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效团(pharmacophore)是配体被生物大分子进行分子识别所必需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空间排布。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药效团的定义是“an ensemble of steric and electronic features tha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optimal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with a specific biological target and to trigger (or block) its biological response”。一个药效团模型阐释结构多样性的不同配体结构如何与一个共同的受体位点相结合。此外药效团模型可以被用于通过全新药物设计或虚拟筛选鉴定将与相同的受体结合的配体。
长期以来,一直误传药效团的概念是由190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德国科学家Paul Ehrlich在1909年提出来的。实际上,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药效团概念的是美国化学家Lemont Kier在1967年首先提出来的,并且在1971年公开出版的著作(Kier LB (1971).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in drug research(译名:药物研究中的分子轨道理论). Boston: Academic Press. pp. 164–169.)中首先使用了这个术语。
Lemont Kier在1958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美国化学家和设计药物和药物化学领域研究者,Kier是首批把分子轨道理论成功应用于药物设计和开发并建立模型的化学家之一,在这个模型里,他和他的同事发展出现在称为“Kier-Hall指数”的模型来描述分子连接性。他曾获得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2008年度药物发展与发现成就奖,目前是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药物化学与护理麻醉学教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