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只气球酿成灾难,以慈善之名募来的钱还付不起赔偿
已有 3200 次阅读
2020-3-8 01:56
|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
历史事件, 慈善机构, 公益活动, 环保, 丑闻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老大哥日渐式微,美国全球综合实力第一的位置越来越稳固。 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 下,国民开始将目光投向只有酒饱饭足后才会考虑的领域——慈善 。
八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刮起了一股做慈善公益活动的狂潮 ,1985年群星荟萃的“Live Aid”慈善演唱会就是其中最高潮的一幕。由爱尔兰人发起的Live Aid慈善公益演唱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两处现场共聚集了17万观众,活动募集到惊人的1.5亿英镑善款。
1985年“Live Aid”慈善演唱会
看到如此盛况,方方面面都要争第一的美国人自然也坐不住了。隔年,美国联合劝募会(United Way of America)就铆足了劲准备搞一出大新闻:他们策划了一场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公共广场同时放飞200万个气球的公益募捐活动 。 结果呢?尽管实际放飞的150万个气球确实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但这起未经严谨可行性科学考量的活动却造成了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损失。最终,组织者面临的赔偿远远超出了获得的善款 。
看过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读者或许还有印象,观看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气球聚集升空的场景,确实是颇为震撼的视觉感受。 联合劝募的这个点子放在80年代,其实是蛮不错的一个想法。 顾及现场的安全,主办方使用氦气而不是易燃易爆的氢气来填充气球 。不过尽管氦气的密度稍高,上百万个氦气球能产生的牵引力还是极其惊人的 。要实现200万个气球同时升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操作上的问题。
电影《飞屋环游记》中的经典一幕
打完气的气球,要把它们系好固定吗?系于一点固然便于同时释放升空,效果也好看。但若是十个百个气球还好,问题这可是上百万个气球,且不说需要多重的物件来固定住它们,光是超长的系线就得用掉大量资源与人力 。 经过长达六个月的准备,负责这场公益活动策划的Balloonart公司与联合劝募一起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他们准备了一个长76米,宽46米,达三层楼高的网状罩子。这样,只要将广场上空罩住,活动现场的气球一打好气就直接松手,自然会上升到网罩处被截停。等200万个气球全部准备就绪,一扯开网罩就能实现同时放飞的壮观景象。 1986年9月27日,这场活动如期举办。周六的克利夫兰广场上人潮涌动,除了前来看热闹的市民及游客,还有主办方招募的2500名学生义工。联合劝募为了这场噱头十足的公益活动也是做足了前期宣传,当天无数新闻媒体将目光聚集到了克利夫兰广场直播这一空前盛况。
新闻媒体的报道
现场年轻的学生们欢笑着面对记者的镜头,她们举起自己的双手展示手指上缠着的白色胶带——每个人都为今天要绑的几百个气球做足了准备。有儿童穿行于人群间四处找人募捐,捐出一美金,就可以赞助现场的两个气球。 围观者慷慨地掏出钱包,一张张钞票很快塞满了孩子们手中的募捐箱。毕竟来都来了,在如此欢快的节日气氛中,谁不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参与感呢?被“认捐”的氦气球接二连三地飞上天空,很快克利夫兰广场的上空就成了一片彩色气球的海洋。
当时的现场直播影像
面对五彩气球汇成的遮天蔽日壮观景象,大家都仰着头观看、拍照,期待着放飞瞬间的最高潮来临。没有人意识到,一场危机已渐渐逼近。
我们都知道,氢气球氦气球之所以会飞上天,是因为气球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很多。 相当于是内外密度差让球中的气体产生了足够的浮力将这层轻薄的乳胶气球带上高空。 不过被放飞的气球也不可能一直往上飞到外太空,一般而言它们会面临两种殊途同归的命运。因为氢气与氦气的分子可以穿过橡胶里微小的间隙,所以其实它们一直处于肉眼不可见的持续泄露状态 ,因此一般气球飞着飞着就会瘪了之后掉落回地面。 而假如气球质量较好或者球体中充满了更多的气体,足够支撑它到达更高的天空的话,就会有第二种“物理制裁”出现。由于高空中空气稀薄,气球外压减小,它会越胀越大,直至超过橡胶承受的极限而爆开 ,之后也是掉落回地面。
活动现场惊人的人流量
由于气球的材质轻盈,也不至于构成高空坠物之类的威胁。所以一般而言放飞气球对人类造不成什么伤害 。 第一个意外消息是天文台传来的:俄亥俄州暴雨将至 。听闻这个消息,主办方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气球卖得好好的,一下雨大家都散了不就没人看也没人捐款,活动收益大打折扣,血亏呀。 就这样,联合募捐一边盯着迅速上涨的公益款项和越聚越多的人群,一边关注着越来越近的暴雨云。直到下午约1时50分,已经被乌云遮蔽了半边天随时可能下雨的紧迫形势下,他们才下令释放气球。
气球升空时 天上已乌云密布
这时,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现场工作人员将统计数字定格在了1429643个气球上。 气球升空,人群欢呼的同时,暴雨来临前的冷空气已经对这近150万个气球进行了“全面封锁”。上升的氦气球遇到冷空气,球内气体气体遇冷收缩,其密度骤升,自然难以再上升 。等等,那空气不也是“冷缩”的状态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气体的热膨胀系数了。氦气的热膨胀系数约为空气热膨胀系数的1.5倍,这也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温度变化,更“敏感”的氦气体积变化会更加大。 于是在冷空气的影响下,一些气球升空不久便晃晃悠悠地飘回地面。而随后暴雨的降临,更是让大量的气球直接被打回城市中。
道路上路人拍下气球落下的场景
首先受直接影响的自然是交通。 道路上,有的司机被从天而降的五彩气球分散了注意力,有的司机因被气球遮挡视线,试图转向而撞上隔壁车道的车辆。附近的伯克湖畔机场也被气球“淹没”了跑道,关闭了半个钟才清理完毕。 更大的灾难发生在当地的湖泊中。 活动当日有人报案当地两名渔民雷蒙德·布罗德里克(Raymond Broderick)和伯纳德·苏尔寿(Bernard Sulzer)乘船到湖中时失踪。 救援人员定位到了他们的船只,本来在平静的湖面上寻找两个人是很简单的任务。 然而由于附近整个湖面上落满了茫 茫多的气 球,搜救直升机和船只找了整整两天,看到眼花也根本找不着被气球淹没的两名渔民。 两天后,这两名得不到及时救援的渔民被冲上岸,已经溺毙多时。
布满了气球的湖面
虽然人类早就做好了迎接这上百万气球大军的准备,当地的动物却没有被通知到位。俄亥俄州麦地那县的牧场主诺瓦科夫斯基(Nowakowski)就起诉了联合劝募并要求他们赔偿10万美金,理由是从天而降的气球让他重金购回的一批阿拉伯马受了惊,造成了严重的永久性伤害。 总而言之,在这场伴着150万个气球的暴风雨过后,原计划皆大欢喜的公益活动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对联合劝募而言,按原计划两个气球募捐一美元,这150万气球最多也就换到约75万善款。 而光是溺亡渔夫妻子的一单起诉,就要求他们赔款320万美金。 交通赔款、溺亡赔款、牧场赔款……再加上整个活动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联合劝募亏到血本无归。
有联合劝募的前车之鉴,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这个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目标的世界纪录能保持这么久——就像不会有人想去挑战“办公益活动亏得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样。 不过不管是公益组织还是其他组织,我们都确实越来越喜欢放鸽子而不是放气球了。这也跟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 息息相关。 以前我们只关注到气球的放飞一般不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就算在环保观念刚刚形成的时期,气球制造商们也常宣传:“乳胶气球释放出去无害,因为它是自然材质做的,迟早会腐蚀消解。 ” 但在负责任的研究者呼吁下,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放飞气球对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降落的气球如果被动物误食,极可能造成它们的消化系统阻塞,让野生动物在无法进食的痛苦中慢慢死亡。
有一个十分出名的案例,就是一头名为Inky的抹香鲸因为误食落到海中的气球而动了六次手术。也因此美国马里兰州以Inky为名立法,禁止释放空飘气球。 这些充满着人性温情的规定,无不彰显着我们的进步。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捅了大篓子的美国联合劝募会,几年后又被《华盛顿邮报》曝光了更大的丑闻——联合劝募会总裁阿拉莫尼(William J.Aramony)用善款包养情人,同时还对多名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性骚扰。 丑闻的频频爆出让联合劝募的声望一落千丈,就算在那个传媒远不及今天发达的年代,联合劝募也因此失去了超过20%的捐款人。更要命的是近一半的地方分会宣布与总会脱离关系,整个联合劝募在舆论风暴中就如大厦之将倾,没人愿意再多看它一眼——毕竟谁会把钱捐给一个失去信誉的慈善组织呢?
美国联合劝募前执行总裁威廉·阿拉莫尼(1927-2011)
面对如此局势,阿拉莫尼的继任者赵小兰(Elaine Chao)与团队并没有选择遮遮掩掩。他们利用财务丑闻推行改革 ,以身作则地先砍去管理层一半以上的工资和过多福利,再对联合劝募之前存在诸多漏洞的报销制度进行了严格规定。 他们聘请专业的麦肯锡公司为其做全面战略规划,主动在网站上提供每年详细的财务报告。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在联邦政府救援工作混乱的情况下,联合劝募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一线组织灾民撤离,提供大量食品衣物,最终用实际行动赢回了公众的信任。 2007年,美国联合劝募会在深陷丑闻泥沼15年后,重夺美国慈善业的头把交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慈善组织,不要总是想搞大新闻。直面自己的问题,你做过的每一件为国为民的实事,才能成就对自己最有利的新闻。
John Kroll, The Plain Dealer - Balloonfest 1986, the spectacle that became a debacle: Cleveland Remembers. Jan 12, 2019; Posted Aug 15, 2011
Nathan Truesdell. The Doomed Cleveland Ballonfest of '86
The Atlantic. The Balloonfest That Went Horribly Wrong. Jun 12, 2018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222324.html
上一篇:
用臭脚和腋下的细菌做芝士,让你尝到偶像最私密的味道 下一篇:
从60只到2亿,霸道八哥入侵美国撞毁飞机、吃垮农业