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王德华老师的文章“学术独立是年轻学者的一个首要目标”,深有同感,我1998年底博士毕业离开母校和大名鼎鼎的导师,机缘巧合去某大学做了博士后,2001年春天出站后到北大微电子工作,算起来正好十年了,当初离开鼎鼎大名的导师,博士后出站离开得心应手的环境,我选择的是一条看似艰辛和曲折的路,这十年来作为小土鳖,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经历了从一个初入门的教师到一个有相对独立方向的教授的成长,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开始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尊重。做为一个过来人,这十年里我经历了内心的成长和能力的锻炼,这十年的经历也是较为幸运的职业经历,我总结如下几个年轻人在学术独立中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
1、加倍努力,不要抱怨:因为脚下无根,所以很努力,比别人付出的多,有一个学生问关于女生发展的问题,我说在工作上不分男女,只有工作成绩,这十年来我出差超过其他同事,加班也一样不少,只要是工作需要的,我都尽力去做,不抱怨,不强求,积极进取;也有不少来的早和条件好的同事最终被淘汰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工作不够努力,抱怨多于努力,几年下来就逐渐落后了。
2、团结他人,精诚协作:其实刚到一个新单位的时候,都有不适应和不协调,即便是我这样性格开朗的人,也难免有些误会,但是只要心胸开阔、积极团结他人,多与他人合作,在工作中表现出诚意和能力,最终会得到大多数的支持。
3、敢于挑战,不惧权威,这也是最重要的,无论哪个场合和国内国际会议,我几乎都是第一个提问的。作为一个研究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盲目服从,不管是谁都要坚持并且敢说出自己的主张。同样,研究中遇到难题,也要敢于接受挑战,敢于与众不同走新路,只有这样才能有独立的机会,否则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发展很好。
其实,不仅仅是学术,各个方面都是这样,从自己做起,少怨天尤人,现在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己可以做主的独立的人,没有谁逼迫你去做什么,很多看似不得已的选择,其实还是自己内心的“小九九”在做鬼,捉捉这个鬼,自己会轻松很多。希望这些经历能够给还在困惑中的广大朋友们一点启示,人生很漫长,我们就给自己点时间慢慢来吧,也许不是那个最亮的星,也许不是跑得最快的兔子,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做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土鳖”,不是比度过一个“傀儡的人生”要好吗?要开心吗?百年之后,那些功名利禄不都是浮云吗?何必斤斤计较?还是做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吧,只要你愿意,选择可以很简单。
写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渴望学术独立的博士和博士后们有所启发,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早点行动起来,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研究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