时快速传播。作为内容的生产管理中心,系统根据编辑部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定制,具有易操作的流程自定义能力,满足不同期刊的生产需要。与传统纸质稿件作为生产介质相比,ACM生产系统的使用为多地线上协同办公提供了的便利。接受后的稿件由编辑部直接发送到编务中心完成内容加工,发往排版中心进行结构化转换和排版,在作者和编辑部完成校样核对后进行实时发布,生产任务明晰有序。系统对稿件的生产版本、生产时间和工作质量进行了记录,通过邮件自动催办提醒,加强了对生产全过程的管控,也为管理部门科学绩效管理提供了依据。

2.4 SciEngine发布营销系统

SciEngine发布营销系统(http://engine.scichina.com)是期刊全流程出版的最终呈现。在展现形式上实现了基于HTML格式的双语全文阅读,具有支持富媒体、精确检索、兴趣检索、虚拟文章集等功能,提升了在线阅读效果。与CrossRefWeb of ScienceCSCD数据库对接后,SciEngine平台能够实时显示文章在数据库中被引频次和原文链接,同时还与CrossRefPubMedGoogle ScholarADSarXiv进行了跨平台文献关联,帮助平台内学术成果扩大交流范围。平台支持页码制出版、连续编号出版和编码出版[18]。后两种出版形式在稿件一经录用后立即分配编号或编码,不必等到整期出版时再被数据库收录,加快了稿件检索和引用。为了满足期刊对学术内容精准推送与定制阅读的实际需求[19],平台创建了多种HTML邮件模板和推送管理服务。相关邮件推送结果报告,如打开率和点击率等,由管理员及时发送给期刊联系人,为期刊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宣传途径,扩大期刊影响。SciEngine平台打造了期刊订阅购买、机构联采和在线试读等商业服务模式,建立了供应商服务、机构服务、广告商服务,这些建设将逐步增强平台和期刊在数字出版业务的赢利能力。

3 国际化出版服务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

3.1 先进的数字出版平台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价值

SciEngine平台采用国际主流的优先数字出版来满足数字资源实时连续发布的需求,使读者用户在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到最新进展和学术成果。通过XML结构化生产和多版本发布,各种类型的出版资源碎片化到单篇文献、章节、知识点、单个图表,分类存储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对碎片化元素进行内容整合、重组,生成不同形态的产品,使内容资源高效聚合和学术内容价值最大化。基于Solr搜索引擎技术,平台提供全面的检索功能,支持按出版商、出版物、主题、关键词、资源相关性等多维度的组合条件查询,并可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检索和多语种检索,提高检索结果的精确性,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发现所需碎片化资源。为了保护版权和服务作者,平台提供用户分级、PDF水印设置、时间戳等安全服务,为注册用户提供全文浏览、文章收藏推荐、兴趣关联阅读、主题订阅、在线购买等定制化服务。

3.2 与国际主流平台对接,加快内容资源国际化传播

积极与国际主流平台对接,是加快内容资源国际化传播的重要途径。SciEngine平台采用中英文双语页面切换,中文版学术内容可在英文界面下阅读英文摘要。通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XML结构化内容数据、符合国际数字出版生产规范的管理系统和支持双向数据流动的网刊发布营销系统,平台创建了从作者投审稿到最终发布和个性化订阅的一站式全流程数字出版服务模式,便于第三方数据库和学术机构直接跨平台采集数据。《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两本中文刊在SciEngine平台出版,先后被ScopusESCI两个国际数据库收录。被ESCI收录后,仅用20天科睿唯安便完成了对近3年文章元数据的提取,快速展示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为了能与更多国际主流平台对接,系统预留了标准接口,让第三方平台通过数据实时交换,达成业务合作关系,为我国科技期刊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支持。

3.3 搭建数字平台可持续运营体系

我国数字出版初期阶段采用的是把纸质出版物简单地转换成电子版,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或者授权给技术提供商来获取微薄的收入,但这些却不能真正为出版单位带来良性收益[20]。随着互联网出版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网上银行实时支付等金融服务的安全环境得到保证,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出售内容、发布广告和提供信息服务来实现赢利变得切实可行,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能够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内容提供商、期刊编辑部、主编、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个人和机构用户、广告商等主体之间开展有效协作,帮助传统出版社直接进入数字出版价值链的终端,提升核心竞争力。平台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如虚拟专题集、文章集和产品包等新型数字内容复用,满足了读者的实际需求和良好的阅读体验,通过线上订阅、产品包捆绑销售和差异化网络营销等途径,使付费阅读成为用户的自然选择。

3.4 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为加快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管理,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出版单位必须建立和培养专业化的数字出版队伍,要在原有编辑和生产队伍的基础上重新进行顶层设计,不断吸引人才和改造现有团队,为有兴趣并致力于数字出版的人才提供培训实践机会。数字出版部门人员可以入驻编辑部实地工作,学习期刊出版流程和业务,加强与编辑出版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策划和研发产品。出版社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推动传统编辑积极进行观念转变,逐步将融合出版的思维贯穿于数字出版服务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出一支从需求策划、技术研发、测试运维,到生产加工、数据发布、营销推广的新型数字出版服务的专业型人才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旺盛的数字出版需求,助推出版社数字出版全面转型。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杂志社自主研发的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即SciCloud投审稿系统、XML排版系统、ACM生产管理系统以及SciEngine发布营销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并从国际化出版服务的角度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提出了思考与建议。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益,未来我们将继续建设以自有高水平期刊群为核心的内容资源集群化运营平台,进一步加快提升国际化数字出版公共服务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为科技期刊提供全面的出版、咨询和评价服务。

参考文献

[1]      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 国外科技期刊的在线出版:基于对国际性出版商和知名科技社团网络平台的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948-953.

[2]      翁彦琴,王雪峰,张恬,等. 科技期刊新兴增值服务模式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6)635-641.

[3]      龙秀芬,吴惠勤,曾莉,等.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5)253-256.

[4]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 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5]      中国科协聚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J]. 科技传播,201810(08)3.

[6]      商建辉,王建平. 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国际化操作策略探微[J]. 出版发行研究,2012(09)77-79.

[7]      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 (2019-08-16) [2019-12-09]. http://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html

[8]      沈锡宾, 李鹏, 刘冰, . CMA JATS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出版中的三年实践总结[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 29(03)248-252.

[9]      张光, 白雨虹, 刘文武. 利用XML技术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8(6)565-569.

[10]  赵少飞, 陈辉. 基于XML一体化生产管理云平台的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优化实践[J]. 编辑学报, 2018, 30(06)627-631.

[11]  严谨,王志欣,彭斌. 发挥集群化办刊优势,推进专业化团队建设[J]. 科技与出版,2019(1)85-89

[12]  JATSJournal Article Tag Suite [EB/OL]. [2019-12-09]. Https://jats.nlm.nih.gov/

[13]  马岚,谭伟. 云计算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与安全问题[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30-133.

[14]  白杰, 杨爱臣. XML结构化数字出版的特点与流程[J]. 出版广角, 2015(05)28-31.

[15]  侯修洲,黄延红. 基于VBAWord文档XML结构化标记方法[J]. 编辑学报,201729(5)471-474.

[16]  侯修洲,黄延红. 基于逻辑原则的科技论文自动校对方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9)920-924.

[17]  侯修洲,黄延红. 基于CrossRef数据库的参考文献自动加工及XML标引方法[J]. 编辑学报,201729(1)70-72.

[18]  侯修洲,黄延红,郭媛媛,等. 科技期刊六位码编排体系及出版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68-171.

[19]  郭媛媛,黄延红,侯修洲,等. 通过邮件精准推送实现学术论文高效传播[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227-1231.

[20]  初景利,韩丽. 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J]. 科技与出版,2018(5)13-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86-1309413.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9年第8期出版“小行星探测动力学与控制”专题
下一篇:中科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服务升级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2 王启云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