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这不是我这篇文章的结束,因为刚才说的是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即每个研究生导师都是从教书育人出发点来要求学生,但是,这样的关系正在变得很珍贵,因为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反映的他们跟导师的关系根本不是这样的!那些对他们貌似提出严格要求的出发点根本不是教书育人:因为他们的身份不是导师而是老板!
这些年高校各种改革,在很多对学术要求不那么高的高校或者研究院所里催生了与很多与研究生导师相关的公司或者承接了很多企业的横向课题,导师公司里的项目或者横向研究课题如果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对他们的研究有帮助让他们参与也无可厚非,可是往往不是这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些需要大量研究性不强但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重复劳动,让学生成了相应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是苦力,很多时候还会找各种借口让学生“恶意延期”,这就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但是由于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不是正常的雇佣关系,所以属于弱势群体,类似于家暴中的受害者一方,但是研究生的这种情况比家暴更难处理的(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者条例保护),首先投诉无门,再次即使学校或者教育部门接了你的投诉,也几乎难以取证,最后即使处理也是学生的损失远远大于导师,导师大不了是开除,可是学生也注定无法拿到学位而且要一生背负“欺师灭祖”的骂名,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研究生的“隐疾”:说又不敢说,告又不敢告,受又受不了,只能只好自己在背后泄愤,看看学生圈里各种吐槽导师就知道了:一帮匿名的学生说着各种导师的坏话,但就是不敢公开,因为一旦公开除了鱼死网破以外几乎无解,有些受不了的就选择了极端—这几年国内外都有相关的报道,往往看到的时候就是这年青生命的终点了,而导师还在,甚至还极其活跃做着同样的事,让人嘘嘘不已。
可以看出来,这一类的矛盾根源是在相关学校和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理解的问题:研究生是学生,不是导师的私有财产、科研苦力更不是挣钱工具!学生在学校跟着导师是来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学校和导师应该且必须提供给他们的教育包括: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掌握足够的技能、养成严谨的态度、达到与学位相匹配的水平、然后输送到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人才!
建议教育部和每个教育机构都要设立符合这样教育目的监察机构,明确哪些是导师可以做哪些是导师不能做的(不只是空泛的师风师德的条条框框,而是涉及到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要有严肃的考察和取证程序,对有问题的导师要严肃处理而不是和稀泥,建立一套可操作的研究生更换导师机制,这样才能正学风,让更多学生真正投身到科研中去,避免各种内耗和负面影响!
各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导师们,扪心自问一下:
你是否愿意把你的娃跟着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的导师读研?!
你是否觉得你的娃跟着这样的导师读研能够真正地长本事?!
你是否觉得你的娃跟着这样的导师几年后还会愿意做学问?!
你是否觉得你的娃跟着这样的导师能让中国成为创新强国?!
如果答案是:是,我只能说就是你学生口中那个毁掉自己和孩子且孜孜不倦误人子弟的罪魁祸首!
如果答案是:否,那太好啦!为了不让这个国家千千万万个优秀青年的大好青春被荒废,我们每个人都赶快积极行动起来吧,回归我们做教育的初心:作为导师把心思放到学生身上好好教,作为管理者把心思放到教育上好好管!虎年啦,赶快虎虎生威地行动起来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