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joa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joak To entangle or to fold, that is the question!

博文

两刊合并乱想

已有 5047 次阅读 2009-9-7 15:13 |个人分类:学术相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期刊

为了办好一份中国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定位相近的《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即将合并。但另一份期刊《科学通报》,与《中国科学》不但是主管部门相同,定位、学科覆盖面、读者群高度重合,连主编都同为朱作言院士。为什么没能先合并?不过按照两刊合并的逻辑,《科学通报》的被合并不可避免。
 
合刊后,肯定有许多措施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从报道看,目前最具体的一条似乎就是改名。如果有人说,把名字改改吧,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哟。我想大多数人肯定是笑笑,认为这是个无稽之谈。
 
以两刊在国内的地位,这个动静自然很大,就好比为了创办国际一流大学,将北大和清华合并。
 
其实合刊挺好理解的,愿意投国内期刊的好文章有限。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多,每人分到的就少。要么把人减少,要么把蛋糕做大。
 
做大蛋糕也不是没有办法,《中国科学》不是放在学部的平台上办吗?那么要求每位院士将他们能发影响因子3.0以上(我关注化学学部)期刊的文章中的一成投到《中国科学》,作为他们的义务。同时,对于竞争院士的准院士们,要求他们提供一份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代表性论文清单,用来反映他们对国内科技的贡献。这样既可以保证国内期刊稳定的高质量稿源,还不影响大牛们的绩效,一举两得。
 
其实,还有更直接的方法,如果所谓的国际影响力,等同于引用次数的话。不过会被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希望每位在《中国科学》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相关工作时尽量引用国内期刊上的文章,当然限于英文版。想想也是合理,如果自己都不引用自己的工作,怎么可能希望别人的引用?这算是一个策略,通过自己的引用提高文章的被人关注的机会。前提是文章要好,才会吸引别人的关注。否则就只能有自己的引用,并不光彩。
 
 美国化学会这些年几乎每年都有新刊创刊,2000年是Biomacromolecules,2001年是Nano Letters,2002年是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4年是Molecular Pharmaceutics,2005年是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2006年是ACS Chemical Biology,2007年是ACS Nano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09年是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明年还会有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差不多办一个火一个。而国内期刊在讨论合刊,这也是现实。希望今天大踏步的后退,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762-254005.html

上一篇:SCI收录的聚合物科学期刊(3)-引用情况
下一篇:200久年久月久日
收藏 IP: .*| 热度|

1 xuqingzh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