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跟学生一起成长 精选

已有 10251 次阅读 2017-9-10 14:58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心得体会

    2017年9月10日,我的第17个教师节,和往年一样从昨天开始就在收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的祝福短信、微信、邮件……想起来自己上周给过去的老师寄教师节贺卡时回想老师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场景,真的是让人感慨不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老师,是多么这个神圣的称呼啊,是每个人的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角色,一个好老师,就是一盏明灯,在那暗夜里带着孩子坚定地走向光明,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其实这也是我做教师以来最大的心得体会:做个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老师真幸福!

2001年5月初入北大之门,开始人生的第一份真正的工作:教师!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意外,当然这个意外来有点儿晚:中学时我是文学爱好者,强烈向往北大浓烈的人文气氛和自由的探索精神,而高考之前我却投入了理工科的怀抱,若干年后能够在工作的时候拥抱这个精神家园,对于一向信马由缰的我十分合适,尽管我是在北大的理工科(确切地说是工科,但是北大历来是把工科算在理科里的,也比较强调这一点),所以作为“青椒”的这段日子有点儿意外,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当然老师也很多,但是学生不多,老师们都把我当做自己的学生一样对待:超净间里的实验是手把手地教,理论分析可以随时找到各种“物理”教材的作者讨论……那段时间的收获很大,学科比较新,可以开拓的余地比较大,我又有这么多良师益友,算是很快地上了手,正式地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当然确切地说算是一个“研究者”不是一个正式的“教师”,因为还没有还是跟学生打交道:指导学生、上课都还没有我的份儿,但是我可以做班主任,于是我就从做研究生的班主任做起吧,总算是开始和学生打交道的生涯,学生们开始叫我:张老师!

那时候真是小小得意了一番的,第一次不被当做学生了,而是老师!可是我知道我不是名符其实的老师,因为我不上课,我所从事的微机电系统是新研究方向还不是专业,是没有本科生教学任务的!那时候学院里有一位老教授上课很有名也很有意思,我就跟着去听这位老教师的课,看他的讲课方法和准备,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因为喜欢这位老师的学品和人品,也喜欢他讲课的风趣幽默。当然能够去听课,一则是那时候比较闲,二则是因为在北大有随便蹭课的传统,没有老师会在意有没有外校外单位或者非学生在听课,只要你愿意,走进去坐下来听就可以啦。如此蹭课下来,也算是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和方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在专业里也算是有了一些小积累,微机电系统方向的研究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2003年的时候我就开始筹备一门关于“微机电系统”方向的研究生专业课:MEMS器件与设计,因为那时候MEMS的核心器件,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压力传感器等等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商用,射频、微流控、生物医学方面的MEMS研究方兴未艾,学生们有着浓郁的兴趣,而且MEMS的设计技术和传统的机械设计以及微电子的EDA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我恰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MEMS的设计工具;当然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动力就是来自和研究生的交流(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协助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我们单位在新型MEMS器件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是我们每天的讨论话题,与其不停地跟研究生们一个一个地进行答疑讨论和辅导,不如开一门课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这样会更快一些,于是就开始筹备这门课。

由于中间出国访问交流,这门课真正开起来是2006年的事,暑假我从美国回来,动力更足了:一定要把学生的课上好,于是“MEMS器件与设计”这门课就成了我的主力课程,在本部和深研院“集成微纳系统、器件与设计”同时上,每个学期都为课程的筹备和资料组织化很大的精力,当然最好的还是课上的讨论,每一届的研究生几乎都上过这门课,大家从器件、设计到研究的具体方向都是课程讨论的精彩部分,也因此认识和熟悉了很多不是我的研究生,大家无话不谈,跟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也促进我的讲课水平的提高和口才的提升,还有研究视野的拓展,很多好想法都是在课上讨论出来的,此话不假,因为是活跃的课堂讨论甚至是争论给了我更多的灵感,这也让我进一步喜欢上课!

由于喜欢上课,口才还可以(经常被邀去做讲座),这让我在学院里讲课老师的范围里算是小有名气,有一天系主任来找我:“张海霞,咱们专业一直缺少一门大一的入门课,普遍到大二以后才能够接触到专业课,对学生选专业来说有点儿晚了”,我明白,信息学院是大一下学期分专业,微电子历来是被学生们当做最难学的系科的,大一开始做入门的培养和启蒙是非常必要的,可是怎么才能做好呢?既不要大家被微电子的半导体物理吓到,又要体会到微电子是信息科技的基石的意义,这门课需要琢磨下,于是我牵头和其他几位专业骨干老师讨论(其中一位上课十分精彩的资深退休教师):我们能不能以“突出微电子侧重实践”的角度来设计一门新课,几经讨论,“微纳集成系统实验班”这门课诞生了,这是一门覆盖微电子专业的主要技术作为主线来讲解:从微电子工艺与材料、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到微机电系统,同时通过实验环节来贯穿整个课程,实验包括基本的工艺实验、器件测试、EDA电路设计到微系统应用,叫实验班是因为三分之一的课是这样的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课。这门课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12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始上,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来为这门课做准备,因为准备本科生的课工作量更大,更何况是大一新生,一切都需要从零做起。为了准备这门课我把前面提到的研究生课交给了另外一个年轻教师来上,我自己全力以赴准备新课的内容,老师们也是多次讨论,从讲课的内容到实验的内容都多次打磨,学生上课的效果很好,三年下来这门课也成了微电子专业的主力课程。通过这三年的课,我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如何把复杂的原理讲得清晰简单、如果通过讲故事把新概念讲解得有趣让学生记住,如何通过把新技术涉及到相应的实验中去,并且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我的讲课能力,尽管我每次课前还是一样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准备资料并且保持每次课都有最新的“包袱”抖给大家,可是三年下来,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更加自如,对课堂有了更好的掌控和把握,当然也促进了我不懈怠地更新各种知识(专业的、时事的、历史的),以及如何了解不同的学生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我终于可以说,我是一位老师了,最起码是一位专业老师了,因为我在上本科生大一的专业基础课,而且还很受欢迎。当然,这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课我接触的学生还是仅仅限于我这个比较狭窄的专业范围,其实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需要培养更加多样化的创新人才的、而且要真的能够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听到这样的话、开始做这样的实践,这更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2006年为了把学校培养的高科技人才推广出去,我开始做的iCAN大赛也就是今天的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www.iCAN-Contest.org),iCAN,从这个比赛中我接触和认识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生,也了解了学生的很多实际情况和需求,于是2008年开始我又筹备了一门新的针对本科生的选修课“微纳器件及其创新应用”,因为对于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来讲,他们需要了解新学科新知识,更需要通过动手实验来强调创新,2010年开始这门课正式对信息学院的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开放,学生来自电子、微电子、计算机专业,当然微电子的多一些,我拿着实物器件给学生讲解,并引导他们开展一些创新应用,课上涌现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应用例子,可是由于专业比较相近,学生们的锻炼还不够,要想真的促进创新吗,我们就必须吸收跨学科和专业的更多学生进来一起开展创新实践,于是2012年下半年我和其他几位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一起,把这门课进一步演化成一个针对全校本科生的公选课:创新工程实践,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同学们开始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和创新实践,不仅仅是想法,而是要把自己的想法从无到有地做出来,我们为大家提供各种支持和辅导,让大家开始一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旅!这门课对学生和老师的挑战都很大,上的跌宕起伏,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上课的同学都组队完成了自己的创新作品,而且成了各种创新大赛的冠军!也促成了每年10月份的“北大创新之夜”—一个针对学生在课程上完成的创新作品的大型展示活动!我们这些老师也从收获了更多的感动和进步:和学生一起经历头脑风暴、一起经历失败的痛苦和折磨,课堂上下的各种互动与讨论,还有带着他们一起出国考察的悲与喜……

2016年春天我们又把这门“创新工程实践”开成了全国的慕课,有300多所学校的近十万学生选课,我和我的团队一下子就成了全国的创新创业教师,到哪里都有我们的学生,真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啊!

今年,我指导的所有研究生都获得了北大的校长奖学金,我也被评选为北大十佳优秀导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作为一个努力奋战在高校教师的岗位上普通老师,我很庆幸这个下午能够坐在办公式里写下这17年作为教师的成长经历:从最初的学生和教师助手,到开始筹备研究生的课程,以及到今天一个能够指导博士生且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老师,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教师们的支持和指导,更是离不开与同学们的交流和讨论以及学生们不断追求新知和进步对我的鞭策与激励,这一切不仅是我们师生之间的宝贵财富,更是促进了我作为一个老师的成长!

谢谢你们,亲爱的同学们,能够和你们一起成长真是我作为老师的最大幸福,谢谢亲爱的同学们!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1075254.html

上一篇:教师节,给老师写个贺卡吧
下一篇: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23 徐耀 黄仁勇 马臻 曾云 李天成 汪波 李研 张能立 汪育才 李明阳 王德华 王佳佳 孙瑜隆 李学宽 石磊 侯成亚 韦玉程 王林平 xlsd jinchengfeiwu biofans EarlyMuddyBee water8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